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萍
[摘要]数学“好玩”,抑或数学“好难”,完全取决于数学教师怎么带着学生学习数学。因而,数学教师要立足于优化数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智趣的数学课堂,以趣启智,以智激趣,让智由趣生,趣因智达,努力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充满着实践、充满着探索、充满着创造的增智添趣的过程。让学生在这样的智趣数学课堂中获取新知,提升智慧。
[关键词]数学;课堂;智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71-03
数学只是静止的符号、呆板的公式、枯燥的演算?如果是这样,数学家及數学爱好者们怎会穷其一生,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地研究数学?在数学家及数学爱好者的眼中,数学就像一位有魅力的恋人,相伴一生都舍不得放手,研究数学是智趣无穷的。我们能否让数学课堂也变得“智趣”起来?让数学课堂变成充满着实践、充满着探索、充满着创造的愉悦过程?让每一个数学活动都成为给孩子们带来信心的增智添趣的过程?
一、立足儿童生活。智由趣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应立足儿童生活,用有趣的情境、好玩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的智慧在深度投入中自然而然地生发。
[案例一]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
练习中有一幅表示墙壁瓷砖的场景图: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场景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提升对“数对”的认识。
(1)说位置:让同座位的同学相互说一说,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
(2)写数对:用数对表示出每块花色地砖的位置。
(3)找规律:观察这些花色地砖的位置和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4)试拓展:小军在班级的位置是(4,3),你能根据小军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小军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吗?
(5)玩游戏:
“试拓展”是撤去场景图后抛给学生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着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争先恐后说着自己的想法,愉悦的表情在他们的脸上洋溢,智慧的语言在良好的氛围中流淌。后面玩的“三字成一线”游戏,学生更是兴趣高涨,先让男女生代表上台对决,然后同座位两人在右边的“棋盘”纸中玩。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下课了都舍不得离开位置,不少同学“棋盘”上画完了,又在白纸上画出九宫格,接着玩下去。
二、立足问题创新,以智激趣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石。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每天以问号进课堂,以句号出课堂,结果,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问号变成句号,问题意识没了,好奇心没了,创造力也就被扼杀了。教师应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让学生每天都带着小问号进课堂,带着大问号走进生活中的大课堂,使活泼的“问号”们永远睁大好奇的眼睛,使沉闷的“句号”重新长出装满问题的大脑袋。
[案例二]苏教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
课始——
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学习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研究学习这个内容,你觉得要弄清哪几个问题?
生:什么是数对?
生:为什么要用数对确定位置?
生:用数对确定哪里的位置?
生:怎么用数对确定位置?
师:这几个问题提得好!这些问题是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由你们自己研究发现得出来?
生:我们自己研究。
课尾——
师:这节课,我们做了一回小数学家,学会了用数对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方法。学习了这个内容后,你头脑中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
生:没有问题了!
师: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一千倍!现在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生:确定平面上的位置,除了用数对来确定,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告诉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我们到六年级时会学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先研究研究。
生: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都能用数对确定吗?
师:见过地球仪吗?上面有很多的横线和纵线,画这些线是为了什么?地球上是怎么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呢?这个问题你们自己课后去研究一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弄明白。还能想到什么问题?
生:用数对确定的是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如果要确定空中的位置呢?
师:问得好!通过深入思考,我们提出了一个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大家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并深入研究这些数学问题。数学家也就诞生了!
这节课,课前课尾都是用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尤其是下课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被一系列“问题”纠缠着,许多同学课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对“确定位置”的认识从“平面”走向了“立体”。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迷恋上研究数学。
三、立足探究交流。趣因智达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新教材中,很多地方都能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将传统封闭性、定向性的例题、习题转变成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非常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交流中提高。
[案例三]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先让学生从教材附页中剪个平行四边形(如图1),接着引导探究:
师:如果每个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你能想办法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吗?
生:是28平方厘米。
师:这个“28”你是怎么得到的?(图1)
生1:我是数出来的,不足一格按半格算,一共有24个整格和8个半格,所以是28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每一排中,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一大一小的半格,都正好能拼成一个整格。那么每一排就可以看成有7格,有4排,四七二十八,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28平方厘米。
师:刚刚这位同學说,左右两边的两个一大一小的半格都能拼成一个整格,看看,是不是这样?
生:真的,每排都是的!
师:这样就成了一排有7格,有4排的图形了,把它们排放整齐了,想想是个什么样的图形?
生1:一个长方形。
生2:一个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
师出示这个长方形(如图2)。
师:联系这两个图形,你能想到什么?
生:我想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这个长方形。
师:光有猜想是不够的,还要验证。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看到底能不能拼成?
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剪拼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开。就一定能拼成右边这个长方形。最后引导比较:转化前、后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探究交流中,学生自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时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探索发现后的理趣,也对数学内容本身产生了兴趣。
四、立足开放生成。增智益趣
教学过程中有着我们无法预见的因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果教师怕“节外生枝”,总是期望并牵引学生按自己的预设做出回答。那么学生只是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活”的学生,遏止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和生命的活力,只会使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要想使课堂充满智慧的魅力,教师就要立足开放,注重生成,让学生的思维呈“辐射状”向外拓展。
[案例四]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找规律
我国民间通常用下面的12种动物(十二生肖)来表示不同的出生年份。
教学时,先让学生对照上面的十二生肖图说一说:你知道今年出生的孩子属什么?明年呢?后年呢?猪年过去是什么年?多少年一个周期?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将上面的图在电脑上拖成了环状。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今年多大年龄的人和你是同一个属相?
讨论过程中,有同学突然问:老师的属相是什么呀?
但没有想到的是,只有很少的几个同学认为老师属蛇,大部分同学认为老师属猪,学生争论不休。怎么办?是节省课堂时间直接告诉学生数的方向和结果,还是就此展开讨论?笔者选择了后一种做法,省去预设中的相关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这个生成性的问题。
因为在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正处于国庆之后、元旦之前,所以新课快结束的时候,笔者又生成了新练习让学生挑战: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你能根据今天的日期和星期几推算出今年国庆节那天是星期几吗?你还能推算出即将到来的元旦是星期几吗?
智趣数学课堂应该是转“知”成“识”的课堂。更是转“识”成“智”的课堂,还是充盈生命活力、洋溢生活气息、呈现灵动色彩、促进和谐发展的课堂。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好奇心。优化教学过程,做活数学活动,教活数学知识,激活数学思维,让学生充满信心、充满喜悦、充满智慧地去探究、去创造,在收获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收获智慧、收获快乐!
总之,让数学课堂变得“智趣”起来并不难,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这个意识,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变为“数山有路‘智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努力把数学的内在“智趣”魅力展现给儿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是智趣故事、智趣游戏、思维体操,并引导儿童自主去探究其中的数理、算理。学生自然乐意学数学,喜欢玩数学,甚至迷恋研数学,不仅课内玩,课后还会继续玩。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数学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跳动的音符;不是呆板的公式,而是灵动的乐章;不是枯燥的演算,而是智慧的推衍。
(编辑:胡璐)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