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玲
【摘要】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的效果不同,其中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梗塞;健康教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4..01
脑梗塞主要是指由于脑部出现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脑组织坏死。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经治疗后,预后较差,后遗症较多在治疗1年后出现,如语言障碍、嘴歪眼斜,甚至还会出现半身不遂的状况,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本文就该疾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1±5.5)岁,病程1~9个月,平均病程(5±0.4)个月;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3±6.2)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6±0.5)个月,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意识障碍疾病和精神疾病。对比两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内容有:心理护理:患者面对疾病会存在诸多不良情绪,例如焦虑、惶恐、不安等,护理人员要及时缓解或减轻这些不良情绪的影响,与患者沟通时语气要平和,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低肪、低盐、低糖食物,同时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蛋白质,嘱患者多饮水,多食用新鲜水果补充维生素;健康指导与康复锻炼:护理人员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协助患者在早期进行肩部活动,在进行向上伸展活动,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手拿重物并向上举重类的锻炼,活动患者肘部,肩甲部和腕部,反复进行锻炼,可以避免发生肩手综合征。在患病早期,经常更换体位,以及进行肢体活动,减少对患侧肢体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发生压疮。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按摩,缓解肌肉收缩,5~10 min/次,促进患侧肢体肌肉放松,舒活脉络,加速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利用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标准(QOL)进行评分(满分60分,<20分生活质量极差;20~30分生活质量较差;30~40分为一般;40~50分为良好;>50分为质量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各组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不同。
2.2 对比各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4.2±3.1)、(43.9±4.2)、(59.7±4.8),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2.9±4.7)、(37.6±5.2)、(53.8±4.9)。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栓塞最常见的易发人群是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该疾病发生后致残率较高,经治疗后,容易出现后遗症。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约有50%左右的脑栓塞均会出现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活负担[2]。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塞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對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巧云.健康教育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6(07):46-48.
[2] 赵红娟.品管圈应用健康教育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5,28(10):150-15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