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锋+夏艺瑄
[摘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圈”之一,发挥其在我国内外双向大开放中战略节点的作用,亟需强化亚太开放门户、制造业创新中心、海陆统筹发展等功能特色,构建“一主一副四带”空间构架,加强与上海和周边都市圈外联对接,强化区域内在融合发展,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宁波都市圈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1-0038-05
一、宁波都市圈对长三角
城市群建设发展的意义
国务院新近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较2010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在理念、框架、内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新变化蕴含新机遇,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内联的关键节点和外接的重要门户,有条件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更有机遇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共同打响国际港口城市区域品牌。
新《规划》对标一流世界级城市群,就进一步发挥长三角城市群在国际、国内的重要作用做出了总体部署,在诸多方面进行创新和拓展,体现为新范围、新布局、新定位、新任务、新机制这“五新”(表1)。
《规划》作为指导长三角城市群未来一个时期发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对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战略定位,将对相关城市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规划》综合考虑了宁波及周边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区位交通优势、现有发展基础及在国家内外双向大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将宁波都市圈提升到较高的战略高度。因此,进一步深入挖掘宁波都市圈的功能特色,优化空间格局,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发展意义重大。
二、宁波都市圈的功能特色与空间结构设想
(一)关于宁波都市圈的功能特色
总的设想是融入国家战略、体现圈域价值,既要服从国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战略定位,更要立足圈内城市的地理特点、经济特点和人文特点,凝炼发展共识、明晰功能指向,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区域一体化实践,成为东部沿海有影响力的新兴都市圈。具体有四个定位:
一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开放门户。充分发挥港口、开放、产业等组合优势,以打造颇具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为指向,着力构建功能强大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加快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体系,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争取创建自由贸易港区,成为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亚太重要开放门户。
二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宁波和台州的制造业优势,充分利用宁波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等试点机遇,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重点优势产业特别是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智慧信息等领域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體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先行区。宁波、舟山、台州三市城乡统筹水平较高,宁波城乡一体化程度位居全省前列,区域一体化实践基础扎实。要按照国家新型城市化要求,借力长三角打造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契机,深化宁波、台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提升圈内城市服务功能,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与新路径。推动宁波、舟山、台州三市联动发展,形成区域融合度和发展层次较高的都市圈,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实践提供样板。
四是海陆统筹发展创新示范区。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宁波都市圈承担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港口开发为龙头,引领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重任。随着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宁波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的新重任。统筹发展海陆生态文明,保护与修复江河山湖海自然生态、塑造迷人的水乡城市,将成为宁波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指向。
(二)关于宁波都市圈的空间结构
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与资源条件,通过内联外接共同组成空间相近、功能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地域结构,构建“一主一副四带”的空间构架。
做强“一主”。即宁波都市圈核心,包括宁波市区与舟山本岛。这个区域是宁波都市圈功能联系最密切的地区,未来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极核功能,重点发展行政办公、航运服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科技、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做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核心功能。
提升“一副”。即宁波都市圈副中心,包括台州市区。重点要加强台州与中心城市在港口、贸易物流、先进制造、民营经济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加快融入宁波都市圈进程,共同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
发展“四带”。环杭州湾发展带,包括余姚、慈溪、上虞、海盐、平湖。全省重点打造的环杭州湾产业带,一直以来都是宁波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同时也是对接上海、杭州的前沿地区,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快功能、空间的整合,发挥规模效应、优化产业分工,形成联动发展态势;甬台温发展带,主要指沿甬台温高速沿线一带,包括宁海、象山、三门、临海,以及温州的部分区域。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旅游资源、滩涂资源等,具备优越的生态空间和湾区资源,长期以来在经济水平上落后于北部地区。未来可依托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沿海高铁等交通轴,推动轴线上城市(镇)、产业区、交通节点等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带动国际性产业集群和沿海城市连绵区域的形成;义甬舟发展带,主要包括宁波、舟山、嵊州、新昌、天台,辐射至金华的义乌、东阳、永康等地。义甬舟发展带位于省里确定的开放大通道,应强化国际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等开放功能,对外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内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同打造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功能区。同时,强化西部区域生态保育,建设生态屏障,适度发展休闲旅游;东部海洋经济发展带,空间范围包括宁波、舟山、台州海岛及海域,发展方向是海洋旅游和大宗商品储运、中转。这些海岛群距离大陆均较远,与宁波都市圈其他区域的联系有限,而且自身的经济规模比较有限,无法独立成长为具有较强综合功能和经济能级的区域。未来重点是发挥海岛生态优势发展海洋旅游,同时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物资、大宗商品的储运空间。
三、加快宁波都市圈建设的重点领域
《规划》从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战略高度赋予了宁波都市圈重要使命,一批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被纳入其中,推进宁波都市圈建设应着力在强化“三大融合”上下功夫。
(一)强化宁波都市圈外联对接
正确处理好与上海和其它都市圈尤其是杭州都市圈的关系,是宁波都市圈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
1. 积极融入上海全球城市建设
在新的长三角城市群版图中,上海继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推进宁波都市圈融入上海发展,应重点做好“四个对接”。一是对接开放平台。以接轨上海自贸区为重中之重、实现借梯登高。实時追踪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动态,立足宁波都市圈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围绕投资开放、推进贸易便利、深化金融创新、优化监管服务等重点任务,第一时间复制和采用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二是对接制造体系。有计划地做好承接性对接和协作性对接,实现互利共赢。重点关注上海电子信息产业、海洋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走向,主动承接向外转移和扩散的产业和项目,吸引企业落户;紧密跟踪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链中找到宁波都市圈发展空间,实现协同共生。三是对接服务功能。借助上海国际化、高端化、综合化的服务功能,取长补短。强化与上海知名医疗机构、教育集团等多方位合作,提升宁波都市圈社会服务功能;重点强化与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服务、文化服务等专业服务业的对接,完善宁波都市圈现代服务业体系。四是对接科创资源。主动接轨上海的高端科创资源,实现借力转型。探索共建园、园中园、飞地园等新模式,融入上海科创园区建设;以委托或合作研发等模式,接轨上海科研机构;以专家聘用、分时兼职等方式引进上海高端科研人才和尖端科研团队。
2. 探索与杭州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推动与杭州都市圈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明晰宁波与杭州两大核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实现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产业创新领域,将发展智能经济作为再创竞争新优势的主攻方向,推进智能经济创新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和智慧城市建设为重要载体,以智能制造和智能应用为主攻方向,构建智能服务、智能装备及产品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打造成为我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开放合作领域,充分发挥港口、贸易、物流等综合优势,推进国际港口名城建设。紧抓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契机,强化高端航运服务和贸易物流功能,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和经贸合作交流中心。
(二)强化宁波都市圈内在融合
宁波都市圈范围内的甬舟台三市地域相邻、人文相近、资源互补、经济互动,同城化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为全面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一体化发展,应凝聚建设共识,着力做好“两个加强”。
1. 加强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推动交通互联、民生互惠。一是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公路、铁路为基础,以水运为补充,有效衔接圈内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重点推进市域轨道交通串城,加快甬金、甬舟、沪嘉甬等铁路的谋划与建设,推进城际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延伸至周边城市。二是立足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协同推进智慧都市圈和民生都市圈建设。放大基本公共服务同城效应,加快都市圈市民卡“一卡通”建设,强化优质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构建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联合征信平台等;整体谋划区域信息网络布局,实行都市圈区号统一、手机同城无漫游,推进信息服务均等化。
推动创新互促、智慧互用。一是加快构建宁波都市圈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和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的区域创新链条,推动科技基础设施、科技信息资源等共享共用,推进圈内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作攻关创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对产业配套与空间发展等需求,结合各地产业发展重点和用地空间情况,强化甬舟台三地产业链的合理分工。二是大力实施人才兴圈战略,推动圈内人才发展规划、开发培养、市场配置、政策设计、制度创新一体化,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对都市圈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公共安全、民生保障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的年度重大项目,通过公开招标、课题委托、自由申报等形式,实行联合攻关,实现“智慧效益”区域最大化。
推动平台共建、政策共享。一是共建优势平台。高效整合三地海港资源和平台,共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港口经济圈,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基地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联合利用北仑—金塘、梅山—六横一带的深水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势,以集装箱物流、大宗商品贸易、保税物流、保税贸易等业态为重点,共建自由贸易港区。二是共享试点机遇。利用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机遇,充分发挥宁波、台州制造优势,在智能经济、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利用宁波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平台,发挥两地民间资本优势,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宁波、台州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路径,打造全国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2. 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推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提速金融市场一体化,强化圈内银行业务合作,鼓励圈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跨地市参股,或组建跨地市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争取银行分支机构设立同城化;实施圈内金融票据交换业务一体化,推进异地票据同城结算;探索产权交易市场一体化,共享产权(商品)交易所;推进资源市场一体化;探索实施更加灵活的户口迁移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探索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研究设立宁波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金设立和运营,重点投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创新体系共建、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积极推进与金融机构合作对接,为宁波都市圈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区域生态建设投入激励机制等。
(三)強化宁波市域统筹
1. 做强中心城市极核功能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文化服务功能,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宁波艺术剧院、宁波报业传媒大厦、宁波奥体中心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市文化馆、河海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等;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加快省医学副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医联体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倡导社会办医,引导创建国际化、高端化医疗机构;提升教育服务水平,鼓励、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优化投资商务环境,建设国际化人居环境,推进城市管理国际化。
提升开放门户功能。打造高端开放载体,大力推进梅山新区、空港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强港,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构建高能级的多式联运国际枢纽中心;加快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争取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际进口商品基地,提升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国际定价权和话语权;加大双向投资,建设国际合作园和境外产业园,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大型本土跨国公司。
提升创业创新功能。高水平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国家大科学科技园等重要载体,扶持一批众创空间、创业园和特色小镇;引进共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创新中心,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落户;加快培育海洋高技术、生物医药、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创新发展。
2. 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市级统筹协调能力。围绕全域都市化建设,统筹推进行政、规划、财政等多领域体制改革,提高市级统筹调控能力。坚持全市“一张图”,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编制实施市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推进“多规融合”;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对应原则,调整优化市本级和区级土地增值收益分成比例,增强市本级对城市建设的调控能力;完善土地收储和一级开发体制机制,提高市级土地收储调控和围垦用地管控能力;强化规划管理、土地利用、项目安排对县市的刚性约束,提高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和重要资源的市级统筹协调能力。
理顺功能区与行政区管理体制。以促进产城融合和提升平台能级为导向,研究推进新材料科技城、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空港新区、保税区、南部滨海新区等市级重点战略功能区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功能区与行政区在规划编制、劳动就业、数据统计、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融合,建立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功能区发展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做好与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和政策支持的衔接配套;建立健全市级功能区协调发展机制,引导功能区错位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胡彬.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网络化发展内涵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35-42.
[3]柴攀峰,黄中伟.基于协同发展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4(6):75-79.
[4]覃成林,刘迎霞,李超.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J].中国社会科学,2012(5):76-94.
[5]罗蓉,刘乃全.城市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演进的影响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0):71-76.
Patter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Construction of Ningbo Metropolis Circle Sun Lifeng1,2, Xia Yixuan2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ingbo Development Planning Institute, Zhejiang Ningbo 31504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discloses the aim of building a world-renowned urban agglomeration. Ningbo metropolis circle, as one of five circles that makes up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f it want to play the role of strategic node in China's inside and outside opening up, Ningbo metropolis circle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its roles as the portal China connected to the world, the innovation cent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demonstration plot of flood-field joint development. Meanwhile, build a space structure that includes one core, one auxiliary, and four belts, strengthen its relationship with Shanghai and other cities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circle. At the same time, Ningbo should update its urban functions, as the hard core of the circle.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Ningbo Metropolis circle, Joint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