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摘 要]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孩子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在不断地学习,他们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认识世界,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作用于自己的言行,改造自己熟悉的事物,构建自己的认知大厦。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新知,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更加美好。如此“行”“知”交融,不厚此而薄彼,踏踏实实地筑建自己的成才之路。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生活元素
陶先生的教育精髓在于它的大气,他的教育理念不仅阐明了教育的本源,而且言辞灼灼、触类旁通。如同世间最基本的水分子力挽狂澜咆哮出最广博的大海。涛声阵阵,撼人心魄。携其中的一股清泉,我便受益匪浅,对语文教学常悟常新。
陶先生认为:“儿童用书既是以指导儿童做工为主要目的,那么一本书之好坏,可以拿下列三种标准判断它:(一)我們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三)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
教师教学亦是如此,判断教师教之好坏,与判断书本的好坏有相似之处,其中的精髓是一脉相承的。要看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就要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阅读的力量,能否激发学生不断阅读文本、不断叩问文本、不断创新文本的欲求。有没有引导学生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学生想了又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学生产生新思想、新知识的力量,即引导学生产生创造力。语文教学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那么教学便是行之有效的,有所收益的。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每日琢磨、每日思悟的问题。漫漫探索之路,从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篇课文开始。
一、加入情感元素,感悟源源不断
语文从根本上说不是知识,不是法则,不是技能技巧,而是人的言语生活,而人的言语生活就是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心灵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指人的整体生命活动,是人活出生命斑斓的色彩,显示出生命内在的精神力量,体现出生命个体的非凡价值。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其实,我们时常会将目光牢牢地盯在书本上、教参上,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关于课文的信息,有助于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候语文课更多地体现了它的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我们常常欣赏名师的课,因为他们的课既能够使学生理解文本,有能够在呈现课文重难点的时候,展现语文的人文性。学生在他们的课堂上的收获,是远远超越文本、超出课堂的。他们会热爱语文、热爱生活。是的,热爱生活,因为真正的语文源于生活,又将孩子们带入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以语文为载体,让学生在生活中为自己、为别人创造美,创造精神财富。以此为出发点的语文教学才是快乐的、有效的。
笔者记录了李卫东老师的课堂,李老师环视了一下学生,说:“现在,我们拿出笔来开始读这首诗。刚才的读,只不过是用口念一念、用脑想一想;现在,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贴近诗句。如果有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弦,你就把当时的感受写下来,记在书上。”接着,李老师把自己的书打开给学生看,诗句的旁边已经写满了笔记。学生对这些笔记充满了好奇,要求李老师读一读。
李老师接着说:“记得我上中学时,在一个冬天里,母亲生了病,我拿出母亲给我的零花钱,为母亲买了一块西瓜,一块七毛钱。在我的记忆里,我为母亲花钱,仅此一次。母亲拿着西瓜脸上漾出幸福,似乎是得到了整个世界。可是她只尝了一点,就是舍不得吃下去……这么多年了,想起母亲对我的爱,我就会感到母爱的博大无边、母爱的真诚无私。母亲的爱是海洋。对于我来讲,我对母亲的爱还说不上溪流,而只是小小的一滴水。” 李卫东抬起头,缓缓放下书。李老师让同学们拿起笔,边默读边在诗文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心得。同学们被诗句所蕴含的真情感动了,被老师的真情诉说感动了,每个人都用心、专心、动心、动情地写下了一行行文字。
李老师自己以身作则,将自己的思考、感悟展现给同学们,学生们一定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对于老师的认真了然于心,对于老师的执着了然于心,对于老师的爱了然于心。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索的欲求。李老师所举的例子源自于他的生活、他的经历、他的情感,字字句句情真意切,让人慨叹。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学生感动,更让我们感动。感动于他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生活为源”,感动于他注重引导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理解一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身边的人事物。
二、加入生活元素,导语魅力四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这门学科一向是充满诗意的、充满创造力的、充满魅力的。它有着神奇的魔法,能让人的心灵受到陶冶。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这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的时候,教师急于把课文的内容、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然则好心办了坏事,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有一个的问题,整堂课挤满了问题。学生的思维缺少了完整性,被一次又一次地打断。学生看似上得津津有味,其实只是跟着老师的设计走,一堂课下来,学生会有收获,但是学生的自主性被压缩,长此以往,语文将变成一块木头,而不是生长的绿芽,缺少生命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引导学生品味第二自然段。
课文: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通常教师在教学时,会提这样两个问题:(1)这景象是指什么样的景象?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夹竹桃融洽地开在一起的景象。(2)为什么作者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学生会围绕“火雨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这一主旨来讲,说出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我觉得像这样的语句,其中的意思学生是读了就能明白的,难点在于学生体会不了语言文字的美。学生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那样的美感,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描绘不出来,那教师就无从知道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想让学生感知的程度。当学生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景象的奇妙、有趣的时候,教师可以另辟蹊径,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神奇。
“這花一红一白,红的娇羞、白的素雅,本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引读——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这花一暖一冷,暖的炽烈,冷的清寂,本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引读——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就像一幅优美的画作,让人浮想联翩,所以在作者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引读: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这一引一和,无疑是注重了学生的朗读指导,而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触觉,这其实是教师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对文字的感悟,通过导语展现出来,从而营造氛围,激发想象,这样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美将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依旧是《夹竹桃》这篇课文,在引导学生学习月光下的夹竹桃时,我们难免会被作者带到那份朦胧之美,梦幻之美中。作者将影子想象成“地图”、“池塘”、“墨竹”,课文所描绘的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学生学起来是有一点难度的。
课文: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学习这一处幻想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是最基础的环节,在引导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读,那么学生的感知仍然是不鲜明的。教师需要融入生活中的要素。
教师引读:“在你的眼前有一团团、一簇簇的花影和叶影。你静静地欣赏着,它渐渐清晰,变成了一幅展开的地图,让人忍不住寻找起每个洲、每个大洋。让我们一起探寻着读好这段话。”
教师引读:“夜里月影朦胧,小虫子们出来散步,他们碰巧爬过墙角的影子,于是就成了地图的一部分,多么奇趣的想象,让我们边观察,边读好这段话。”
学生们一旦接触到自己熟悉的文字、情景,调动了他们的认知,那么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会被调动起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你站在它下面,你会幻想它什么?什么样?教师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做到空中有虚,虚中含实,引导学生去联想、想象,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能力。
汪国真有一首诗歌的名字叫做《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是这样写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以生活为源,让学生微笑着走向语文。学生的学习之路、探索之旅、创造之途,必将走得更长更远。
参考文献:
[1] 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 伊文领.上用真情和智慧拨旺学生的生命之火[J].天津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