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双
古有云:“ 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 ” 诸葛亮为报刘玄德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而为蜀汉鞠躬尽瘁, 荆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刺秦王 , 一去兮不复还 。历史上这类的故事不胜枚举。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那么 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的啮指痛心的孝顺母亲的真实故事,让我们在感动之余不仅又陷入了深思。
关键词:感恩教育;还学生一份;健康情怀
自古以来,知恩图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最淳朴的情怀。可是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心里却生发出些许忧虑。从事乡村教育已经十几个年头,目睹了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教育设施的翻天覆地地变化。百姓的腰包鼓了,日子过得好了,教育设施完善了,教育手段先进了,可是这些变化,现在许多的孩子并没有感到怎样地欣喜,也没有觉得应该怎样地去珍惜。记得曾和一位家长聊过,他说起自己的孩子时是满心的忧虑和无奈。他的儿子虽然已经升到毕业班,但是却从未自己叠过被子,洗过衣服,更别说收拾屋子,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活了。而且每次吃饭的时候,父母舍不得吃的鸡鱼肉蛋,都夹在他的碗里,他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他从没想过要分给父母。其实这样自私的孩子,这样不正常的现象,简直是见怪不怪了,可以说是很普遍了。当然,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父母溺爱以及教育方法不得当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孩子对爱的冷漠,以及自私的心里却真的是不容忽视了。这样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让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中: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缺少了责任感?是什么让他们缺失了感恩的意识?“别让中国现在的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两会上政协委员这振聋发聩的呐喊是否会唤醒那些麻木又冷漠的心灵?深思过后,我觉得要想解决已经存在的这种普遍现象,学校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又迫在眉睫的。
那么实施感恩教育,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感恩。“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其实只有感恩生活的赐予,感恩你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才会进而懂得知足,知道珍惜,更加热爱生命。可是如何实施和加强学校中的感恩教育,这就需要施教者 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并通过一定的相关的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不仅仅懂得什么是感恩,更要从内心懂得怎样去报恩。这样,学生自然会生发出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施教者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通过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要想做好感恩教育,我们要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循序渐进的进行:
首先,教给学生什么是“恩”。
从父母给予生命,从师长给予教育,从朋友给予帮助,从身边的人给予的关爱和呵护,甚至是大自然给予的一切馈赠说起,让学生初步识恩,懂得“恩”的内涵。其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身所受到的“恩”。
施教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感恩的认知和感受。树立学生的感恩情怀,从小事感知和做起,懂得父母老师同学以及身边的每个人所给予自己的爱,从而懂得去爱父母老师同学,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真正的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抱有感激之心和报恩之心。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自己本身所受到的“恩”。例如可以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说说自己的故事,从最细微最细节的小事说起,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身边的爱和恩,进而懂得感恩。比如,有个同学就举了一个夜晚睡觉时,朦胧中感觉到母亲轻轻为自己掖好被角的细节,使他感动母亲的爱,这是一种伟大的恩惠!再次,要求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当报”的道理。
古语有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礼记 · 曲礼上》上也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教育者要学生在识恩,知恩的基础上,更要教给学生知恩当报的道理。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给予,请不要理所当然的接受;面对拥有,请不要淡然甚至忽略了它存在的价值。
因为感动所以才会感恩,每每得到或者满足之余,心中是否会荡起阵阵涟漪?是否会想到给予者的无私和有情。
另外,教育者还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讲述知恩报恩的故事,书写有关知恩的文章和感想,以及观看有关感恩题材的影片等,让学生深切了解和懂得 “知恩当报”、“知恩必报”,使其懂得有恩必报,是理所当然!
最后的一步的感恩教育是关键,那就是要有感恩之行。
王阳明曾说: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學生已经识恩,知恩,并已经懂得了感恩,但是不能只有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施恩,即要有感恩之行,做行动上的巨人。那么怎样施恩?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浓浓母爱之情,让我们的心灵震撼,震撼之余,我们要让学生深深思考,青春年少的我们,将怎样去回报这份无私的母爱?其实,一杯水的温度就可以润湿母亲的眼角,一声轻声的问候就可以温暖母亲守候的心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切切朋友之意,让我们执杯的手微微颤抖,我们感动于朋友那份无尽的牵挂。感动之余,我们该懂得怎样发自内心地去关爱他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面对落红对大地的感恩回报,我们也该要学生们扪心自问。 鸦有反哺义 , 羊知跪乳恩,面对动物对给予生命的感恩回报,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又该有怎样深深的反思呢?
古人有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份真诚的回报,会 融洽和完善人际关系 , 那么再将感恩行动付 诸于服务社会的实际中去,那么会更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的的建设。对于学生的感施恩教育可以设计“ 为父母洗一次脚”、“为老师敬一杯茶”、 “为敬老院的老人送快乐”“帮助陌生人过马路”、“为树木施肥浇水”等一系列的活动。
感恩不是一首歌唱得那么简单,感恩不是一句话说的那样轻松, 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准则,是一个人生活质量优劣的一种体现,是一个人能否得到他人和社会认可的一个关键。懂得感恩,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懂得感恩,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 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尼采也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可见,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就是拥有了一颗美好的心灵。
感恩春风细雨,感恩秋月冬雪,这大自然的美好无私地馈赠,让我们拥有了一个清新晴朗的世界;感恩父亲母亲,感恩亲朋好友,这人世间最可感动的挚爱亲情,让我们的心永远沉浸在爱的海洋中;感恩社会,感恩国家,因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恩情愫,社会更和谐安定,国家会更欣欣向荣。
感恩的心,让学生明确美好的未来; 懂得感恩,让世界充满爱 ,感恩教育,让学生 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还学生一份健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