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艳�オ�
随着教育制度的深化与改革,“学进去,讲出来”是江苏徐州市课程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把学习内容内化并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理念不主张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灌输知识,提倡师生平等互动。
在推行“学讲”的过程中,个别老师认为老师应该完全放手课堂,让学生无限制发挥自由。其实不然,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上绝不容忽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顽强的学习意志,从而使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这种理念下,老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老师的作用又表现在哪里?
一、老师应把平等、快乐还给学生
“没完没了的作业,没完没了地做,整天应付作业。”
“我经常心里闷闷不乐,觉得学习太没意思了,觉得很疲劳很苦闷,有时感觉活着太累,真不知道何时能熬出这无聊的日子!”
这是学生的呼声。巨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产生抑郁、焦虑、心理失衡、精神萎靡等问题,对学习失去兴趣。由此,不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无法进行。作为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把更多的快乐、自由、平等还给学生的重要性。有心理学家通过对中学生调查后发现,学生心理素质,注意力、情绪、兴趣、意志、道德行为等存在很大的缺陷,心理上明显存在着强迫、偏执、抑郁、焦虑等问题,我们老师针对学生出现的种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它是成功的精神支柱。老师要鼓励学生,使他们克服自卑感,常默念“我行”、“我能行”,让学生多想自己开心的事、最得意、最成功的事,要使学生面带微笑。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笑出来,就会增强信心。其次,老师在教学中要多表扬激励学生,尽量少当众批评学生,让师生在快乐中共同学习。快乐对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对人的身心健康、对人际关系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对考试非常满意会产生快乐的心境,他对学习会更加充满信心,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对待作业,一个学生考试受到挫折,他可能产生消极的心境。在消极的心境下,做作业就会感到是一种压力,是一种负担。最后,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到大自然中缓冲心理紧张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
二、在“学讲”中师生互相学习
在新知识观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互动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知识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以语文教学为例,利用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制作语文学习素材,使语文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加深对语文应用的理解。再者,给学生以启发,形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就问题展开讨论。另外,还可以在课堂外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创新能力。开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带领学生贴近大自然,感受鲜活的自然气息。
“学讲”的理念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根据每堂课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出由浅入深的几个问题,用提问或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教师在讨论中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并作出总结,肯定学生的正确方面。鼓励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要求学生死背书本。以表扬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进步。为此,老师的思想观念、教学行为、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包括业务、心理等素质都要提高,老师不能仅满足本专业领域的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方方面面的知识,要有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点拨、讨论灵活运用,从学生内心需要出发,忘我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师生相互交流、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社会现实需要,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完成的老师不要代劳。我在语文教学中有深刻的体会,现在报刊杂志很多,上面常有哲理性的小品文,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我就发动学生做剪报本,留意《现代快报》《读者》《意林》等常见报刊中的文章,剪下来,分类粘贴。学习中用到某一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把剪报本中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介绍者兴趣盎然,聆听者受益匪浅,课堂其乐融融。
现在对学生的考核,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客观题正在减少,主观题增加,有些问题没有既成的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这为学习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学进去,讲出来”的践行中应该积极探索,给学生以施展才智的空间,给他们减负,使他们更快更好地在精神、知识和能力三方面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