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嘉俊
【摘 要】身韵是中国古典舞形态练习的“灵魂”,有着科学的训练体系,可有关身韵的探索研究却不多。自从1950年欧阳予倩提出后,李正一、唐满城两位教授整理出版了身韵课教材,提出了创新性理论,让身韵在戏曲及武术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身韵的特征、动律元素为切入点,做了概念性的探索。
【关键词】古典舞;身韵;身韵特征;动律元素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69-01
一、何为古典舞
古典舞是富有韵味的审美形态,给人类带来艺术美。古典舞的形成期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含义,它具有传承历史信息、记忆意识文化的功能。舞蹈是人们在一定时间、空间,以及身体上的运动和文化的展示,其背后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价值。
二、何为身韵
身韵就是身法与韵律的综合体。身法指身体的外部表现,韵律指内在气韵神采,二者结合、滲透,是其风采和精髓。[1]神韵的核心分为四个方面,即形、神、劲、律,“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从身韵训练的目的来说,身韵要求在舞动时可以有感、自然地达到意神领形、意形传神、形神合一的意境。
三、身韵的韵律特征
(一)什么是形。一切外在的,看得见的,由动作过程所产生的外部姿态,都可称之为形。
(二)运动路线。舞蹈真正的生命力不只是静止的“形”,而且还在于运动的过程。身韵的路线与轨迹是以圆为基础,在平圆、八字圆、立圆上变化出来的,是表现圆运动过程的艺术。[2]而依据传统典型动作,以腰部的运动元素为基础,以“云肩转腰”三圆路线为运动轨迹,以表现性组合为归宿,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单到复合、由局部到整体,成递进式发展脉络。
(三)“神”的特征。用最通俗的话说,“神韵”就是“味道”。对于任何一门艺术来说,没有“味道”就失去了神韵。身韵从一吸一呼中找到力和动作的本源,这种呼吸的调控对身体动作的形态有着引领的作用。
“神”的心、意、气是其主要特征,也是神韵的具体化元素,由此可见,神韵中的“神”的训练,绝不是抽象的、虚空的。它可以和基本的元素训练融为一体,从而有意识地引领动作、处理节奏。
(四)“劲”的特征。“劲”是力度的处理,是内在节奏有层次、有对比的再现,舞蹈动作中点与线的过程连接,很多时候都会用“劲”来诠释。
(五)“律”的特征。“律”就是律动性,包含了运动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遵循的规律。它分正律和反律。正律就是动作对接动作时必须要通顺;反律就是逆势从相反的方向做起,它们互生、互融,如逢开必合、逢左必右、逢沉必提、逢冲必靠就是典型的例子。
四、身韵的基本运动元素
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是以腰为轴的动作。[3]其八大基本动律有提、沉、靠、含、腆、移、旁、提。这种以腰部为轴心的动律,是经过动作分析、概括、提炼,成为代表性元素的。事实上,动律是先“沉”后“提”,是躯干之上下的动律。“靠”是在“提”“沉”基础上,躯干的“斜移”动律。“腆”是以胸腔、后肩为推力和缩力的“前后”动律。“移”是腰肩水平运动的“横线”动律。“旁”“提”是上肢弧线变化的动律,体态的线条感主要是靠“旁”“提”来表现。
这些以腰为轴的动律元素在实际运用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特别是“提”和“沉”两个元素,它们贯穿动作始终,也是元素之本。每一个元素都需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内涵,经过不断练习,待运用自如后才能产生身体的韵律感。
五、古典舞中身韵的价值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的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代表。身韵的创立对中国古典舞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风格化舞蹈与功能性训练的矛盾就是通过“身韵”解决的,它也解决了课堂与舞台相分离的矛盾。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形态中的当代建构,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4]它的出现及发展,使古典舞的训练体系摆脱了戏曲的依附,形成了身韵的审美价值及特征,它直接参与影响着古典舞的艺术创作,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典舞优秀作品《梁祝》《长城》《木兰归》《黄河》等。
六、结语
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身韵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二者有机联系在一起。“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曲回萦绕”的语式结构是中国古典舞动作中所特有的,它由手、眼、身、步相互配合,通过身体的形态、呼吸来表达古典舞“破形而扬神”“一动百动”的审美要求。由此可见,身韵是身体形态不断的飞跃和升华,身韵赋予了古典舞更具生命的活力和张力。
参考文献:
[1]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江东.古典舞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古典舞篇)[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