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华涛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研究
丰华涛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1 )
从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考量人才培养社会导向这一理念,不仅具有理论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而且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文中从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内涵出发,积极构建人才培养的社会导向框架,并深入分析了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体系的逻辑关系。
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社会导向
从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考量,提出人才培养社会导向这一理念,不仅具有现代社会人才培养逻辑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必要性,而且可以把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复杂的人才培养过程及众多环节统领起来,有利于把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性核心问题;有利于把握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着重改革创新的着眼点问题;有利于把握各种教育形式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对研究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的基本内涵是教育在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相应的过程、方法和手段,是指导一般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论。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提出的缘由是社会个体对社会的认识与适应,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教育是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讲是蕴含其中的应有之义。
从教育的性质看,现代各种教育形式的高等院校都是按着高度社会化要求建设的新型高校,这样的高等院校其人才培养理念必须体现社会化导向。高等院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应是面向社会开放的。这种办学理念在实践上的具体形态就是全方位的社会导向。作为培养现代人才的创新型高校的标志,一是学校办学能力的形成来源于社会。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蜕变为凝聚优质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教育资源的自然属性,扩大它们的社会属性。经过这种蜕变将生成一种功能更加强大的新型教育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教育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二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目的又回归到社会。学校通过释放经过整合的教育能量,成为满足和服务于社会及社会成员各种教育需求的优质教育平台。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来看,确立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对高等教育无疑是一种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思路。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高度涵盖了高等教育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办学灵魂和本质属性,高度凝聚了指导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的开放、整合、质量、特色等一系列新理念与新思维。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符合现代人才培养方法论,符合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我国高等教育现实与长远发展的正确方向。
从终身教育性质看,终身教育是具有高度社会化特征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其人才培养理念必须体现高度社会导向。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从教育规律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教育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没有高度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教育理念,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只能是停留在理论上的虚幻憧憬。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高度概括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应所承担的使命。提出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实践基础,是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科学总结。从各种教育形式的高等院校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对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理念有其一定的共识性和继承性,是各高等院校在不同时期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来看,传承人才培养社会导向办学理念,是深化自身教育改革,突破瓶颈,快速发展的关键点。将人才培养社会导向这一理念转换为各种教育形式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与方式,是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失衡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途径。
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的内涵涉及高等教育对现代人才培养的所有要素及所有环节,然而,这些要素与环节都与现代社会思维和现代教育思维所涉及的社会导向密不可分,这就更加夯实了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所内涵的现代教育思维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基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现代人才,只能用现代社会导向思维和现代教育思维方式来组织实施。现代社会导向思维和现代教育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而且还出现在人才培养的所有要素及所有环节之中。人才培养没有定式,不同立足点,可以归纳出不同模式。纵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表述,均可从目标、原则、功能、环节、方法不同角度切入概括,各自都有值得肯定的特色和优长,也不同程度存在偏颇和局限,但不可忽略且更不可背道而驰的则是社会导向这一航标,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现代教育思维,是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形成的前提基础,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可以依据特定的人群、年龄、教育任务及教育实践,形成特定的人才培养社会导向模式,以体现和凸显其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特色。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现代教育思维,用于终身教育领域,从覆盖面上、教育特色上、指导性上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把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和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总体上看更为确切。
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既是一种人才培养思想体系,也是一种人才培养实践模式。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把各种形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统领在社会导向理念之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体系。在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过程中,通过总结分析、归纳、提炼现代社会所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理念体系框架。
人才培养对象社会导向,即坚持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依据社会和接受教育者需要设置专业或培训项目,实行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培养对象社会导向,是针对传统的人才培养对象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念,各种教育形式的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特有的办学优势,把人才培养对象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导向的人才。一是人才培养对象要源于社会及社会成员的教育需求,即要源于社会结构完善的教育需求;要源于产业布局转型升级的教育需求;要源于文化发展繁荣的教育需求。二是人才培养对象要针对浩瀚无穷的教育需求科学选择和确定,即要在全面了解和分析社会及社会成员各种教育需求的基础上,以社会导向为依据科学选择和确定人才培养对象。三是要以社会导向方式来有效落实多样性的人才培养任务,即要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联合,落实人才培养教育项目;要通过市场机制共享社会优质资源,加速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导向,即接受教育者通过多种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者与社会互动得到学习指导和各种支持服务,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知识、能力及综合素养的目的,进而使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以新的面貌融入社会。一是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导向是由人才培养规律决定的。即各高等教育要秉承“有教无类”“因需施教”的社会导向思维和人才培养方式来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要秉承“超越时空”“有求必应”的社会导向思维和人才培养方式来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要秉承“尊重个性”“有效教学”的社会导向思维和人才培养方式完成人才培养过程。二是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导向体现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即高等教育所实施的专业及课程教学计划要体现社会导向特点;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要体现社会导向的特点;社会实践的安排和组织要体现社会导向特点;学习效果考核评价体现社会导向特点。三是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导向最终落实到社会期待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即要将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内化为社会导向的价值标准,要按社会导向培养转换社会角色所需的各种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进而使所培养的人才以新的面貌融入社会。
人才培养成果社会导向是学习者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能力素质,成为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参与社会生活、履行社会角色的社会人,并在社会互动中实现学习成果社会共享与互动和衔接与提升。学习成果社会导向是人才培养水和导向的基本目标,是检验学习者学习成效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本要素。学习成果社会导向的实质是,在与社会互动交流中衡量学习过程与成果的价值增值;在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与社会贡献的提升中考察学习成果社会导向的成效。一是在与社会互动交流中衡量学习过程与成果的价值增值,即学习成果社会化过程是学习者实现其学习价值增值的过程;学习成果社会化程度是学习者接受教育程度外显与内隐的综合体现;学习成果社会化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内涵,摆脱了传统的认知误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二是在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与社会贡献的提升中考察学习成果社会导向的成效。三是在学习成果的存储应得以在互认、衔接中衡量学习成果社会导向的有效性。
培养人才标准社会导向,即人才培养层次、人才规格、质量要求按社会需求区别定制、构建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规格和质量标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体现高度社会导向要求的人才标准体系引领高等院校各项改革和全面发展。一是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体现国家社会及公众的价值取向,即把国家、社会、公众多层次价值取向汇集起来,融合形成与个别化、多样性学习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规格和评判体系。二是要紧跟社会需求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即要按着国家的统一要求,建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体化的人才标准;要以社会用人标准为导向,建立以能力为主导的人才标准;要根据社会功能与社会角色相匹配的原则,建立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的人才标准。三是要运用社会导向的思维和方式检验并形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标准,即综合各种需求区别定制人才标准;与时俱进调整和优化人才标准;逐步实现人才标准体系化。
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社会导向,即坚持教育过程开放,环节控制,个性服务原则,一方面学校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管理和提供支持服务;同时,组织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学习管理和服务业务,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社会导向贯穿于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的全过程、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各环节、贯穿于对学习者千差万别的管理服务工作中。一是要用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构建以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的教学及教学管理服务队伍;二是要用用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完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三是要用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改造管理服务业务流程;四是要用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形成管理服务技术支持。
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体系框架的六个方面,是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涵盖了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培养过程的主要环节。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体系框架的八个方面是一个统一运作的整体链条,相互关联密切,彼此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各自作用不同,不可或缺。人才培养社会导向理念体系框架下的六个方面体现的是各种形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要素,相互间具有较为严谨的逻辑关系。
人才培养对象社会导向体现高等院校办学方向的基本内涵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应该培养什么养的人才。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一是满足社会角色需求。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要求人们拥有不同的社会技能,高等教育应当根据个别化多样性的学习需求,提供优质高效的学习支持服务。二是完善社会成员自身素质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有更高层次的接受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应该根据社会成员的需求找准办学方向。同时,培养对象社会导向是各种形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动力,事高等教育办学方向的一种客观必然。随着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变化,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在调整,导致对人才的需求也千差万别。坚持培养对象社会导向的办学方向,就是要抓住机会,利用自己的办学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人才培养标准社会导向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核心目标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紧跟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按着国家的统一要求,建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体化的人才标准,以社会用人标准为导向,建立以社会导向为主导的人才标准,根据社会功能与社会角色相匹配的原则,建立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的人才标准,才能达到高等教育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标准社会导向就是要与时俱进调整和优化人才标准。
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者与社会互动来完成人才培养过程。而这个社会导向的培养过程首先又必须在教学这一关键环节中体现出来。在实施专业及课程教学计划中体现社会导向,围绕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全面组织落实专业及课程计划,这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要积极探索专业建设新机制,在梳理现有专业基础上,制定专业建设和改造方案,注重特色专业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办学特色的专业体系。在社会实践的安排和组织体现社会导向,高度重人才培养过程的社会实践环节,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当代社会,任何人都不能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设置终点,必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能力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只有实行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导向,才能有效保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实现政治品质方面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社会角色方面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目标。
管理服务社会导向和质量评价社会导向是高等教育作为学校与系统、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习者之间沟通与对接的桥梁和纽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是人才培养对象社会导向、人才培养标准社会导向、人才培养过程社会导向、人才培养成果社会导向的重要支撑和实施保证。管理服务社会导向主张“服务化管理”和“人文化服务”,这是是管理服务社会导向的基本理念;“适应社会需求”是管理服务社会导向的根本宗旨;“充分协调、调动和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是管理服务社会导向的必要手段。质量评价社会导向,主张要形成政府与社会及社会舆论和培养对象与学校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体系,其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可行性、稳定性和定量性相结合四项基本原则,构建质量评价社会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这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要求。
[1]潘林珍,季良靖.从传统整体性思维方式审思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18-19.
[2]韩天学.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阻碍与对策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4):2-6.
[3]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6(4):40-42.
(责任编辑: 郭玉伟)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研究”(JG17EB175);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7年度立项课题“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G17EB178);辽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2016年课题“按照产业链需求打造职业技能人才链研究”(2016XH03-19)。
G710
A
1007-421X(2017)04-0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