◆杨 红
新常态下改进企业政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途径分析
◆杨 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社会腐败及丑恶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贪腐案件发生率较高。预防腐败的发生是政工及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政工及纪检监察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其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对企业政工及纪检监察工作的改进进行探讨,以为预防贪腐提供参考。
新常态;企业;政工;纪检监察;改进
(一)说教式的教育方法造成效果极低。许多企业的党纪国法教育仍是停留在走形式的说教式教育上,认为开开会、读读文件就是做到了教育,加上这些文件、会议讲话的内容也多是政治性的官话、套话,将共产主义正统的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然而,这种纯理论性的东西显得极为枯燥,也很少有人真正听在脑里和记在心理,他们认为这些似乎离他们很远。而如果政工教育从贪腐后对其自身的危害性、对其家庭的危害性等角度进行教育,并以实际案例来进行案例分析,此教育效果应该叫单纯的说教理想。在说教式的教育中,被教育者仅将此教育当成一次政治任务来完成,尽管表面上能够把学习体会写得极好,但却未能触及其心灵。即使政工教育中进行了案例教育,但也仅限于播放一些反面的宣传片,这些宣传片又严重脱离了我们的生活,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防腐治腐机制缺乏科学性。许多单位制定有相应的贪腐预防和惩治机制,这种制定的标准较高,要求也较言,但却脱离了单位的实际特点,适用性不强。贪腐机制并不是标准越高越好,标准越高,执行的难度也就越大,进而使其执行力不高,导致标准成为了形式和摆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脱离单位实际、操作性不强的防腐机制难以达到应用的效果。
(三)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纪检监察是企业防腐的重要监督机构,但去工作缺乏独立性,一些监察领导本身就由企业领导兼职,缺乏专业专职的监察人员,且监察机构也只是附属于其它部门,人员也多是兼职,这种监察机构很难发挥其监督作用,既当运动员又当评委,怎能有效发挥监督功能?再加上监察工作者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其监察效果难以理想。
(一)依据单位实际开展防腐教育。企业的防腐倡廉教育工作需要同单位实际出发,改变以前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并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在三观教育的同时还要增加其他相应的教学内容,如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以熏陶企业干部思想,提升其思想水平。此外,还要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培训老师要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进行细致的根本性分析,选择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案例选择要选择身边的能够核实、调查的例子,以增强被教育者的感受。
(二)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防腐机制。防腐机制的标准过高是当前企业反腐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致使标准难以形同虚设,难以有效执行。因此,企业要根据单位实际特点制定其反腐机制,完善原有制度,突显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保留原有机制中具有重要影响及根本性的内容。
(三)建设独立的监察部门及强化调研活动。做好政工及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有独立且完善的监察机构和专业的监察人员。既要确保其独立性,又要保证其职业化和专业性。也就是说,要设立专门的纪检机构,监察工作人员要专职专业。若为上级派驻和任命的监察工作人员,其独立性相对较强,监察效果也相对会提升。此外,还要不断优化纪检监察人员的知识结构,尤其是财务和审计方面的知识。因为,贪腐通常与钱紧密相关,只有具备一定的财务及审计知识方能发现贪腐问题。因此,要强化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
完善机构充实队伍抓好重点监督,提高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的相对独立性。要优化纪检监察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充实有财务、基建、贸易知识的人才,并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现有纪检监察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水平。企业是贪腐问题的重发区,强化企业政工及纪检监察工作是有效降低贪腐现象的重要途径。政工工作只有从上到下都根据形势、任务、目标做出一系列调整、改变,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定位,找准方向,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尽快发现改善政工工作的突破口,并努力突破,才能使政工工作充分发挥作用。
[1]胡玉华.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纪检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现代国企研究,2016,(24):242.
[2]杨亮. 加强国企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工作[J].现代企业,2016,(03):31-32.
(作者单位:河南高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