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桂园
一、聚焦品德核心素养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极具德育功能,但当下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效果不是很好,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功能。为此,我校充分利用福建省第二批品德学科基地校的有利契机,开展以“立德树人”为大方向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优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让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项教学紧密结合,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走向社会。
二、建构品德核心素养课堂评价
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引发了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学校教的是什么?是什么会被遗忘?又是什么会融入血脉,奠定根基?当下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品德课程应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代替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从单一重视学科教学规律走向重视人的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叠加和融合。
路径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设计方面,实现对课程的准确解读和表达。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设计中,实现对课程的准确解读和表达,是加强课程德育功能的基础和前提。《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课程性质定位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显然,这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的加强提供了良好契机。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基本理念中开宗明义:“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小学中高年级是儿童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发展儿童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艰巨使命。
路径二: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校本教研,建构品德课堂评价模式。
围绕我校申报的福建省普教室立项课题“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优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参考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提出的21世纪最需要技能,聚焦品德课堂,我校品德学科教学研究团队着力培养的品德核心素养为:
我校品德课堂努力让儿童成为评价的主体,注重关注过程性评价,使品德课堂评价成为儿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
实践中,明确评价标准,规范评价仪式,依此让学生给同伴和自己评分,并用具体观察支持自己的结论。在评分的同时,学生品德核心素養得以润泽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悄然形成了。
路径三:立足校园文化特色,着手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扩大学科课堂的外延,深化德育内涵,以实践的方式落实德育功能的活动,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科质量,实现德育教育优化路径。
我校校园文化特色鲜明,处处显露出现代化学校的办学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此,基于课程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我校品德教学研究团队着手编写了适应学生需求的校本教材《基于立德树人的德育优化路径——鼓二小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努力实现课程与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无缝对接。
三、指向“立德树人”,提升品德核心素养
我校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功能优化路径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至今,围绕“立德树人”,提升品德核心素养,取得如下成效。
1. 提升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和对课程的认识。
一线教师是将国家课程意志传递给学生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实现程度,其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加强德育课程的核心所在。在课程观念上,要求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性质,把握课程标准,从综合的角度对待其中从属于不同学科的具体知识内容。教师要从原来只会处理单一学科局部知识,发展到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处理,才能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如,我校有些青年教师除专任数学、语文、音乐、体育等学科的教学外,还兼任品德教学。他们在课堂上注重采用问题解决、体验探究等教学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综合地、关联地、多角度地、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2. 促进品德课程向综合化延伸。
我校办学目标是“四园”——学习的校园、生活的花园、活动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学生在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将努力达成“三能”的素质培养目标,即“能歌善舞、能言善书、能学善行”。为此,我校品德和社会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有效地促进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走向社会,如与军门社区联合开办“四点钟学校”。同时,促进品德和社会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项教学紧密结合,相融相生,不断发掘并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德育优化功能路径,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效应,从而有效推进品德与社会课程“三能”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完成。
3. 研究成果不断扩大影响面。
随着品德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一年多来,我校品德学科教学研究团队打磨的课例,如《我们学校的变化》《被掠走的中国国宝》《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拥有好心情》等,先后在省内外骨干培训班展示,获得各界好评。
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教师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而能力与智慧的提升需要积累和磨练。德育内涵广博而隽永,课题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探索。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