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娟 赵宪文 张新明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郑州 450053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莉娟 赵宪文 张新明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郑州 450053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的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16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16例为研究对象,2组均进行血清hs-CRP水平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血清hs-CRP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结果 发病第1天、第7天、第14天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hs-CRP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发病第1天,体征改善与体征无改善患者间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第14天,体征改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明显低于体征无改善者(P<0.05)。结论 血清hs-CRP参与了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其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临床可将血清hs-CRP水平变化作为评定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效果的指标。
急性脑血管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预后
近年来,由于受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及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治虽取得较大进展,但致残与致死率仍较高,所以,分析早期预测脑血管损伤程度相关指标对判断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效果均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证实[1],炎性因子贯穿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发生与发展中。本文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16例与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16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2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16例与同期健康体检者216例为研究对象。216例健康体检者中男125例,女91例;年龄31~76(45.6±3.8)岁。2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121例,女95例;年龄34~72(45.2±3.6)岁;脑梗死154例,脑出血62例。排除标准:全身炎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治疗者;近期有外伤或手术史者。2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第1天、第7天、第14天,健康体检者于体检当日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分离血清后,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
2.1 2组血清hs-CRP水平对比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第1天、第7天、第14天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对比
2.2 血清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发病第1天,体征改善与体征无改善患者间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第14天,体征改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检测值明显低于体征无改善者(P<0.05)。见表2。
表2 体征改善与体征无改善患者间血清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是血浆中存在的一种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是全身炎性反应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在健康人体中含量极低,当机体受到急性刺激或感染时,体内诸多细胞,如神经元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等均可分泌或合成C反应蛋白,从而导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2]。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急性脑血管病最为重要危险因素,而炎症反应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与发展中,发病机制:C反应蛋白通过激活补体系统,在血管内存留大量终末产物,造成脑血管内膜损伤,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最终导致脑梗死与脑出血。超敏C反应蛋白是临床实验室采用超敏感检验技术所检测到的低浓度C反应蛋白,其与C反应蛋白在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方面更具较高的准确度与灵敏度[3]。因此,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第1~7天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值处于最高状态,其与脑血管病变致脑部组织损伤、水肿等时间相吻合,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炎症反应逐渐减轻,因此,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值也明显下降,提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与患者病情发展呈正相关。发病第14天,体征改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值明显低于体征无改善者,其原因为:随着患者病情发展,机体全身炎症反应逐渐加重,致使体内释放出大量致病因子,协同血清脂蛋白共同作用,导致氧自由基释放量增加。提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值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值呈持续增高状态,应警惕继发感染或病灶扩大的可能。
综上所述,超敏C反应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直接关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效果。
[1] 李小毓.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心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2(15):2 092-2 093.
[2] 李新满.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脑血病的关系研究[J].中外医疗,2014,11(12):191-192.
[3] 王志民,黄娴,周宜娟,等.超敏C反应蛋白、GMP140指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4(2):42-43.
(收稿2016-08-15)
R743
B
1673-5110(2017)03-0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