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7-03-07 11:33:49刘惠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诊断率前列腺癌抗原

刘惠芬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经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刘惠芬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46 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46 例患者中16 例确诊为前列腺癌,23 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4 例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不典型性增生、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各1 例,直肠彩超引导活检取材成功率以及检出率均为100%,未见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直肠彩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诊断前列腺疾病方面安全快捷,可快速对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

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前列腺疾病;诊断效果

前列腺疾病是临床男性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疾病[1]。临床研究报道,对前列腺癌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是明确前列腺癌的病理性质,然而临床上能可靠、快速且简便诊断前列腺癌的方法较少[2]。目前临床上检出前列腺疾病的主要方法为前列腺特异抗原、直肠指检以及经直肠彩超引导下穿刺活检[3]。随着直肠彩超指导下前列腺活检技术的开展,临床上前列腺癌的诊断率不断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6 例疑似前列腺癌行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疑似前列腺癌行直肠彩超引导活检术患者46 例,患者均有尿急、尿频、夜尿增多以及一定程度的排尿困难,23 例患者肉眼可见血尿,7 例患者镜检可见血尿。46 例患者均符合下列标准:直肠指诊为阳性;血清前列腺特异原水平在4 ng/mL以上;超声检查显示前列腺增大,同时具有异常结节回声。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首先采用二维超声对前列腺肿块大小、位置、边界、形态和内部、后壁、侧壁回声以及与邻近器官关系进行检查,随后对病灶内及其邻近血流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予以观察,同时通过脉冲多普勒对血流信号性质予以判断,调整角度低于60°,对峰值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进行测量和计算。病灶内部血流根据Adler进行分级:0级,无血流;Ⅰ级,少量血流且可见1~2处细棒状或点状血流;Ⅱ级,中等量血流且可见1条主要血流以及3~4处点状血流,长度与病灶内径相接近;Ⅲ级,丰富血流且可见2条较长的血管或>5个点状血流。

1.2.2 穿刺活检

患者取左侧卧位,对肛门和肛周予以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探头上放置络合碘,同时套上2~3 层无菌手套或避孕套,探头外层上涂抹润滑油并经肛门插入;经纵横切面予以扫描,对前列腺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和邻近器官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尤其要查看前列腺向膀胱突入的程度;通过彩色多普勒对前列腺处的异常结节血流信号进行观察,顺着直肠穿刺支架,并对超声显示疑似占位处进行穿刺取活检,在多个方位予以12+1点活检。在标准6点穿刺基础上(前列腺左右双侧叶的中部、底部、上尖部等处进行穿刺活检),分别在前列腺外侧的外周带中部、底部和尖部等处进行穿刺活检,最后对前列腺可疑区域穿刺活检,即“12+1点活检”。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跟踪穿刺针头,同时根据病灶深浅、大小以及邻近关系对活检针深入深度进行确定;当病灶预计在射程内后再击发活检枪,然后将活检针拔出,并在切割针槽内将组织条完整取出,放置在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送检,各个病灶分别在病灶中心、邻近以及周边组织交界处取活检材料3~5 条。

2 结 果

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结果:46 例患者中16 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23 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4 例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不典型性增生、前列腺上皮内肿瘤和恶性淋巴瘤各1 例,直肠彩超引导活检取材成功率以及检出率均为100%,未见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46 例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低于4 ng/mL患者4 例,经直肠超声和直肠指检检出前列腺结节,然而病理组织检出结果未提示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高于4 ng/mL患者42 例,其中前列腺癌检出者18 例,检出率为39.1%。前列腺特异抗原范围在4.1~10.0ng/mL者共11例,前列腺癌被检出者1 例,而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在10.0 ng/mL以上者共31 例,前列腺癌被检出者15 例,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在60 ng/mL以上者3 例,经病理诊断全部确诊为前列腺癌。

3 讨 论

3.1 前列腺癌常规诊断方法的不足

目前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癌主要采取直肠活检、前列腺特异抗原以及经直肠超声“三合一”检查。临床研究报道,上述3 种检测方法结合使用可增加前列腺癌的诊断率[4]。前列腺特异抗原是临床上诊断前列腺癌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其水平的升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也增高。然而多种因素如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等均会引起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升高,影响临床诊断前列腺的特异性。超声诊断前列腺癌虽然以低回声多见,但也会显示高回声、等回声以及混合回声等,目前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诊断方式尚未统一,有临床研究人员认为前列腺病灶超声回声特异性较差,经直肠超声检查显示低回声病灶包括纤维化、慢性或急性前列腺炎以及前列腺增生等,仅仅1/3诊断为前列腺癌,而且潜在前列腺癌的等回声损害难以被察觉,这些损害表现主要取决于癌组织中的纤维组织侵入腺体深度或生成量,此外较小病灶同样会显示强回声。经直肠超声检查仅能显示出5 mm以上的低回声病灶,在混合回声背影下难以发现前列腺癌,所以临床确诊前列腺癌依旧需要采用前列腺穿刺组织活检。

3.2 前列腺癌活检的重要性

Hodge等[5]在1989年提出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6点系统活检术来诊断前列腺癌,该技术显著提高了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率,目前已经成为临床上前列腺疾病检查的标准术式。Eskew等[6]在1997年提出13点前列腺系统活检,与6点系统活检比较,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提高了35%,然而哪种方法诊断效果更好,活检部位以及活检点数依然未达成一致。在直肠超声引导下对前列腺各个部位予以穿刺活检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浸润范围,从而为前列腺的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在10.0 ng/mL以上者或直肠指诊阳性的前列腺病变患者采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组织活检是目前排除前列腺癌的有效诊断方法之一,通过穿刺组织活检可有效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在直肠彩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疾病方面安全快捷,可快速对前列腺疾病的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

[1]区文财,柳建华,何景光,等.701 例经直肠彩超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医药,2015,46(3):96-98.

[2]薛海英.彩超经直肠诊断前列腺疾病94 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 120-3 122.

[3]翁高龙,黄建国.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57(18):3 984.

[4]罗志雄,欧阳征仁.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2014,33(6):60-61;64.

[5]HODGE K K,MCNEAL J E,STAMEY T A.Ultrasound guided transrectal core biopsies of the palpably abnormal prostate[J].J Urol.1989,142(1):66-70.

[6]ESKEW L A,BARE R L,MCCULLOUGH D L.Systematic 5 region prostate biopsy is superior to sextant method for diagnosing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J].J Urol,1997,157(1):199-202;203.

1671-8631(2017)04-0294-03

R445.1

B

2016-08-11

(本文编辑:张荣梅)

刘惠芬(1971— ),女,江西省南昌市人,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超声医学工作。

猜你喜欢
诊断率前列腺癌抗原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医学信息(2015年5期)2015-03-31 05:23:09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