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艳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辽宁 锦州, 121000)
技术与方法
ABCD2评分法分析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张 艳
(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辽宁 锦州, 12100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脑血管病; 青年; 中老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可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是脑梗死的前期征兆[1]。有研究[2]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展成为脑梗死与年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发作时间长段以及首发治疗次数有关,且以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相关因素。研究[3]显示,脑梗死出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概率占8%~10.5%, 大多数在1周内就能发病。本研究采取国内外通用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为脑梗死的评估模型,即ABCD2评分法,同时结合磁共振及其血管造影的表现分析青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70例,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组,45岁以下患者210例为青年组,男106例,女104例,平均(33.75±8.25)岁; 发病部位:颈内动脉系统的有 125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有85例。≥45岁患者260例为中老年组,男120例,女140例,平均(63.28±10.58)岁; 发病部位:颈内动脉系统的有 14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有118例。2组患者在性别、发病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4]:首次发作,病程不超过48 h; 头 CT 或 MRI 影像学检查排除脑出血及其他占位性病变;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的全身性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白血病、大面积心肌梗死等。类似的相关疾病,临床表现需要鉴别区分,排除低血糖、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
1.2 资料采集
采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房颤、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相关危险因素。对其进行严格的神经科检查及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包括记录临床症状、发作次数、症状持续时间或间隔时间。各项指标具体参照各项临床标准,高血压诊断治疗参照20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5]; 血脂异常诊治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版)[6]; 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新标准[7]; 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按照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诊断学》进行诊断。
1.3 ABCD2评分法[8]
根据年龄、血压、临床特点以及症状持续时间赋予不同分值。总分区分人群为低危组(0~3分)和中高危组(4~7分)。年龄≥60岁: 1分。发病时的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1分,否则为0分。临床特点:单侧肢体无力为2分,言语障碍不伴肢体无力为1分,其他症状为0分。症状持续时间: ≥60 min为2分, 10~59 min为1分,<10 min为0分,如患者TIA多次发作,按发作时间最长一次计算评分。糖尿病:有糖尿病为1分,无糖尿病为0分。
1.4 干预措施与远期随访
按照2010年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要求进行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稳定斑块及活血化瘀、改善循环、治疗方法。在发病1周后以及3个月进行随访,了解疾病转归,包括未发作、再次发作、脑梗死、其他等情况。随访1周及3个月时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发生脑梗死: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关于脑梗死的诊断,并经CT证实; 再次发作:随访时间症状再次发作,或出现新的TIA症状; 无再次发作:未发生新症状。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直线回归法或Logistic 回归分析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青年组发生高血压者32例,糖尿病24例,心脏病22例,动脉硬化32例,高血脂85例,吸烟92例,饮酒43例,肥胖15例,偏头痛22例,呼吸暂停12例,中风家族史60例; 中老年组发生高血压者125例,糖尿病55例,心脏病90例,动脉硬化47例,高血脂40例,吸烟81例,饮酒30例,肥胖12例,偏头痛21例,呼吸暂停22例,中风家族史52例。青年组的吸烟、高脂血症、中风家族史、酗酒、肥胖患者例数显著多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发生例数显著多于青年组(P<0.05)。
青年组1周发生脑梗死15例,再发TIA 36例,无再发159例,脑梗死发生率为7.14%; 中老年组1周发生脑梗死24例,再发TIA 63例,无再发173例,脑梗死发生率为9.23%。青年组3个月发生脑梗死19例,再发TIA 39例,无再发152例,脑梗死发生率为9.04%; 中老年组3个月发生脑梗死43例,再发TIA 58例,无再发159例,脑梗死发生率为16.54%。
由于数据呈现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青年低危组共195例, 1周时共12例(6.15%), 3个月时共16例(8.21%); 青年高危组共15例, 1周时共5例(33.33%), 3个月时共8例(53.33%); 中老年低危组118例, 1周时共5例(4.24%), 3个月时共10例(8.47%); 中老年高危组142例, 1周时共12例(8.45%), 3个月时共30例(21.13%)。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低危组患者显著增多(P<0.05)。
把青年人群1周内梗死组与未梗死组各项危险因素, “ABCD2”评分项逐一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一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min在2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上述因素进行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症状持续时间≥10 min与青年人群1周内发生脑梗死有关。同样对3个月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症状持续时间≥10 min与青年人群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有关。见表1。
表1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近2年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青年患者的体质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吸烟史都是基本诱因,引起动脉硬化性和动脉炎。初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短时间内具有可逆性,病情转归良好,但患者很可能继发出现脑梗死或者多次脑缺血发作[9]。刘忠志等[10]总结了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其中高龄患者更应该注意上述因素。任正芝等[11]研究认为高血压、房颤、长期吸烟史、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以及周围血管病在老年组发生率高,而肥胖、高脂血症、睡眠障碍、饮酒及血管病家族史在中青组发生率高。老年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 说明老年与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及时干预其危险因素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
吸烟在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12]表明,吸烟能提高红细胞压积,增加血液黏滞度。尼古丁会提高血液中一氧化碳含量,从而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吸烟后,机体的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入血,含量增高,作用于脑血管,使其血管血压增高,加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另外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酗酒、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13]。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青年患者家族成员有过脑血管病发生的比例较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疾病预后与转归也是众多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重点。多数研究发现3个月内再发率为10~20%。年龄增加也会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转化为脑梗死的概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组1周及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7.14%和 9.05%。中老年组1周及3个月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9.23%和 16.54%。这说明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风险较低,预后比较好。这可能与青年人自身机体康复潜能和免疫力有关。本研究采用ABCD2评分模型发现,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较为适合本方法。但是针对低危组人群,青年患者共195例,占92.86%。可见青年患者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应该根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加强预防及干预。
[1] 陈芳, 丁宝忠, 张青青, 等.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6, 56(14): 80-81.
[2] Niu J W, Gao S, Cui L Y, et al.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in Chinese young adult stroke patients[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14, 23(6): 1519-1523.
[3] Goeggel Simonetti B, Cavelti A, Arnold M, et al. Long-term outcome after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J]. Neurology, 2015, 84(19): 1941-7.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 年)[J]. 中华内科杂志, 2011, 50(6): 530-533.
[5]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79-380.
[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 579-616.
[7] 刘国强, 谢超, 洪天配. 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2015年版糖尿病综合管理临床实践指南的解读[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 23(12): 1138-1141.
[8] 王黎萍, 孙新芳, 吴承龙, 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ABCD2评分法改良与验证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4(1): 91-94.
[9] 王全懂, 秦佩媛, 李松, 等. 应用血栓弹力图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12): 1292-1294.
[10] 刘忠志, 王普清. 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综述, 2015, 21(21): 3980-3981.
[11] 杨增烨. 脑梗死患者并发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5, 11(5): 68-71.
[12] Mitchell A B, Cole J W, McArdle P F, et al. Obesity increases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young adults[J]. Stroke, 2015, 46(6): 1690-2.
[13] 任琳, 李保国, 李胜迪, 等. 中青年和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3(12): 76-77.
2016-11-02
R 743
A
1672-2353(2017)01-106-03
10.7619/jcmp.2017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