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林灵
[摘 要]做错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从把握读题、审题、解题入手,通过指一指题意、圈一圈关键词、画一画难点、辨一辨关键词,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
[关键词]错题;分类;小学数学;分门别类;对症下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87
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一些错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给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从读题入手,指一指题目的意思
读题是学生完成题目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正确解题最关键的一步,但是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总是匆匆读题,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做题,以致出错。
例1.请你把>、<、=、+、-填入○里,使等式成立。
48○50○2 37○10○27
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只凭借平时的解题经验不假思索就答题,出现了48<50>2,37>10<27这样的错误。正确的填法应该是“48=50-2,37-10=27”。
例2.森林果园里有73棵李树,比桃树多10棵,桃树和李树一共有多少棵?
部分学生看到这道题目时,只看到“多”字,就用加法,算出73+10=83(棵),83+73=156(棵);也有的学生只求出桃树有73-10=63(棵)。教师和家长经常用“粗心”来评价学生的这种表现。其实,归根到底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没有耐心地读完题目才导致出错的。因此,教師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读题习惯,让学生在读题时要读懂题目后才开始做题。
二、从审题入手,圈一圈题目的关键词
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追求做题速度,常常忽略了题目中的“陷阱”,不能整体把握题意。
例3.计算7+3×9。
有的学生一看到7+3就窃喜,殊不知自己已经进入了出题者的“陷阱”,忽视了运算法则。
例4.在5、8、0、0这四个数组成的四位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有( )个,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有( )。
这道题中多了“个”字,很多学生不注意,在第1个空格中填入了只读一个零的所有数。
例5.在□里填上最大的数。
□48>580 727>7□7
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同样毫无难度,但是出题者别出心裁地增加了两个字“最大”,使很多学生出现错误。
以上题目属于学生平时练习中的变式题目,需要学生仔细研读后再作答,可是部分学生总是急着完成,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审题时,先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用笔圈一圈,避免错误的出现。
三、从解题入手,画一画题目的难点
数形结合是一种实用的解题方法,它能把抽象的条件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让学生结合图形进行解答。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巧妙地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理解题意。
例6.在一张长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
根据题目直接列出算式,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困难。但是如果学生能画出图形,就会发现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就能得到答案。
例7.有一个2千克的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1千克的几分之几?每份是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此时,如果学生能够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并标明相关的数据,就能选出有用的条件,从而得出答案。
综上所述,画线段图或示意图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进而顺利解决问题。
四、从对比入手,辨一辨题目的关键处
数学的很多题目看起来相似,其实相差甚远。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这些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加深对题目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例8.43个学生去坐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
例9.有43粒纽扣,每件衣服需要钉6粒,可以钉几件衣服?
这两道题的算式都是43÷6=7……1,但例8的答案是至少需要8条船,例9的答案是可以钉7件衣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同样的算式,结果为什么不同”。
例10.一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15分钟,如果锯成9段需要几分钟?
例11.一根木头锯6次需要18分钟,如果锯9次需要几分钟?
解决“锯木头”问题的关键在于“段”字与“次”字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对比,让学生在头脑中清晰地建立起“段”和“锯”之间的联系。
除此之外,学生还会出现抄错数字、计算错误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督促学生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长期如此,学生的错误将会越来越少。
(责编 韦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