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银华
【摘 要】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是湖南省汉族戏曲剧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前景很不乐观。本文以华容花鼓戏为例,通过对华容花鼓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美学特征的阐述以及濒危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花鼓戏艺术的思考与关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容花鼓戏;美学特征;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009-03
湖南花鼓戏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地方戏曲,由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和邵阳花鼓戏等六大流派组成。其中,“长沙花鼓戏流行长沙、湘潭、株洲、宁乡、平江、浏阳、醴陵、益阳、沉江、南县、华容、安乡等地,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一个艺术种类。”①花鼓戏艺术孕育于“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从最初田间地头的娱乐形式到发展完整的民族艺术 ,花鼓戏经历了起源、发展、衰落等阶段。2008年6月,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重生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娱乐方式不再满足于听民间戏曲,而转变为听流行音乐、看电影等,使得花鼓戏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因此,对花鼓戏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
华容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长沙花鼓戏”的一个分支,入选首批华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集文学、音乐、戏曲、舞蹈于一体,覆盖范围广泛,能让家乡人民记住“乡愁”,具有极高的民间艺术价值。本文以华容花鼓戏为例,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通过对华容花鼓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美学特征的阐述以及濒危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花鼓戏艺术的思考与关注。
一、华容花鼓戏的历史
华容花鼓戏分为本地花鼓戏和南边花鼓戏两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关于湖南花鼓戏的论文和著作繁多,但有关华容花鼓戏的资料却是屈指可数。目前笔者掌握的关于华容花鼓戏的有效文献资料,只有华容县文化志编纂组编著的《华容县文化志》和华容县文化体育志编纂组编著的《华容县文化体育志》,几乎没有与之相关的期刊论文。因此,笔者以这两本书为主要参考文献,对华容花鼓戏的历史进行论述。
(一)华容本地花鼓戏。“长沙花鼓戏的历史,大体在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就已开始萌芽。”②但是,华容花鼓戏始于何时,已无史料查考。据华容县花鼓戏老艺人方志新回忆:华容花鼓戏早在唐朝初年就已形成。根据是“拜师傅的‘牌位用裱纸书写,右是‘清音童子,左是‘鼓板郎君,中间是‘敕封唐王风火老郎之神位,‘风字斜写,‘火字倒写,所以‘风‘火二字念‘斜风倒火。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花鼓戏艺人都要做‘老郎会,祭拜祖师爷。”③
后来,华容花鼓戏随其发展、提高,产生了两极分化的状况。其中一部分衍生为汉剧、巴陵戏、湖南花鼓戏,形成了正规戏剧;另一部分则逐渐走向衰竭。元朝统治者得天下之后,生恐汉人作乱,限汉民“移居乱族,千里封婚,文不过年,武不超月”,并严禁汉人聚会,以防滋事,对正规戏剧一律削砍(传统剧《三打御林班》就反映了那段历史),企图以文化专制制度和愚民政策来维护其统治。
剧团的解散、艺人的疏散,虽然限制了舞台戏的演出,但演员们“艺心”不死,自动组合,一旦一丑在乡间演起一些折子戏来。据传,华容花鼓戏的重生,归功于当时畏罪潜逃的王三花和李小旦。直到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武宗朱厚照南巡,华容乡民以花鼓戏表示欢迎和祝福,受到了他的赞赏,确定了华容花鼓戏的地位。从此,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就有华容花鼓戏“跑风子”④出现,有时也搭起草台唱一些折子戏。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天,华容县注滋口北岸的七百弓、吕家一带,唱了几天华容花鼓草台戏,这期间,几乎家家都有来看戏的亲戚朋友。当时演出的戏班名称现已无人知道,只知道演员有南山的方志新、欧海二等人,演出的是《蓝桥会》《山伯访友》《王瞎子闹店》《张广大拜寿》《扳竹笋》等折子戏。
建国后,唱草台的华容花鼓戏已不多见,每年农历正月,“跑风子”还时常在东山、胜峰、三封、万庾、南山、操军、插旗等地出现。1959-1960年,唱过华容花鼓戏的谢朝云任华容县文工团团长,排练了华容花鼓折子戏《十爱姐》《十把扇子》《夸大脚》等节目,并用华容花鼓戏的传统曲调为大型歌剧《红松林》配乐,在各地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1966-1976年,华容花鼓戏在华容县销声匿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华容花鼓戏这一民间艺术之花重新开放。1977-1979年,连续三年的农历正月,三封、胜峰、南山、潘家、万庾等地,又有“跑风子”出现,人们欢喜雀跃。
1978年,中央文化部和中央广播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抢救民间艺术遗产的通知》,华容县文化馆立即投入此项工作。音乐专干任沸涛,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收录整理华容花鼓戏音乐,使这一濒于灭亡的民间艺术有了记录。
(二)华容南边花鼓戏。南边花鼓戏也是华容人民喜爱的一个剧种。由于是从湘南传入,为了同本地花鼓戏有所区别,群众称其为“华容南边花鼓戏”。南边花鼓戏原无科班组织,以师徒传授的方式为主。由学戏的邀请十多个人开场,请师傅来教,每场一般四五天,徒弟们除负担师傅的食宿费用外,每人还交纳教薪谷一担。南边花鼓戏艺人大多数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主要是逢年过节自演自乐,有时也被邻近乡村请去演出,逐渐形成“农忙务农,农闲唱戏”的季节性剧团。
据老艺人回忆,华容南边花鼓戏,是由宁乡艺人鲁文质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传入华容、南县一带。他的徒弟余菊生(1808-1934)在华容带的徒弟有杨保生、杨庆生、张开元等。杨保生的徒弟有马绍元、彭凤林、何冬保等。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天丝绢》《西蜀寻夫》《大赶子》《游湖》《盗灵芝》《蓝桥会》《琵琶記》《剥皮墩》等。著名艺人何冬保的拿手剧目有《胡大回门》《张先生讨学钱》《小刘海砍樵》, 深受华容、南县、安乡三县人民的喜爱。
民国时期,统治阶级视花鼓戏为淫戏,严加禁止,有些花鼓戏艺人曾被抓去坐班房。民国三十一年八月(1942年),华容县政府颁发《告全县保甲长书》,“……花鼓戏本非正当娱乐,既伤风化,又凝治安,我保甲长处此非常时期,责任甚重,应随时协同当地军警,切实查禁,以挽颓风,而维治安。”⑤但愈禁愈炽,华容南边花鼓戏剧团逐渐由业余性质变为半职业性质,进而成立了职业剧团,登上了城市舞台,充分证明了真正的艺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是分不开的。
民国三十五年(1948年)秋,以华容南边花鼓戏艺人何冬保、杨保生为首,组织了七十多人,进入长沙市绿平书场演出,剧团取名“楚剧研究社”。两个月后,加入长沙市戏剧业同业工会。从此,华容花鼓戏正式在城市扎下了根。
建国后(1952年),南边花鼓戏老艺人杨开容和徒弟黄开连筹建了“华容农民楚剧团”。1953年,该团在华容县文化馆登记入册,批准为“民间职业团体”,隶属文化馆,经济自负盈亏。1954年,该团更名为“华容沱江花鼓剧团”,参加治理南洞庭湖的慰问演出,长达数月之久,为丰富工地工人的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1956年,该团流入益阳县的兰溪、沙头一带。同年6月,湖北石首县文教局派专人到兰溪接剧团到横沟演出,年底,该团在石首就地登记入册,定名为“湘华花鼓戏剧团”,并于1961年转为国营“石首县花鼓剧团”。从此,在湖北的土地上,播下了第一颗湖南花鼓戏的种子。
文革期间,华容南边花鼓戏也像本地花鼓戏一样,受到了摧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优秀传统剧目在专业剧团恢复上演,人民群众对欣赏传统戏曲有着迫切需求,而专业剧团又远远不能满足需要。1978年,梅田湖、隆西、北景港、宋市等乡镇先后自发组织了5个半农半艺的业余南边花鼓戏剧团,共有演员190人,其中老艺人有45人,青年演员有145人。这5个剧团中,人数最多的有48人,最少的有33人,最年轻的是隆西剧团,平均年龄为18.8岁。这些剧团大多演“桥戏”,也演一些“刊本戏”和现代戏。这批剧团的发展,活跃了华容和湖北石首、公安等县农村的文化生活,直到1986年下半年,它们才自行消亡。
据如今华容县花鼓戏协会副会长赵国祺所言,“华容花鼓戏剧团在文革期间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了一些,后来由于政府不支持,将花鼓戏演员下放到各乡镇学校,渐渐的,华容花鼓戏剧团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舞台。”⑥
二、华容花鼓戏的生存现状
笔者以华容县花鼓戏协会草根剧团为重点调查对象,尝试对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困局做出分析。
迄今为止,纵观整个华容县,仅有“华容县花鼓戏协会草根剧团”这一个剧团,华容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十分艰难。
2015年2月11日,笔者访问了华容县花鼓戏协会草根剧团团长杨少华。据杨团长介绍,华容县花鼓戏协会于2009年5月成立,共有会员54人,其中演出团成员有24人,2014年6月,演出团正式更名为“草根剧团”。华容花鼓戏协会坚持以“繁荣群众文化”为宗旨,采取“送戏义演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依靠集体的智慧,创作并演出了《香火泪》《冤魂恨》《千金婿》《重险天字一号》等一系列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优秀花鼓戏剧目。草根剧团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特别是《香火泪》,在华容、南县、石首、君山等地共演出67场次,观众达12万多人次,深受百姓喜爱,社会反响很好。2014年10月,“草根剧团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三年一度的考核考评中,被评定为‘湖南省百强民营剧团。”⑦
(一)华容花鼓戏剧目和曲目陈旧。笔者采访了华容县文化馆馆长白赛勇和办公室主任蒋丽,据他们所言,由于以前对华容花鼓戏的重视程度不够,文化馆关于花鼓戏的资料很少。《2014年上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中提到:“2014年 5月,县文化馆向省群艺馆报送了《华容话》《华容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华容家族文化(一)》3本书刊,《试论华容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起源之一》《民间智慧“八面风帆船”探秘》2篇论文参加了省文化厅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对华容花鼓戏进行了抢救、挖掘,采访了多名花鼓戏艺人,正在收集整理资料。”⑧
由于华容花鼓戏传统剧本大多数已缺失,而新剧目创作越来越少,以及人民群众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甚至新创不久的花鼓戏剧目仍难以满足当下观众的艺术文化追求。
(二)华容花鼓戏剧团经费严重缺乏,缺少财力支持。华容县花鼓戏草根剧团隶属华容县花鼓戏协会,但性质上仍是民间职业剧团,不能从政府获取财政拨款,只能自负盈亏。剧团在舞台灯光、宣传、服装、音响等方面难以为继。“由于观众市场的急剧减缩,剧团要生存下来就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剧团之间的竞争必然导致演出价格的降低,从而也导致了剧团收入的减少,花鼓戏演出收支的不平衡,最终导致剧团的入不敷出,难以为继。”⑨
(三)其他原因。华容花鼓戏处境艰难,剧团难以维持生存,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由于收入微薄,部分花鼓戏演员转行,致使花鼓戏人才流失,给华容花鼓戏的传承工作带来了困难;社会上“依然流行着‘一不可学戏,二不可学剃的说法。”⑩由于戏剧表演行业仍然保持着它的本来面目,在华容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因此现在喜欢花鼓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不仅看花鼓戏的观众不多,愿意送孩子学习花鼓戏的家长更少,学戏的人少了,何谈传承与发展?
三、华容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一)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并建立档案。挖掘、整理传统剧目,保护好华容花鼓戏艺术之精华部分,对花鼓戏的音乐、唱腔及常用曲牌进行分类整理,用录音的方式予以保存。此外,“对剧种的经典传统剧目及音乐曲牌有计划地向国家批次申报自主知识产权。”?重新收集并整理華容花鼓戏艺术档案,包括传统剧目、剧种、剧团及研究、评论华容花鼓戏演出的资料,不断写作并更新华容花鼓戏剧种史及剧团史。
(二)政府予以支持,进行全面宣传和推广工作。依靠人民政府的力量,大力扶持民间个体或集体性质的戏班,在活动经费方面予以支持,给花鼓戏演职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使花鼓戏从业者能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为华容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此外,还应扩大对华容花鼓戏艺术的全面宣传和推广工作,开展花鼓戏下乡、花鼓戏进校园、花鼓戏主题文化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群体,不仅仅是老年人,还包括中小学生、青年人等都来了解并喜欢上这一宝贵的传统戏曲艺术。
(三)加强花鼓戏自身的创新。尽管我们迫切需要对华容花鼓戏及其生存环境进行保护与研究,但并不意味着保守、孤立地去保护。“花鼓戏还应当大胆地吸收各兄弟剧种的优秀内涵,溶化到自己剧种来,变成花鼓戏,使花鼓戏既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又得到了发展和丰富。”?华容花鼓戏的剧目编写人员可以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将花鼓戏现有曲牌配上新的唱词,融入一些新鲜元素进行创作。同时,花鼓戏剧团应广纳贤士,吸引有才华的作曲、作词、编剧、演艺人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的素材进行花鼓戏创作,既保证其传承,又促进其创新。
(四)完善花鼓戏保护制度。政府应放宽政策,鼓励老百姓创办高质量的剧团,并完善剧团和华容花鼓戏保护制度,做好剧团登记工作。
注释:
①龙华.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种类和流派[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②范正明.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程、当今现状及未来展望[J].创作与评论,2012(11).
③华容县文化志编纂小组.华容县文化志[M].1990,12-15.
④“跑风子”是指在华容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間,花鼓戏戏班四处串乡、串门或上集镇茶社、戏院演出,年味儿十足。
⑤ 华容县文化志编纂小组.华容县文化志[M].1990,15-18.
⑥根据2015年2月11日与华容县花鼓戏协会副会长赵国祺的访谈内容整理而成。
⑦ http://news.163.com/14/1021/16/A93GDM7300014
SEH.html.
⑧http://www.hrwenhua.com/index.php?_m=mod_article&_a=article_content&article_id=1600
⑨董宁.论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10(5).
⑩傅谨.戏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4.
?易果林.邵阳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何冬保.湖南花鼓戏的前途[J].戏剧报,19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