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修养的“变”与“不变”

2017-03-07 07:05□王
理论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纪律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王 珂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习论坛》编辑部,河南 郑州 461000)

党员修养的“变”与“不变”

□王 珂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习论坛》编辑部,河南 郑州 461000)

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党员修养的主要内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基础理论修养方面,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解读和透彻分析,以及党中央关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必然要求党员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学习自觉加强理论修养;在政治觉悟修养方面,新形势下,主要体现在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道德作风修养方面,在对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中以及从个体出发对整体共产主义道德目标的建设中不断加强此修养;在纪律规矩修养方面,党员受约束的范围更加全面、态度更加严肃、能动性更加自觉。然而,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社会怎样发展,党员修养的宗旨、目标、实践都不会发生改变。

党员修养;变;不变

党员加强自身修养实质上是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一个反复推进,从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此过程具有日常性和持久性。那么,党员在加强修养时需要学习什么,即党员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笔者认为,此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作风修养、纪律规矩修养、知识能力修养等方面。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党员修养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

1 党员修养的“变”

1.1 思想政治修养的变化

思想政治修养是党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条件,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修养两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首先,基础理论修养的变化。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员,党员基础理论修养的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把严格的科学性与高度的革命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毋庸置疑的逻辑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进入21世纪,人类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如何在21世纪破解难题、抓住发展机遇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理论武装问题。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而言,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同时,还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新的理论指引。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现有编译基础上,新时期,编译工作进入精益求精、攻坚克难阶段,即努力追求经典著作的原始意旨,以更加客观、准确、全面地表达经典作家的思想原意。此外,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正在编辑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经掌握最初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增强了知识素养、判断能力,真正意识到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并对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作出了相应的变革社会的选择。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加工编译和历史考证,必然引起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解读和透彻分析。学习马克思主义,洞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工作的充实、完善变化,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原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处理问题,是每一位党员都应具备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养。21世纪,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形成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去分析未来的世界形势、国家形势和党的形势,从而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理解和判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拥护支持党中央的选择、向党中央看齐。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时代、形势和实践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把握住这一理论特质,遵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历史交待,动态地、历史地而非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刻也没有停止理论创新的脚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蕴含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新常态”理念,“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有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些新思想,“六个坚持”的发展原则,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外交理念,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论创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一名党员,只有站在时代高度,敏锐察觉到党的理论创新,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学习自觉积极吸收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强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渐进过程,更真切地领会到我们党追求真理的拳拳初心,更好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更好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政治觉悟修养的变化。党员政治觉悟是党员在政治生活实践中领悟政治问题、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和水平,是对政治问题所持有的政治态度,是政治责任、政治担当的主观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指导、联合工人阶级、开展阶级斗争、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少数绝对服从多数。遵义会议后,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拥护马克思主义的独立自主的正确路线、承认和拥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摈弃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抗战时期,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团结抗战、英勇善战、积极生产、坚持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拥护统一战线、听党指挥、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巩固政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开放后,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把握和平和发展主题,拥护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新世纪新阶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的政治觉悟主要体现在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格遵规守纪,密切联系群众,发扬优良作风,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员政治觉悟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可以说党员的政治觉悟随着党的政治生活和党的事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党员政治觉悟的高低都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和党的事业的成败和发展。因此,不断加强党员的政治觉悟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政治觉悟提高了,才能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推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 道德作风修养的变化

对社会而言,道德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软约束力量,是社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反映,是人们共同的生活和行为准则,是衡量社会行为和个人行为善恶对错的重要标尺;对个人而言,道德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的客观反映,是指引个人行为的精神力量,是个人融入社会的重要价值旨归,是个人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重要依据。作风是组织、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格。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通。道德的发展变化和作风的发展变化具有渐进性、统一性、系统性,道德和作风在不同时代、不同执政环境下的具体表现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党员在道德作风方面的修养也应随之发生变化。

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员道德作风修养经历了几种发展阶段。例如,纯粹马克思主义者、立党为公、实事求是、舍己为人、革命拼命精神的道德作风修养阶段,韬光养晦、执政为民、爱国爱党、和谐全面发展的道德作风修养阶段,尊法守法、责任担当、亲民为民、廉洁奉公、团结一致、慎独慎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作风修养阶段等。其中,共产主义道德是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仔细分析党员道德作风修养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其发展特征,即强调党员自律道德作风修养与激励党员追求共产主义道德作风修养目标相结合,对党员的道德作风修养进行培育,以塑造党员的理想人格形象。可以说,党员道德作风修养过程就是对其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过程,就是从党员个体出发对整体共产主义道德目标的艰难建设、追求过程。党员自律道德作风的培养是党员现实品格的日常表现,是道德作风修养的一般境界,而共产主义道德作风修养的实现是道德作风修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追求目标。如果没有前者的积淀,就没有后者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是新形势下对党员道德作风修养的新要求、新标准、新期盼。只有党员自律道德作风修养不断加强、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才能在全社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量和示范力量,才能为共产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意念支撑。

1.3 纪律规矩修养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员纪律规矩修养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党员纪律规矩修养从强调党员的纯洁身份到强调党员执纪责任意识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俄文译稿)》对党员的忠实性、加入党派的单一性作出明确规定。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将纪律条款单列出来,对党员的专属性、服从性、戒除性作出明确要求;此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强调党员在行动上应表现出理想性、大局性、代表性。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基本延续党的二大对党员的实质性纪律规定。党的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则主要强调党员的纪律执行力;此次会议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议决案》在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和灵活性的同时,首次提出党的政治纪律。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仍然强调党员的执行力和遵守纪律的责任意识。党的七大召开后,党员执纪范围从党纪扩大到其他革命组织的纪律,更加强调遵守党的无产阶级的铁的纪律的严格性、严肃性、强制性、自觉性,但同时又不抹杀党员的创造性。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纪律规矩修养的范围扩大到党章、国家法律和共产主义道德。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总任务就是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处理民族关系、国际关系,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际地位。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严格地遵守党章和国家的法律,遵守共产主义道德,一切党员不管他们的功劳和职位如何,都没有例外。”[2]党关于党员执纪范围扩大的规定,实质上是对经济基础建设和社会关系调整的客观反映,对党员纪律规矩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时段的党员纪律规矩修养要求具有全局性、泛化性、概括性特征,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形成的党的威望和党内优良的政治生态仍成为激励党员严格遵守纪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形戒尺和重要推动力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所保持的精神面貌和党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都反映出党员纪律修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七大,党员执纪修养包含正反两方面内容的变化,即从严守党纪、坚决服从到严守国家法律及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的变化,从执行纪律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严守党纪。对于违犯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 ”[3]之后,我们党加强对党员的纪律教育,并注重检查党员和干部执行纪律的情况。党的十二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除从正面明确规定党员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外,还从反面明确阐述对违反党纪的党员的五种纪律处分,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党的十四大及此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对党纪的重要性、党纪的内涵及违反党纪的处分情况都进行了明确规定。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通过的党章突出党员要“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彰显了党员在执纪方面的先进性、代表性,同时凸显了对党员的严格要求。这一时期,绝大部分党员都能按照党章的规定和要求自觉加强党的纪律和规矩修养,但同时部分党员的纪律规矩意识薄弱,无视党的组织和纪律,甚至严重违反党纪党规,腐化堕落。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任重道远。

第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全面的规矩客观上使党员自觉遵守纪律规矩的意识明显增强,促进了党员纪律规矩修养的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遵守党章放到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再次明确党的纪律的地位和本质,“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4],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纪律修养提供重要章程性指导。习近平强调,“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这个功课要经常做”。他还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5]。经常学习党章实质上是在为严格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做准备;遵守成文和不成文的纪律是党成立以来对党员执纪范围的高度概括,使党员对党的纪律有了全新的理解,对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的实际效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从执行效力而言,二者都是为防止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做思想和行动准备。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党员提高纪律规矩修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总遵循。

“法与时转则治”。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 《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准则》分三大板块、十二个部分,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方面进行明确规定:“政治纪律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6]《准则》作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高位阶党内法规,把党的政治纪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说明党的政治纪律的地位和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性。在党的所有纪律中,政治纪律永远排在第一位。《准则》中关于党的政治纪律和其他纪律的所有内容都是对全体党员的纪律约束,并且这些规定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也是新形势下党员提高纪律规矩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也分三大板块,共八章四十七条,对党内监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党的机构的监督、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监督、党内和党外相结合的监督、整改和保障措施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这是对党章中一些基本要求的具体化。《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强监督检查等论述的深度和细致解读,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关键举措,突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特点。

党的纪律是党员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党的纪律的进一步完善使党员受约束的范围更加全面、受约束的态度更加严肃、受约束的能动性更加自觉,从而在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党员的纪律规矩修养。事实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数党员都能自觉地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并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党员的纪律规矩修养在整体上得到很大提高。

1.4 知识能力修养的变化

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是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全局以及站在新形势下中国选择新的发展战略的高度所作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

党员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历史知识(党史和国史)、传统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相关业务知识等,所要具备的能力素养有学习适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贯彻执行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自律自醒能力等。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深刻变革对全党学习提出新要求,党员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和所具备的能力素养也在发生变化。对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规党纪、党史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现代国际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和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是新形势下党员掌握知识的重点范围。学习适应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服务示范能力、自律自醒能力是新形势下党员所要具备的重点能力。

党员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互通性。知识是能力的前提,能力不能离开知识而独立存在,充足的知识积淀可以为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仅有知识,也谈不上有能力,能力是知识在实践和运用中的提高和升华,是知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能力的提升和升华又有助于知识的再次积累和储备。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因此,党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注重学习、加强学习、不断学习,以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知识水平,从而实现学用结合、用有所得,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这也是新形势下党员加强知识能力修养的重点。

2 党员修养的“不变”

2.1 党员修养的宗旨不变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思想的基础上,在长期拼搏、实践的基础上,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找到党的事业的价值归属,最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正是不折不扣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之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使党在艰苦的环境下存活、壮大、发展,最终在与多种势力的斗争中赢得天下、长期执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这也是从政党自身宗旨修养的高度对共产党的特殊性、相异性所做的精确概括。

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对我们党的支持和拥护达到了“最后一口米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战场”的程度。这种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用“一切为了群众”、不怕流血牺牲的实际行动换来的,是全体党员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修养换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党的理论表述和对党组织及党员的要求上来看,与党的宗旨相关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宗旨的核心内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变,并且我们党一直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福利。从党的实践上来看,党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时总结“文革”经验教训、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都是为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从党员的行为来看,绝大多数党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但同时,在党内存在一些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扭曲、宗旨意识淡漠的党员,他们放松了自身的宗旨意识修养,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基层,使党的形象大打折扣,使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深刻教育,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显增强,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新形势下,全体党员只有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锤炼宗旨修养,好好地为人民服务,才能以崭新的形象赢得人民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党的理想信念在现实生活中散发出光芒。

2.2 党员修养的目标不变

从理想和现实的角度分析,党员修养目标包括最高目标和日常目标。

首先,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肌体细胞的党员,从成为党员的那一刻起,就应时刻警醒“我是谁”,时刻自省自己的身份,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主观自觉,明确“角色不变,崇高理想不变”,坚定党员修养的最高目标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即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不忘初心”。

其次,现阶段,党是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党员在响应党的号召、为事业和梦想努力的过程中,必须从与党的事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紧密相连的日常工作做起,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党员修养,以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品质优秀、大公无私、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作为日常修养的目标,造就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无比,具有高尚政治灵魂和坚强精神支柱,能够经受住任何考验的共产党人。

党员修养的最高目标是党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灵魂根基,是党员具备优秀品质和崇高境界的根本基石;党员修养的日常目标是党员日常行为的精准标尺,是党员开展工作的内在要求。不管时代怎样变化,社会怎样发展,党员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日常目标都是每个共产党员毕生恒定的标准追求,也是其毕生不变的修身境界。

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以增强的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要求,以及党的队伍规模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使党面临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任务。“两学一做”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细胞工程”,要求广大党员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四讲四有”实际上即包含理想信念的党员修养的最高目标,也包括政治品格、纪律观念、道德品行、担当作为的党员修养的日常目标,是最高修养目标和日常修养目标的统一体,既有对党员修养的概括性规定,也有对党员修养的具体要求,恰当地阐释了新形势下对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强化宗旨观念的科学教育定位,同时突出为提高党员修养最高目标和日常目标所提倡的经常性教育理念。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必须牢记党员身份,践行党员职责,在忠诚、为民、敬畏、担当的针对性实践中力达党员修养目标。

2.3 党员修养的实践不变

马克思、恩格斯很重视实践的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和逻辑起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范畴。列宁在指导俄国革命的实践斗争中,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9]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0]。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1]的革命实践理论,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依靠群众,一切从社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仅创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领导人民创造了新中国的历史。

党员在实践中的修养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总结实践经验,在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中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自己的行为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使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自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创新者。

党员在实践中的修养要求其具备实践基础和密切联系群众两个方面。“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可见,党员的修养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在实践活动中,党员的知识文化水平、精神风貌和创新能力等会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得到提高,党员的榜样力量和先锋模范作用都会在实践中得到彰显和发挥,党员修养的提高又会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完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党员修养要求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依靠力量。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在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这句话是中国共产党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锲而不舍、步步为营、久久为功而创立党的事业和国家事业的精辟概括。进一步推进党的事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我们党自身的建设和每个党员的努力奋斗,更要依靠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一切都无从谈起。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形势下,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提高党员修养,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62.

[2]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0/65452/6412335.html.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1/4441902.html.

[4]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49.

[5]习近平.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 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13/c_1113982249.htm.

[6]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9]列宁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10]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1.018

D263

A

1004-0544(2017)11-0110-06

全国党校系统重点调研课题(2017):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会治理逻辑研究。

王珂(1981-),女,河南许昌人,法学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学习论坛》编辑部编辑。

责任编辑 赵继棠

猜你喜欢
纪律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纪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