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学新课程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理解生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本案例中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初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到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生活化
化学新课程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理解生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课堂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以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以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简述化学知识生活化的魅力所在:
一、 教学案例片段
授课对象:高一 普通班。授课内容:“铁三角”的相关知识
课前准备:学生们带苹果(前一天晚上咬掉一口)
教师准备朴血口服液两瓶,其中一瓶前一天开启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堂课叫《一个苹果引出的故事》,拿出你们的苹果,吃一口。学生:兴高采烈的吃起了苹果。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看看你今天咬的地方和昨天咬的地方颜色有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昨天咬的地方是红色的。教师:这红色是什么物质的颜色呢?学生:陷入思考,但是百思不得其解。设计意图:引学生深思,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师:这个红色的物质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离子Fe3+,有同学不相信老师,您说Fe3+,我怎么知道是不是呀?同学们,大家看看课本,有没有办法证明这个红色是Fe3+呢?学生:看书得出结论,Fe3+遇到KSCN溶液变成血红色,用KSCN溶液检验。
教师:请一位同学拿自己的苹果上台,来检验Fe3+。学生:向前一天咬过的苹果上滴加KSCN溶液。出现恐怖的血红色。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学习了Fe3+的检验。
教师:那今天咬过的苹果会怎么样呢?学生:向今天咬过的地方加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说明今天咬过的苹果中无Fe3+。教师:刚咬过的苹果中没有Fe3+,昨天咬过的苹果中有Fe3+,这是怎么解释呀?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是空气中的氧气把Fe2+氧化为Fe3+的结论。
教师:我们现在就来试试看,给一种氧化剂氯水,把他滴加到刚才咬过的加了KSCN溶液没有血红色的地方。看到了血红色,证明确实是Fe2+氧化为Fe3+。教师:请大家总结如何检验Fe2+和Fe3+。学生:总结。教师:我这里有2瓶朴血口服液。大家看一下说明书上,发现除了有硫酸亚铁还有VC,为什么加VC呢?有一句广告词说“VC和铁搭档”,有没有道理呢?学生:防止Fe2+氧化为Fe3+。教师:谁来帮老师检验一下,老师这两瓶药有没有被氧化?学生:各取一点药水到试管中,加KSCN溶液,一瓶血红了,变质,不可以吃了。设计意图:使学生時刻感觉到化学融于生活中,化学知识有实际的应用价值的,引出实验室里亚铁盐的保存方法。
教师:变质的一瓶是老师没有保存好,昨天就打开了。请大家想想看,Fe2+的保存要注意什么呢,实验室如何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呢?学生:防止被氧化,加一些还原剂。教师:实验室里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是要加还原剂,而且还原剂有很多种,比如刚才的VC,但是我们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保证药品的纯净,要加的是Fe粉,方程式是:Fe+2Fe3+3Fe2+。
二、 教学设计分析: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的认知心理有个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新鲜的、新奇的以及知道是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的事物常能引起人的兴趣。而出于经济性原则,人们一般不太注意熟悉的、认识了的事物。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就应该做足文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一,熟悉的生活现象陌生化处理,快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本案例的教学过程中,用吃苹果这一活动引课,使学生觉得很新奇,吃了苹果就发现了一些问题——昨天咬的地方和今天咬的地方颜色不同,这就变浓厚的兴趣为主动求学的动力,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审美注意力,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其二,唤起学生的尝试欲。人天生有模仿和尝试的欲望。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创造让学生尝试的学科情景,让他们在模仿、尝试实践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新的知识点。本案例中让学生来检验朴血口服液是否变质,并解释“VC与铁搭档”的广告词,使同学们心理层面的求知欲得到了尽可能的激发。
2. 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案例中不断产生问题冲突,如:变色的苹果中Fe3+的检验,让学生从现象上升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如“补血口服液中添加VC”的解释,让学生从理论上解释这些现象,并把理论应用与实际。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教学告别死记硬背,减轻学生负担,而且有利于克服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学以致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要教育要拥抱整个社会,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给学生生活化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提倡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眼睛、空间、时间。本案例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了学生经常食用的苹果,而不是简单照搬书拿Fe2+和Fe3+来做实验。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陌生感,另一方面却又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知识学习对美好生活有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本案例中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初步体验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到得出结论,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作者简介:陆金华,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浮桥镇金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