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适切的情境往往就会让一个人产生好的情绪状态。情绪好了,一个人的反应就会非常活跃。为此,课堂要调动学生情绪,就需要从创设情境上用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情绪;调动策略
研究显示,人的情绪会对其竞技状态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而一个人的情绪怎样,一般则要看当时这个人所处的情境如何。就教学活动来说,亦是如此。所以,“学讲”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必须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来点燃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一、 设计渐进式目标,让学生都能享受成功喜悦
一节学讲课堂上得怎么样,这主要从结果层面来丈量。而上课结果如何,其实主要就是看这节课目标达成度如何。从学生角度来说,主要就看他们有没有完成学习目标。一般说来,学习目标是教师对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考量而最终确定的。它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综合性预期。既然是综合性预期,这就绝不能仅仅通过学生所达到的知识层面的结果来衡量。所以说,要上好课,学习目标必须先确定;而对于学生来说,要上好课,学习目的一定就要明确。而对于教师而言,制定学习目标还要追求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要制定出科学的、能让学生渐进式达成学习目标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加法和减法”,首先要制定本教学内容的目标。根据对各方面因素的考量,笔者认为,对于该知识点的目标确定,应综合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二是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探索新知识一定要有转化思想;三是在学习过程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体验,一定要有探索的意识,一定要有自信。当然,这些目标是根据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制定的。而要想真正地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做好思前想后的工作。对于前期所学内容,要引导学生进行回顾:(1)三年级上册所学习的有关内容,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本册教材的相关内容,而对于本册教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里不作说明。而后续待学内容的目标设定也主要有两个方面,这主要涉及的教材为六年级上册。
这里之所以这样强调对目标的设置,主要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对有关知识做到上钩下联。因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收获一个目标完成的喜悦之后,期待下一个目标的实现,从而让他们产生一山更比一山高的仰望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根植生活化情境,照顾到学生已有的体验
数学是实用性非常强。这一点恰恰说明了数学具有高度生活性。为此,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利用数学这一特征进行教学。这也就是说,具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将一定的教学活动根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做到从他们的已有认知情况出发,最终将教学中的一些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可感。
教学“圆的认识”,在导入环节,笔者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引导学生做游戏,也就是摸图形。首先,教师出示一些装有各种图形纸片的袋子;接着,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将这些纸片一一摸出,其他同学共同说出纸片呈现的图形名称是什么。最后,教师将摸出的圆形纸片在学生中间进行巡视,向他们指出这是圆形纸片。然后指着该图片提出问题:圆与我们之前所学过的一些图形有何不同呢?大家想不想知道有关它的一些特征呢?这样就将学生引入了本课的学习。
这样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体验之上的。因为,他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对圆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设计中涉及的“摸图形”的游戏活动,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一是能在最短时间内唤醒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相关回忆;二是让引入课题不生硬,显得非常自然。而所提出的问题,又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直指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靶心。所以说,我们教学设计时,无论是开展活动,还是提出问题,都要在意学生,符合他们的实际。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给予足够的时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性
学生学习状态怎样,特别是思维表现如何,需要唤醒。而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状态要保持活跃状态,还需要将其置于一定的竞技环境当中。这样,他们才会表现活跃。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圆的主要特征,笔者做了如下设计:第一步,要求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一个圆,并把它剪下来。之后,要求他们将所剪的纸片折一折,然后再动笔画一画,最后对其进行比较,思考自己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第二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有何发现”进行交流。第三步,结合学生交流的有关情况,教师再提出问题:很多同学都有了自己的发现,这很好。那么,是不是你的发现都是正确的呢?你将如何证明你的有关结论是正确的呢?在学生充分思考后,笔者又引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归纳。当然在他们归纳之时,筆者提醒他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隐含的前提条件;二是对于有关问题要有自己的适当想象;三要通过实际测量来得出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设计,从活动而言,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环节,学生都是积极参与的。从这些活动中间他们充分的感知到了圆的各种特征;在交流环节,他们畅所欲言,极力证明自己,验证自己所做的结论。这样的活动安排,就给了他们足够的探索时空,让他们主动参与。同时,这又能极大地发展他们的学习潜能。
综上所述,“学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可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本文所述就是一些非常实用的举措。教学中如能适当采用,效果一定不错。
参考文献:
[1]沈连英.探究体验导行[S].实践新课程,2009(11):52.
[2]文世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S].师资建设,2016(9):76.
作者简介:顾光军,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马陵山镇钟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