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调查类课程,传统课堂仍是教学与实训分离,无法满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慕课作为教育领域的新事物,虽然存在不足,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目前,“翻转课堂”被认为是慕课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运用最理想方式[1]。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学习开始流行于全球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学术界对利用移动学习工具开展翻转课堂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者尝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利用移动App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期探讨移动App支持的翻转课堂的成效,为开展此类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慕课教学的弊端。“慕课”是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其优质的课程内容和大规模的学习群体,被称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但是目前福建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大”)学生慕课课程的参与率较低。因此,研究者以慕课参与情况、存在问题和课程改革为主题在师大组织开展了多次面向学生的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
调查发现,学生所反馈的慕课学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技术障碍,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现有慕课资源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引发学习兴趣的优势。其次,慕课教学的过程仍然是填鸭式教育,互动性难以体现。再次,慕课平台管理困难,教学者与管理者分离导致互动及教学资源管理不善。最后,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难以实现有效考核,这是慕课课程的痛点。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教师、教材为中心,这种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偏重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容易出现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理解的倾向;学生基本上是被灌输知识,学习主动性不强;学生人数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及时的评价。
综上所述,现阶段慕课只能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能仅寄希望于慕课[2]。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坚持转变教学方式,从以知识为导向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突出课堂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利用慕课丰富的资源、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只有如此,才既能避免教学本质迷失在日益更新的技术中,又能够利用这些技术提升教学的效果。
(一)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就是课前教师制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达到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层面;课上师生面对面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提供学习迁移的机会,使学生有机会达到创新层面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3]。翻转课堂颠倒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和师生角色,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研究者”,而教师则是“合作伙伴”和“指导者”[4]。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有较强的针对性,且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的测评系统能合理解决传统教学“评价不及时”和慕课教学“评价不真实”的问题。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把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和激励因素,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合作寻求问题答案,教师则扮演者指导者和问题组织者的角色,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与能力。PBL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积极地建构知识,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从同伴和教师那里获得更广泛的信息[5]。PBL使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当场暴露,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促进知识的转化。此外,PBL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语言应用、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等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要坚持以能力为重的战略主体,要求教育改革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师大开设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十分强调对学生的调研意识的塑造和调查能力的培养[6]。然而,在访谈中发现,目前该课程仍存在教学与实训分离、学生市场调查与操作能力得不到实际提搞等痼疾。因此研究者设计和开发了基于翻转课堂的移动App慕课平台,提出了针对调查类课程改革的试验性方案,并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整合运用,将教学与实训结合,让学生在实训中完善知识体系。
(一)移动App的建设。移动学习具有便携性、无线性、移动性等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在课堂外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很好地填补课堂教学的空白[7]。目前,研究者已聘请技术人员开发了基于翻转课堂和PBL的移动教学系统及智能手机App(软件版本1.04),包括四大功能模块(见图1):(1)课程,由教师上传相关理论和案例的视频资源;(2)讨论,供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版块;(3)签到,为实训调研活动提供考核依据;(4)公告,由教师或技术人员发布课程和软件相关信息。
图1:移动App慕课平台截图
(二)教学实践过程
移动App支持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过程(见图2)如下:
1.课前:教师将教学微视频上传,学生在移动App上观看视频、即兴讨论、即时解决,完成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此过程为自主、灵活和高效学习创造条件,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和及时评价提供依据,改善了传统课堂中“评价不及时”的问题。
2.课堂:由于涉及到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仍然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指导,因此需要师生反复互动、同学交流的调查方案设计环节和需要运用计算机教学的数据分析环节在课堂进行。但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翻转课堂更多关注学生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交流来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内化。
3.课后:教师根据实训主题,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实践,通过移动App实现调研现场的签到考核以及调研出现问题的及时沟通,既弥补了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又发挥了传统课堂在难点教学(方案设计)和成绩考核(数据分析和报告)方面的作用。
图2:《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过程
(三)调查反馈
由于完整的移动App慕课平台和后方数据库的开发需要较长时间和投入较多资源,课题组在开发出初步可使用的版本后,上传部分教学资源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并再次组织焦点小组访谈,调查学生的使用反馈及改进建议。
学生对移动App慕课平台普遍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也同样反馈了预期的效果:基础知识先学习,能够激发学习和讨论的兴趣;便于复习和再学习;实训环节能够很方便地随时随地查询理论知识并进行讨论和互动,这是以往实训中不可能获得但却十分需要的。
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初步设计的平台软件和学习方式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反馈建议:第一,学习资源不但要有基础理论也还要有一些操作案例;第二,手机端平台虽然更为方便,但随时查看导致网络流量较大,应在平台中提供教学资源的离线观看方案;第三,额外设计一些激励方案,比如互动获得积分、作业完成排名等,将这些激励方案与成绩考核相结合;第四,不同类型的课程应该有不同的移动慕课平台。
本课题的研究为移动慕课与传统课堂整合提供了一个可供实践的模板。虽然试验方案具有非常吸引人的效果和理想的学生反馈,但距离实际教学使用仍有一些距离,主要的操作困难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如下:
首先是移动App慕课平台的开发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正式投入使用、维护和升级等费用较大。可能的解决方案是由学校或教育管理部门对相似课程分类后,统一开发几种不同功能模块的移动App,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数据库支持,由专业教师负责内容管理。
其次是平台课程的多媒体资源匮乏。任课教师个人的教学资源有限,互联网上一些教学资源涉及版权问题或者粗制滥造,会对正常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可通过各个学院或者类似课程的教师联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最后是慕课平台互动效果的提升难题。虽然学生的访谈调查表明学生们具有参与慕课讨论的积极性,但一旦问题和讨论得不到有效回应,这种积极性很容易消失。但教师由于参与互动的动力不足或者实际上的精力限制,很难即时对慕课平台上的问题进行反馈。可以针对慕课课程配备研究生教学助理,缓解教师负担的同时提升教与学的互动数量与质量。
[1]蔡宝来, 张诗雅, 杨伊. 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 教育研究. 2015(11).
[2]尹达. “慕课现象”的本质阐释、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J]. 电化教育研究,2015,(05):59-63.
[3]林慧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4-25。
[4]何克抗.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7).
[5]乔玉玲,郭莉萍. PBL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0).
[6]王陶靖.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 2016(24).
[7]刘爱军,刘竹清,褚昭昂. 移动学习的接受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南京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