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东地方史研究的力作
——评《韩复榘主鲁研究》

2017-03-06 06:48:46聂家华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民国山东资料

聂家华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民国山东地方史研究的力作
——评《韩复榘主鲁研究》

聂家华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人们印象中的韩复榘是一个简单粗暴的莽汉,是目不识丁的“山东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既有旧学渊源,又接受近代文明,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倡国货,保护民族工商业,有一定的进取思想。人们印象中的韩复榘是一个反共老手,一个终身与共产党为敌的死硬派,一个面对日本人大举进攻“不战而逃”的可耻逃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他曾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曾为抗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人们印象中的韩复榘是平面的、单一的、“脸谱化”的,但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应该有他复杂性、多面性、特殊性、历史性的一面。有鉴于此,临沂大学董爱玲教授的最新专著《韩复榘主鲁研究》,集十多年翻检历史资料之心得,在对所能搜集到新见旧有的珍贵史料进行条分缕析的基础上,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对韩复榘进行了立体式扫描,目的在于能使读者对韩复榘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进而对民国山东地方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的关照。通读之后,感到该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结构合理,体系科学。该书作者在广泛搜集资料、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将韩复榘入鲁前的历史,按时间顺序简要概述,而将其入鲁后的历史,则按问题的性质来重点阐述,即着重描述韩复榘主鲁后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独具特色的政策措施。作者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全书的框架体系及逻辑结构,既不同于以往有些著述在历史人物研究中那种平铺直叙式的简单描述,同时避免了将韩复榘主鲁的历史写成韩复榘传记,从而突破了过往一些研究中只注重人物本身来研究人物的单一思维模式和方法。而且这种思路框架的构建,由于是将韩复榘主鲁时期的活动轨迹放在当时所处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不但能使读者对韩复榘主鲁七年的活动获得准确认知,而且还使本书更有特色。从内容上来说,该书作者首先从韩复榘早年的军政生涯、韩复榘主鲁前的山东概况入手,探讨了韩复榘独霸山东局面的形成,不仅使读者对韩复榘主鲁前的历史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韩复榘主鲁期间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对于韩复榘主鲁七年的活动,在政治方面,作者从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厉剿匪、开展“乡村建设运动“与“新生活运动”等方面阐述了韩复榘主鲁期间日渐纯熟的政治手段和他实行的独具特色的政治统御;军事方面,作者从韩复榘扩充军队与军备、治军方略、“剿共”与联共等方面考察了韩复榘主鲁期间的军事经略;在经济方面,作者从韩复榘的经济思想及当时山东的社会环境入手,论述了韩复榘主鲁期间的经济建设实践与经济成果,并对韩复榘主鲁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了实事求是地评价;在文化教育方面,作者从韩复榘主鲁期间的文化统制、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宗教政策等方面对韩复榘主鲁期间的文教政策、措施进行了客观分析。该书对韩复榘主鲁七年的活动,浓墨重笔,使读者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韩复榘主鲁期间的政策、措施及其成效,有了一个较为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韩复榘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及对山东经济的影响在书中专列篇目予以实事求是的论定,这也是本书的亮点。

第二,立论据实,评价公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公正地评价民国复杂人物,本书编写者所作的努力,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在民国史研究中,民国人物的研究和评价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在传统史学叙事中,中国近现代史凝结着中华民族“国破山河碎”的集体历史记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还是在民族情感中,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主题始终超越其他各种主题而居于史学话语体系中的核心位置。这种叙事模式和思维方式符合社会演进与史学研究规律,同时也是今天我国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在历史研究中,这种叙事模式主题的选择,也确实存在片面化、绝对化的倾向,从而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研究,而在历史人物研究中这种倾向则更为明显。因此,涉及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研究就更容易受到时代主题及道德评价的影响。本书尽管是对韩复榘主鲁时期山东地方历史的全面研究,但韩复榘作为最高军政领导及施政决策者,仍是本书的关键,该书人物研究与评价仍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并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因为活动在这个特定历史舞台上的历史人物,自然不是直线形的简单走向,而是呈现出多重性和多向性。因此,历史研究者对民国人物的研究,既要审慎地进行阶级分析,又要客观地多视角地加以考察,把他们放回到那个时代特殊环境中辩证而公允地给予评价,真正做到如恩格斯说的:“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2]。

作为独霸一方的地方军阀,韩复榘的历史是复杂的。对韩复榘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始终坚持了这样一条原则:视其是否符合历史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来定褒贬。一忌掺杂唯心主义的东西及其他偏见,二忌“千人一面”。正是由于作者运用科学的、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韩复榘主鲁时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历史的、客观的分析和研究,对韩复榘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作者认为,韩复榘“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封建军阀思想,既顽固反共,残酷镇压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又对抗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企图在山东建立起他一手遮天的独立王国;另一方面,他又具有一定的近代意识和民族意识。”[3]在关于韩复榘的对日态度上,作者认为抗战以前,韩复榘是拉拢、“借重”、敷衍,当华北出现空前危机的时候,他并没有“伪化”或“半伪化”。“但当全民抗战正式开始的时候,军阀的利己主义本质使他只一心保存实力,以拥兵10万的高级将领作了可耻的逃将。”[3]关于韩复榘主鲁期间的经济建设问题,作者指出,韩复榘强化军事实力“挤占了必要的建设资金,不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直接影响山东经济现代化进程。又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经济思想,具有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十分注重发展地方经济与民族经济,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有利于山东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这一时期山东经济的发展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峰。”[3]关于韩复榘主鲁期间山东经济建设的成效,作者非常客观地指出:“一方面巩固了他的统治,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说,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3]这些评价和见解,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能给读者诸多新的启示,也为本书增添了不少亮点。

第三,资料翔实,学风严谨。作为一部史学著作,充分占有丰富而真实的史料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该书所使用的材料非常丰富,而且有一些材料,其他报刊书籍中很少用的,这就使该书的内容显得十分珍贵,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该书的研究深度,同时也增加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从该书比较充实的内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史料的搜求是不遗余力的,书中所运用的史料丰富,不仅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括一些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事实上,民国山东地方史研究的极其丰富的资料宝库就在于大量的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为从大量史实出发来进行研究,作者仅搜集到的报刊资料就有《山东民国日报》《山东省政府公报》《山东实业公报》《山东日报》《北平晨报》《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国闻周报》《民众周刊》《东方杂志》等20余种。作者十分注重对各种性质和形式的史料进行鉴别和筛选,坚持以历史档案为主,以其他史料为辅的原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心整理,然后恰到好处地应用到研究工作之中,使资料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作者提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完全能够建立在扎实的资料基础之上,读后令人感到该书充实而有份量。

总之,该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评价客观,是一部有一定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学术专著,很值得一读。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一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3]董爱玲.韩复榘主鲁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徐元绍

2017-05-16

聂家华(1966—),男,山东沂源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民国山东资料
图说山东
新航空(2023年9期)2023-09-18 18:59:16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金桥(2022年3期)2022-03-29 01:16:24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Party Time
JUST A THOUGHT
PAIRS & TWOS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26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中国公路(2017年14期)2017-09-26 11:51:39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百家讲坛(2016年6期)2016-09-28 08:10:15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