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腾,李婉芝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对高校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同时自身缺乏对外在消极因素的抵抗能力,这一时期加强对他们的主体性教育,能够有效地调动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道德选择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观当今的大学校园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群体而忽视个体,没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加强主体性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对主体性相关概念的界定。
主体性的含义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性表现。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概念,突破了传统教育视角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能动的处在实践活动中的人,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逐渐进入自我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受教育者逐渐产生了主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就是主体性素质不断培育和展现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观,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充分发挥其在自我发展和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才能培养大学生成为有个性、高素质和创造性的人才,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总结起来,“主体性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1](p31)根据概念,可以把主体性教育的原则概括为:本体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三个方面。[2](p112)
(二)主体性教育原则。
1.本体性原则。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坚持主体性教育本体性原则的前提。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重新评价师生关系这个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特别是当师生关系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关系的时候”。[3](p107)面对新的历史阶段,只有及时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准确把握时代先声,明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有效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侧重政治性教育功能,长期处于课堂理论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主体性教育就是从新的时代背景出发,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理论支撑和价值指导,主要解决传统教育“目中无人”的状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二元对立的实体性思维转变成注重合作与交往的关系性思维,构建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我国古代的《学论》中提倡“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说明了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关系对教育效果的实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德树人”意识,积极转变由工具性向人本化的价值诉求。
2.价值性原则。人本回归是坚持主体性教育价值性原则的根本出路。主体性教育的价值性原则侧重于对学生道德品质真、善、美的培养。当前,人文精神的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弊端日益凸显,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确立作为基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回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上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体现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人格,运用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贴近大学生的教育方法,注重导向式的自我教育,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4](p165-169)通过培育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在教育过程中无一不是注重以生为本的典范,从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采取讨论和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到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要适应自然法则”的观点;从中国古代的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到近代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们都能够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注重大学生的价值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本身,使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贯彻在校园环境中,落实在具体的日常生活过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入脑入心,把真、善、美的道德标准外化到具体的行动中。
3.实践性原则。全面发展是坚持主体性教育实践性原则的落脚点。主体性教育是一项发展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落脚点体现在全面发展。主体性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构,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由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发展到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五位一体”的内容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做细做实,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如今,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开始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之中:同学之间互相攀比,盲目消费;大学新生严重依赖父母,生活不能自理;有的学生长期沉迷网络,无法正常学习等。当代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自身缺乏对外在消极因素的抵抗能力,这一时期加强对他们的主体性教育,能够有效地调动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道德选择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道德和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内容注重政治性忽视针对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方向性和政治性教育,存在用政治目标取代生活目标,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与功能,习惯用既定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不断变化的受教育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不分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并没有采取区别对待的教育方式,而是笼统地进行“满堂灌”,这种用统一的标准去固化地塑造一个人,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理论说教的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收到实效。根据某高校2015年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2%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态度很端正,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上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单独对48%不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进行分析,这其中有一半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枯燥乏味,11%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兴趣泛泛,10%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老套。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5](p67)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贴近学生实际,只一味注重理论的高大上,忽略教育对象的实际接受能力,容易引起大学生们的反感,他们会认为学与不学与自己的关系不大,片面认为这种脱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到,从而心生畏惧,放弃学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学生看课外书,玩手机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教育对象注重群体性忽视个体性。
多年来,受我国传统的“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忽视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个人利益受到轻视,这种崇尚社会价值、强调自我牺牲的思想尽管在革命战争年代曾经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社会中的群体性,忽视了多姿多彩的个体性,其内容也没有顾及大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基本道德素质的培养及个体价值的实现,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个体发展相适应。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进取向上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关注程度热情提高。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一味强调奉献和牺牲的精神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人的主体性提升,大学生们对这种淡化自我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向提出了质疑。
(三)教育方法注重灌输性忽视主动性。
列宁的灌输理论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向工人灌输他们原本不了解和不掌握的先进意识、政治意识;二是灌输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工人认识到阶级间的对立,明确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列宁的灌输理论意在强调科学、系统的社会主义思想,群众需要通过学习、宣传、培育等方式才能内化吸收。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如果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得不到发挥,因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得不到提高。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形成大学生道德品质极其重要,在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创造性的错误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育形式,并没有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的接受程度,一味说教,将枯燥乏味的理论作简单的传授,没有深入学生实际挖掘教育素材,考试内容绝大部分要求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大学生虽能说出一套套的理论,但是往往对教育内容一知半解,缺乏践行道德和政治方面的行动,缺乏自我成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育范式注重规范性忽视创造性。
从本质上讲,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内容。在毛泽东同志的主体观中,主体的价值就在于创造。[6](p2593)“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人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7](p50-55)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教育对象的服从,片面强调规范性,要求教育对象要有行动的一致性,使教育对象成为教育者“刻画”和“塑造”的客体,被动地接受教育者传授的理念和内容,忽视了对受教育者自身创造性发展的考虑,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告诉我们,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效果都与个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直接相关,然而现实教育过程中过于强调规范性的做法,限制了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发挥,也就无法达到教育者的预期效果。
马克思曾指出,“光是思想竭力表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迈向思想”。[8](p102)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价值层面,而更应该去指导实践。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
在主体性教育视阈下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首先要转变观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确定合格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前提。因此,教育者要完善教学目标,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到教育活动的各方参与者和影响因素,立足整体,从大局出发,协调处理好教育目标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状况、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实际状况,在目标的确立上自觉地把社会需要同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分层目标,让大学生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只是一堆高高在上的大道理,而是实际生活过程中的指明灯。
教育者也应明白自己的育人使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列宁认为,“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不是由地方组织和良好的愿望决定的,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9](p441)教育者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不应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要注重学生心灵层面的启迪,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效果的好坏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离不开方法的正确运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上,它连接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纽带,通过锻炼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意识,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
首先,实现教育方法的双向互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是一种单向的理论灌输活动,师生间的关系是“我说你听,我要你做”的状态,这种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限制了教育的实效。双向互动型的关系,是确认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平等无障碍的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建立双方平等和谐的教育关系。要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就必须改变教育者一味说教,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模式,认真倾听学生的实际困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习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散发的内源性动力。
其次,由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受教育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用理论指导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让受教育者充分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精华和实质,并作为自身的道德价值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要坚持引导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认知理解能力,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不系统的观点加以纠正,树立正确的人生指导思想,从而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再次,强调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是以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创造力。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就要求高校教育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实际状况相结合,着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大学生面对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参与并发挥自身的创造作用解决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理论的张力。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内容。
人的主体性的建构是以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教育材料,它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把外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才能提高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增强其主体性。当前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教育内容要融入当代最新理论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大学的受教育者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抽象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自发自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将晦涩深奥的理论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群众性语言。
另一方面,要着眼于贴近大学生实际现实生活。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从受教育者生活和思想的发展实际状况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样既能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又遵循了受教育者的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应脱离生活,应该针对大学生活中出现的学习生活问题,确定教育主题,选择教育内容,教育者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到有价值的亮点,着力于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
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文化知识、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社会组织。校园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性发展的自觉主动性,使大学生于无形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导向,优化校园环境主要可以从现实的校园环境和虚拟的校园环境两方面着手:
在现实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注重校园文化的营造,加强对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做好学生的自育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注重对学生生活园区的建设,不断开展寓教于乐的学术、科研和文娱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虚拟校园环境建设方面,要加强以互联网为主要途径的网络环境建设,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首先必须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利用校园网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宣传和教育,善于把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做好学生的自育工作;其次,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以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弘扬主旋律,积极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极大地发挥理论学习与实践的主体性;再次,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掌握第一手的学情信息。当前大学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生活和学习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导致思想上的波动,通过新媒体网络社交平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有效地掌握最新学情信息,积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孙若梅.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实现路径[D].沈阳:辽宁大学,2014.
[2]黄崴.主体性教育论[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徐柏才.关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张静如.毛泽东研究全书·思想编(上)[C].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
[7]冷余生.试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列宁.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