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春燕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指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实际学业成就和智力潜力期望的学业成就差异较大的学生,这类学生无法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业标准或考试成绩达标但学习效率明显低下。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新生学习能力、学业基础呈现出良莠不齐的趋势,同时,为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专业文化知识,更应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基础薄弱的大学生学习压力进一步提高,高校学困生数量增多,学困生心理压力增大。
面对不断加大的学业、就业、家庭压力,高校学生暴露的心理问题逐步凸显,频频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其中包括由于学业压力诱发的自杀、出走、突然死亡等突发事件,因此由学业压力诱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引起社会、高校及家庭的高度关注。
心理危机是指人们遭遇了超出他们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 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心理危机容易导致个人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功能失控, 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人容易发生自毁和伤害他人的行为,自杀和出走是最典型的心理危机事件[1]。
学困生是大学校园中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一类群体,心理危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处在信息高度密集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同类型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通过互联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摆脱了父母的管教及高中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部分学生无法合理安排时间,被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吸引无法自拔。有的学生痴迷网络游戏,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导致营养不良,严重情况下甚至发生昏迷,危及生命;有的学生无法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陷入网恋,最终人财两空。
另一方面,学生投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学习成绩无法达到学校最低要求,心理压力增大,为摆脱现实世界的各种压力,又回到网络世界寻找“自由”空间,形成恶性循环,学困生网络成瘾情况加剧。
焦虑或抑郁是学困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能够及时疏导,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处于焦虑或抑郁情绪中产生心理及躯体症状,甚至导致出走或自杀。
首先,自我否定导致矛盾心理。为引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该群体常受到老师及家长的高度关注。由于某些家长及老师缺乏谈话技巧,在长期的沟通过程中对学困生的学习现状过分指责,缺乏积极引导,导致学困生心理负担重,产生焦虑或抑郁心理。有的学困生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成绩落后于大部分同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进步,顺利完成学业,但不知如何开始;或者已经制定计划,但未能如期完成,效果不明显,老师、家长或同学对其积极的行为未能及时给予肯定,导致其产生矛盾心理。
第二,“双困生”面临学业、家庭双重压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简称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多数贫困生来自教育水平较落后的偏远省份,父母文化程度低或忙于生计未能对子女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突然接触到丰富便捷的网络生活方式,与普通学生相比,更容易陷入虚拟世界无法自拔,形成“贫困”和“学困”的“双困生”。该类学生面临家庭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常常存在沉重的自卑感,自觉学习成绩差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辜负父母的期望,导致焦虑或抑郁情绪的发生。
自卑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学困生中的自卑心理表现为缺乏自信、自我评价偏低、自我效能感低、成就动力缺失[2]。高校中许多学困生来自教育水平较差的偏远农村,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突出才有机会考入高校学习,他们或许是父母心中的骄傲,朋友眼中的佼佼者,优越感强。进入高校校园后,他们发现校园中不乏学习成绩优异且多才多艺的同学,由于自学能力相对较弱,无法适应大学中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科技创新要求,学习成绩逐渐落后,与之前的自己相比形成了严重的心理落差,产生自卑感。
首先,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增大但学习约束降低。许多学生脱离了家庭的约束,不能适应高校的自主学习氛围,无法抗拒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带来的诱惑,多数学困生存在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使其养成了懒惰散漫的生活习惯,导致自控力降低。自控力降低不仅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也使其出现心理困惑时无法控制自身行为,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现阶段许多大学生从小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缺少挫折教育,或家长忽略了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使这部分学生面对压力时无法合理的进行心理疏导。学困生因学习成绩差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大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
学习困难学生是高校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应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构建积极人格,以帮助学生更好成长成才[3]。学困生由于得不到积极的心理引导,产生网络成瘾、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如果在初期给予心理疏导,在教育过程中发觉其内在的优秀品质和内在潜质,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力量,促进学困生产生积极的自我价值定位,逐渐将消极的心理及行为模式转变为积极的行为模式,实现学困生解困的同时缓解心理危机现象。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市场化进程推进,高校毕业生之间竞争力增大,高校及社会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科研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期望值提高。 然而,学困生学习及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社会竞争力差,面临学校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学困生易出现自我认同感降低,表现出对学习和就业的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
帮助学困生找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是使其重拾自信,脱离心理危机的根本措施,需要老师、同学及家长在课堂内外多方紧密配合。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考勤,吸引学困生回归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术性强的知识点多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第二,在课堂外,应建立“传、帮、带”的帮扶体系,利用朋辈教育的作用,建立优秀学生与学困生的帮扶关系,组织优秀学生、老师的经验交流活动。教师在课下应建立与学困生的特别沟通渠道,为学困生答疑解惑。家长应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师同学建立沟通关系,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进行督促与引导。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应加强和改善对学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社会实践和科研的方方面面,使学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困生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开办讲座、组织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法律法规的重视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常识。
第二,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学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中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困生等极有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完善心理咨询机制,通过面对面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形式为重点关注学生提供长期咨询服务,并建立学困生心理健康档案。
第三,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班级和宿舍学是生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安排学生干部进宿舍、进班级,提高活动参与度,同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同时,丰富的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学困生走出网络世界,缓解心理压力。
第一,建立心理危机防控体制。学校应大力构建学校、学院两级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同时在班级设置心理委员、在宿舍设置寝室长,随时了解学困生心理动态,与家长保持沟通联络,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状况,同时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家庭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预警机制、干预体系,在学困生心理危机的不同阶段及时发现、干预、化解危机情况,转“危”为“机”。
第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制度。高校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制订《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与组织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向全校师生通报有关情况,对事件进行正面宣传,加强与相关学生的沟通交流,缓解突发事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陈秋燕.对建立学校心理危机管理机制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48-50.
[2]大学生心理卫生[M].浙江大学出版社,马建青主编,2003,192.
[3]谭娟晖.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困生转化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09,(5):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