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实质、危害与抵制
杨军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在“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西式教条主义形成和错误理解学术创新的思想氛围中发展起来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对宣传鼓动效应的追求,是一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其危害在于破坏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它通过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瓦解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瓦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通过重述历史,造成人们历史观和历史认知的混乱。当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重点是要学习、树立唯物史观,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保持理论上的清醒。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唯物史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思想领域出现的一种思潮。它在“发掘真相”、“回归历史真实”、“重构历史”的旗号下,全面解构马克思主义史学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话语体系,并利用各种传媒和多种表现形式影响大众。尽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持续遭到理论界的批判,但当下人们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对它的批判仍存有多种不解。对此,本文拟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危害、实质及对它的抵制再作讨论。
一般而言,社会思潮是指社会层面宏观的思想倾向、思想动态,“是指较大规模的观念形态的运动,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化、复杂化在思想领域的反应。通常是从知识分子群体发端,推向或大或小的社会层面,进而影响生活世界和大众心理的思想运动。”[1](p12)在这一运动中,知识分子之“思”转变为社会之“思潮”,需要有媒体的传播,也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氛围和社会心理基础。
历史虚无主义滥觞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开始并未成“潮”,只是在小范围内出现的因反思“文革”错误而全盘否定新中国历史、否定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尽管中国共产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如何评价新中国历史、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但这一思想倾向并未消失。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走向多元化,由于西方加强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我国社会的思想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倾向转化为思潮提供了条件。具体为:
一是“意识形态终结”论蔓延。20世纪50年代,作为冷战在观念上的直接反应,西方一些学者提出“意识形态终结”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美国的福山和亨廷顿为代表的学者推动“意识形态终结”思潮走向高峰。历经几十年,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意识形态终结”这一主题,形成了多种话语形式,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观、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却一脉相承。这一思潮声称要“终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实质是“终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普世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在我国蔓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放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对外开放上“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等主张,被歪曲为“解放思想就是要摆脱马克思主义的禁锢”、“中国以后要告别意识形态”等论调。“淡化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化”等观念日益影响社会,造成人们对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偏狭理解,认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空洞的理论教条”,关注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在大量引进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西方文化娱乐产品时,人们普遍倾向于将它们视为“客观中立”、“价值无涉”,忽视了隐藏其中的西方价值观,对它们缺乏应有鉴别、剖析和批判。
二是西式教条主义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主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术界出现了西式教条主义倾向,一窝蜂地推崇、迷信西方发达国家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学艺术成果,接受唯心史观和西方价值观,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研究、阐述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用西方学术话语衡量中国以往的学术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而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研究中,西方后现代主义史学日益具有话语权。后现代主义史学秉持唯心史观,以解构主义为内核,否认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否定人类从野蛮、蒙昧不断走向进步的历史进程,否认客观存在的历史真理,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主张历史研究“去中心化”,反对“宏大叙事”,要突出偶然因素的作用,从人性本能的角度说明人与人的关系,主张“把历史化解为纯想象的文学”,“对于历史的研究,就应该是文学化的阐释性的研究”,等等。“如果按照后现代主义史学之‘个别代替一般’‘细节代替整体’的逻辑,马克思主义史学将不复存在。”[3](p154)
三是错误理解学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支持、推动学术创新。但是一些历史研究者把学术创新视为“抛弃唯物史观”,要否定、颠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宣称“应放弃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宏大叙事”,“要用新视角、新方法改写整个中国近现代史”,“要从人性的角度来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等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研究中照搬西方的范式、方法、观点、话语,“在既成的西方理论框架中添加中国史料,形成所谓新的成果。”[4]一些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则要“打破思维定式”,积极“祛魅”,放弃“阶级”、“历史发展规律”等观念,着重在历史偶然性的发现、人性善恶复杂性的呈现上下功夫。
这些思想领域的变化,给错误思潮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包容的舆论氛围和迎合、支持的社会心理。于是,在近现代历史研究领域出现了以碎片化研究取代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以标新立异的观点扰乱对历史事实的阐释、以满足特定政治需要背离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流风。一些历史研究者奉后现代主义史学为圭臬,在研究立意、史料选择、研究方法、叙事方式上对后现代主义史学亦步亦趋;在文学领域,具有随意解构、篡改历史倾向的新历史主义创作兴起,或以权力结构和利益制衡关系的变迁作为贯通人类社会历史的主线,或仅仅以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和历史过程,或用重复的故事情节设计显示历史的循环以消解历史的进步性,或脱离基本的历史事实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虚构,“再造”历史过程和人物形象。一些媒体对这样的研究成果、文艺作品大力造势、宣传推广。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日益蔓延,并演化出多种表现形态。
近十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断受到质疑、批判。然而,一直有观点认为重新叙述、评说历史不过是“学术研究”。这就提出如何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实质和危害的问题。
应该说,学术思潮与政治思潮有比较明确的界限。学术思潮主要是专业研究者围绕学术话题,借助一定的理论范式和学术框架阐发自己主张和见解。其表达方式是学术性的。尽管学术话题会涉及到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问题,研究者有一定价值取向,但是这种研究行为并不追求改造现实政治方面的实践,不会推向社会层面以影响生活世界和大众政治观念。政治思潮则代表着对政治生活思考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实践取向和问题取向,以一定的学科和学术研究为基础,“是借助媒体、出版甚至网络传播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象。正是政治思潮的文化效应、宣传效应和鼓动效应,使其与学术性的学术话题区别开来。”[5](p5)
考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可以看到它已经超出了学术思潮的范围。其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为基础,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为问题指向,以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观和历史结论为基本特征,从而消解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和社会发展道路的历史依据,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其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是对全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事实进行虚无,而是选择性地对支撑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选择中国共产党等结论的历史事实进行“重写”“重评”,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观点进行全盘颠覆,显示出鲜明的价值偏向;其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追求宣传效应和鼓动效应,积极利用多种媒体和传播渠道,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既有系统的、学术性的表达,也有碎片化、情绪化、形象化的表达),将特定的学术观点通过文艺作品、社会舆论甚至文化消费商品来呈现,从而影响社会大众,展现出政治观念的导向作用;其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并非囿于历史、文学的专业知识分子学术圈,而是有专业知识分子、非专业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参与其中,显示出强大的能动性。所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是学术思潮,也没有遵循学术研究的路线,而是一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讨论苏联解体时,曾明确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恶劣影响,[6](p113)也指出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要害在于“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考察我国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观点和多种表现等,可见其危害主要体现在:
其一,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瓦解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所谓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是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8]围绕这一问题,它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认为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有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追随西方国家才能够完成;“革命”是因少数革命家鼓动而起,造成“流血杀戮、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不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国应该“告别革命”;五四以来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方向是“偏离人类文明主流”、“误入歧途”;新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农业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是错误的、失败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向资本主义文明回归”,等等。这些观点不仅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而且将改革开放视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否定的力量,歪曲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最终是要按照这一逻辑得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错误的”结论。这种观点重在引导人们质疑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误读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破坏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其二,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瓦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多种角度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现实领导。一是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来否定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如认为“马克思主义挑动人们之间仇恨”,批评唯物史观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历史人物,会导致误解、误读、误导”等等。二是抓住中国共产党工作中的失误否定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如用“大跃进运动”、“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中国共产党全部执政活动。三是采用多种手法“重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如用“权力斗争”、“利益交换”来解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重大决策的产生,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政策调整转变来论证“中国共产党欺骗人民群众”,以私人叙事、家族叙事改写革命历史叙事、以个体记忆取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群众的整体记忆,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四是通过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优秀党员和革命英雄,特别是丑化、妖魔化毛泽东来贬损党的整体形象,否定中国共产党指挥的人民军队。这些做法旨在否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政的历史合法性,说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错误”,引导人们对现实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和不满,瓦解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其三,否定客观历史事实,造成人们历史观和历史认知的混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抛弃历史辩证法,不是从整体上、从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的潮流和主要线索,而是把历史细节混同为历史事实,把历史细节的真实当做历史事实的真实,热衷于从一些历史细节、现象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不是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来认识,而是以所谓的“超然的价值中立”颠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观点,“要求”历史事件成为符合论者价值预设的样子;不是将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趋势中来考察,不去考察人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是片面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以人的心理欲望来解释历史人物的活动,以道德评价代替价值评价,从而使“好人不好,坏人不坏”;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滥用实证研究、心理分析等方法,甚至杜撰、戏说、恶搞。这一切扰乱人们的历史观、颠覆了人们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认知,造成人们对中国近代落后知道得多,对落后的真正原因知道得少;对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知道得多,对资本主义的罪恶发家史知道得少;对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知道得多,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知道得少;对中国共产党的曲折失误知道得多,对其历史功绩知道得少;对中国共产党领袖和革命英雄的性格、素质方面缺点知道得多,对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情怀知道得少,由此无法构建起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整体认知。同时,五花八门的重评历史的“新观点”造成人们在价值选择面前无所适从,也催生了“消费历史”、“游戏历史”的不严肃态度。
当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斗争立足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以辩清理论是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政治共识为目标。在斗争中,固然要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多种表现、传播渠道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要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用于思想宣传,但更为重要的是让科学理论“掌握群众”,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能够运用“批判的武器”,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必须推动全党全社会加强唯物史观的学习、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的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兴起蔓延的思想氛围。
第一,学习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树立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运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探讨总体性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中的最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在原则上是同它共存亡的”。[9](p235)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对唯物史观的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2013年他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2015年又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10]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和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提出“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11]等要求,从根本上看是对学习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的要求。
学习、掌握唯物史观,首先要通过原原本本地阅读经典作家的原著,掌握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包括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原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和发展的原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统一的原理,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等等,认识这些原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各种复杂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要正确认识唯物史观。一方面认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即唯物史观立足于人类现实需要,从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如何从一种社会生活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揭开了“历史之谜”,将唯心主义从社会历史领域驱逐出去;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唯物史观不是用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的公式,而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它具有双重特性,既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历史过程的理论,又是关于考察历史的思维方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包含辩证分析原则、矛盾分析原则、阶级分析原则、历史主义原则等等方法论原则,为认识、研究历史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也为历史认识通向真理性认识提供了桥梁。其三,要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共党史的内容,结合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观点,深刻领悟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内涵,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错误,思考如何正确解释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共党史中各种现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第二,学习掌握国史党史的基本史实,保持清醒认识。
“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12]历史是最好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无论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认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还是辨识、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都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学习。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不仅要在知识层面了解基本历史过程、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历史人物,尤其是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和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在观念层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把握“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13]这一深刻逻辑。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点否定的国史、党史内容,要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从认识上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的主流与本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尽艰辛,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孜孜以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标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民族复兴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尽管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中历经曲折,在一些时期、局部领域也出现过比较严重的错误,但都不能以此抹杀党史的主流和本质。
正确认识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阶段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6](p112)
全面、历史地评价一切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按照唯物史观,把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特别是对待党的领袖,“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6](p693)
铭记革命英烈的事迹。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数革命英烈在国家艰难时刻冲锋陷阵,在民族危难之际砥柱中流,在国家社会需要时无私奉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言行表现出崇高信仰、坚强意志和高尚品德,正是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学习英烈、铭记英烈,就要珍视英雄构筑的价值高地和留下的精神财富,不能听任恶搞、诋毁、抹黑之风蔓延。
[1]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6).
[3]王增智.试析目前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特征及扼制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4).
[4]王先明.史学研究的主旨在于求真[N].光明日报,2017-07-01.
[5]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谈反对历史虚无主义[EB/OL].http://www.qstheory.cn/zhuanqu/zywz/2015-09/24/c_1116665 737.htm,2015-09-24.
[8]龚书铎.历史虚无主义二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5,(5).
[9]陈先达.史论拾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31/c_1116107416.htm,2015-07-31.
[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 25558.htm,2015-10-14.
[12]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08-24(1).
[13]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1-10-05.
责任编辑 张晓予
D6
A
1003-8477(2017)08-0005-06
杨军(1967—),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新形势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动态与应对研究”(17BKS15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