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英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节奏模块在音乐艺术特长生的专业考试科目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没有独立成科,可是它却渗透到音乐艺术的每一科。声乐、视唱、钢琴的掌握,都是建立在节奏模块的基础上。所以,激发音乐艺术特长生攻克节奏模块的欲望,提高其专业能力,已是势在必行。
一、节奏的动态教学
所谓节奏的动态,即是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感悟节奏,获得较难以掌握的节奏型,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节奏演绎的欲望。此类教学方式在高一年级的视唱练耳课堂上效果最为显著。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节奏型知识点的不熟悉,容易把小附点节奏型和二八节奏型混淆,而这两个节奏型的密集搭配却经常出现在各考点中。所以,运用高效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解惑尤为关键。
通过剖析和体验两个节奏型的线形走向,加以动态演绎去感知。其中弧线代表小附点节奏型,直线代表二八节奏型。而弧形就等同于举起手由里向外、由上往下打响指;直线等同于举起手径直由上到下和由下到上划动,如图1所示。
二、节奏的直观教学
所谓节奏的直观,即是看得到的节奏、有形的节奏,这能帮助学生直截了当地获得节奏型的感知,激发学生攻克节奏模块的欲望。在节奏模块的练习中,让学生边念节奏边用手拍打节奏型是最常见的。但在这么常见的练习中,却时常出现拍打不整齐的现象。不难想象,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1)教师在下口令让学生拍打节奏前,拍子的律动预示得不够明显和不够稳定;(2)学生心中缺乏拍子的感觉,且在实践中无法达到拍子和节奏型的有机结合。运用节奏的直观教学,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左手朝桌面平衡方向抬高,且保持固定的距离,并要求学生右手在拍打节奏时,先下后上轻轻碰触到桌面与自己的左手手心,一次代表一拍。
三、节奏的渗透教学
节奏渗透到声乐教学中。声乐的节奏无论是长短疏密、强弱力度,还是快慢速度,都可以根据内容与情感表达的要求进行音乐化的处理,从而使它在旋律表现中发挥音乐节奏特有的功能。这就是各种节拍中特有的节奏律动所承载的歌曲情感力量,就是节奏的渗透。例如中国声乐作品《拾彩贝》,就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节奏型,形象地表现了海浪不间断的涌动。歌曲情感的抒发伴着这连绵不断的海浪徐徐逼近,让学生误以为自己就是那画中人。
节奏渗透到钢琴教学当中。一首作品往往通过一种特定的节奏律动来表现它的性质和风格。如舞曲、摇篮曲、夜曲等等,需要用心去琢磨体会、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乐曲的律动,才能感受乐曲所具有的生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熟悉的事物,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在弹奏中表现出作品特有的节奏特点。
四、节奏的实战教学
所谓节奏的实战教学,即以实战的目的、眼光去审视节奏和剖析节奏,增强其实操性,从而完成钻研节奏模块教学完整的流水线。
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所得,现以四分音符(时值)为主的节奏型归纳为两大类:一拍、两拍。
在节奏型的分类归整过后,便是对每个节奏型的反复组合练习。在《广东省音乐术科统考考纲》中提到,节奏模块的考点主要为听辨题和听写题。把节奏练习的重点放在设法提高节奏书写的速度上是有优势的。当然,这也是如今最为盛行的节奏速写(或称节奏简写)训练方法。练习节奏型简写的步骤有:第一步,找“简称”。根据图2所示,依次按照顺序归整的节奏简称分别是“四”“二八”“八十六”“十六八”“四个十六”“小附”“后附”“小切分”和“三连音”。同样地,根据图3所示,依次按照顺序归整的节奏简称分别是“二”“附八”“附十六”“八附”“十六附”“大切分”“大切后变”“大切前变”“大切全变”(字数=音符数)。第二步,拍、想、读结合。手平稳打拍,脑袋反應节奏型,嘴巴念上述简称(取代“哒、哒”),三部分同时进行。第三步,学“简写”。只有在熟悉了各个节奏型的简称之后,方可进行练习各节奏型的简写,从而达到快速记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