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思考

2017-02-28 20:40张环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参与小学教育家长

张环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与创新,现在的教育学观点认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为教育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作为基础教育活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应积极地参与到基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来。因此,如何在小学课堂上更好地运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教学方法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小学教育;家长;参与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条件

1.制度的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具體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早在2004年12月1日教育部就颁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社区教育”,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氛围。

2.理论的探索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运作过程都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探索,需要理论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全面考察,细致分析,总结经验,得出规律,给实际作者以及教育管理及行政部门以理论的导向。

3.合作与沟通

在理论的指导下,有了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学校的具体实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是具体的实践操作程序,学校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如此方能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4.资源的运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必须要有具体资源的介入方能使这一良好的意愿得以实现,如:传统的语言交流,发展中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及现代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电话、邮件、互联网等。

二、家校合作融入教学教育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

家校合作能够最大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孩子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体会到父母和老师为了他们的进步而付出的努力的话,他们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并将这种内驱力转换成实际行动,这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爱受到关注的心理特点。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多采用的都是大班制教学模式,而且一个数学教师往往都是带两个以上的班级,因此,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也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家长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不仅能够缓解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能够加强亲子关系。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终生受益的良方,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因此,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学方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二者不可偏废,需要齐头并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小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生同时学习多个科目,不免会感到课程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数学教师偏爱现象的出现、父母感情不和、强迫学习以及教师不恰当的批评惩罚、枯燥的授课等诸多家庭和学校的原因,这些都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智力低下、成绩差等同样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学习习惯不良

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可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上课爱讲话、好动、课上不积极课下懒散等。其中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的,比如,自控能力、注意力的提高等等。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课堂要求,总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四、家长有效参与小学数学教育的途径

1.教师家访

教师家访是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所以,教师要定时进行家访,跟学生家长说明该生最近一段时间在校的表现以及数学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该生平时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便于和家长共同制定指导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家访之前都要事先和家长沟通,避免唐突,还要做好家访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2.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辅导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是针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的,孩子之间也有差异性,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中间取向,尽最大可能平衡好尖子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天平,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点。由此,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根据教师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辅导。比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尖子生只希望教师讲解新知识,而后进生则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小学低年级有的孩子生性比较懒惰,则需要家长在家及时监督好孩子每天的作业,让孩子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同样也是家长的事,这早已成为一种共识。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是指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家长与学校、教师间营造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苏红英.从不同角度解读家长进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参与小学教育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