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婷玉 王 丹
广东江门市人民医院 江门 529000
海绵肾致周期性瘫痪1例报道
万婷玉 王 丹
广东江门市人民医院 江门 529000
海绵肾;周期性瘫痪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在神经科属于常见疾病,因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很高,病情凶险,临床医生需高度警惕。及早诊断、积极抢救可使病人完全恢复。临床工作中除严密监测、积极纠正低钾外,一定要注意寻找低钾血症形成的原因,除常见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尚需注意有无其他少见疾病导致的低钾。现报告1例我科收治的髓质海绵肾(medullary sponge kidney,MSK)导致肾小管酸中毒、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病例如下。
患者女性,33岁。因“反复四肢无力17 a,再发10 h”于2014-10-13入院。患者17 a前反复发作四肢无力,但尚可行走,在当地医院测血钾低,具体数值不详,经补钾治疗症状完全缓解。13 a前有类似发作史1次,补钾治疗后好转。10 h前再发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在外院测血钾2.38 mmol/L,予静脉补钾后肢体无力仍逐渐加重,复测血钾1.69 mmol/L。遂转入我院。既往有腰痛、尿路排石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9 ℃,脉搏71次/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24/80 mmHg,心、肺、腹无异常。神经系统:脑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上肢肌力0级,双下肢肌力1级,四肢肌张力低,腱反射(+),感觉检查正常,未引出病理征。临床诊断: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住院后予心电监护、静脉补钾及口服补钾等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生化检查示:ECO26 mmol/L,K 1.91 mmol/L,Na 149 mmol/L,Cl 109 mmol/L,Ca 2.08 mmol/L,P 0.57 mmol/L,AG 34 mmol/L。血气分析示:pH值7.19,二氧化碳分压28 mmHg,实际碳酸氢根14.7 mmol/L,剩余碱11 mmol/L。尿常规示pH 7.5。诊断考虑肾小管酸中毒导致低钾血症。予静脉补碱治疗。测24 h尿钾67 mmol,24 h尿钠322 mmol。胸片、心电图无异常。腹部B超示:脂肪肝,双肾回声改变:考虑MSK声像图,双肾多发结石(图1)。胆囊、胰、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曾在外院行腹部CT示双侧MSK、肾结石(图2)。自身免疫抗体全套阴性。肝、肾功、甲状腺功能、血脂等正常。血及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经治疗患者肌力很快恢复正常,复查血钾、血气分析及尿常规正常。
MSK是一种先天性肾髓质囊性病变,发生率为1/5 000~1/20 000,肾功能一般无影响。部分患者40~50岁时因出现肾结石、尿路感染等被诊断。该病男性多见。MSK多数为散发,不属于遗传性发育异常;少数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机制不同。MSK发病隐匿,可伴肾脏酸化功能异常,出现肾小管酸中毒,故肾小管酸中毒可作为MSK的首发表现[1]。
2.1 病理 大多为双侧肾病变,位于肾髓质及乳头部,常累及多个锥体,肾脏大小正常或略大,集合管扩张形成无数个大小不等,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囊肿,内覆上皮细胞,囊内含钙物质、小结石等,囊内液体清亮,有时呈透明胶冻状。多数囊肿与肾单位相通,其上皮为柱状或移行上皮细胞。完全封闭的囊肿上皮萎缩,内含PAS染色阳性物质。有结石的囊内可见鳞状细胞。
2.2 临床症状 大多无症状,往往至成人时偶然发现。MSK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血尿、尿路感染及肾结石,可引起肾绞痛。肾浓缩功能及酸化功能有轻度损害,可有不完全性肾小管酸中毒表现,肾小管酸中毒时,管腔内H+减少,从而造成K+替代H+,与Na+进行交换,大量K+从尿液中排出,从而导致低钾血症。高尿钙症、尿pH值增加及扩张的集合管内长期尿液潴留是结石形成的可能原因。
2.3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对MSK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可见肾内强回声团块,与肾锥体分布一致,呈簇状扇形排列,环绕于集合系统周围,后方有或无声影[2]。CT平扫可见肾锥体内小结石环绕诸肾小盏,可单发或多发,呈散在、簇集成团或花环状,一般钙化较小,多呈点状,无肾盂、肾盏的积水征[3]。MRI对钙化、结石不敏感,信号缺乏特征性。只有在一些小管扩张特别广泛的散发患者中,可以见到乳突外的长T2异常信号[4]。
MSK患者除在解剖上出现肾脏集合管发育异常外,还导致集合管上皮细胞泌酸功能障碍,从而合并肾小管酸中毒。国内雷鸣等[5]报道一组MSK 13例,其中合并远端肾小管酸中毒6例(46.2%)。本例患者青年女性,反复多次发作四肢无力,生化检查示低钾血症,经补钾治疗后肢体肌力恢复正常。患者无甲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常见导致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疾病。此次在我院住院检查生化,提示重度低钾血症并酸中毒,血氯升高,同时尿pH值>5.5,考虑肾小管酸中毒。结合既往肾脏CT及我院双肾B超等检查,考虑MSK导致的肾小管酸中毒,从而引发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发作。肾小管酸中毒导致的低钾血症,枸橼酸钾是最佳的补钾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纠正急性低钾血症以静脉补钾为主,平稳后往往改为口服钾片。
MSK是一种肾发育异常疾病,表现为肾钙质沉着、肾结石、尿酸化和浓缩功能异常、髓质集合管囊状病变、尿路感染和肾衰竭。目前尚无预防及治疗MSK的有效方法,治疗以处理并发症为主,包括抗感染、利尿、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干预结石产生等。
[1] Zhang Z,Liu Y,Dai M,et al.A rare case of congenital distal renaltubular acidosis combined with medullary sponge kidney[J].Urol Int,2014,92(2):246-249.
[2] 王庆文,黎奇.髓质海绵肾的超声诊断[J].临床荟萃,2006,21(7):512.
[3] 林喜文.髓质海绵肾的CT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1):107-108.
[4] Hida T,Nishie A,Asayama Y,et al.MR imaging of focal medullary sponge kidney:case report[J].Magn Reson Med Sci,2012,11(1):65-69.
[5] 雷鸣,刘春晓,曾国华,等.髓质海绵肾合并代谢异常的诊断和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2):403-406.
(收稿2016-07-19)
R692
D
1673-5110(2017)03-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