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艳,孟庆慧,解源源
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
赵荣艳,孟庆慧,解源源
对国内外医学院校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并针对目前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现状提出针对性培养措施。
护生;沟通能力;护患沟通;培养方式;现状
护士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可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目前,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有效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护患沟通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护患沟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Dickson等[1]指出护患沟通是指医疗卫生活动中护患之间运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进行的相关信息及感受的交流过程。《护理学导论》中将护患沟通定义为: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双方互动的内容是与服务对象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护理及康复的有关内容,同时也涵盖了双方的思想、情感、要求及愿望等方面的沟通[2]。张艳霞等[3]指出护患沟通是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是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与各种服务对象,包括患有各种身心疾病的病人、病人家属、医疗保健机构的其他医务人员及社区人员建立各种人际关系,为共同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目的进行的沟通。
欧美国家重视护患沟通课程的设置。美国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开设了“与病人沟通”“病人”“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4]。哈弗大学重点在二年级下学期为护生安排32个学时的护患沟通课程,理论讲授与实践演练的课时分配为1∶0.7,内容主要为沟通的影响因素、沟通障碍应对、沟通技能培训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护理学专业开设的沟通课程覆盖一年级到四年级,该课程为2个学分,共37学时,除理论课外每周有4 h的实践课程,主要内容为沟通技巧、沟通模式等。芬兰图尔库大学护理学院第1学年将护患沟通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主要为人际交往技能及通过有效沟通建立护患关系,其他学年作为选修课程,总学时为38学时,其中28学时为理论讲授,4学时为社会实践,6学时为讨论会、自学和考试。国内很多大学也相继开展了护患沟通课程。北京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常年滚动开设,职业与人文素养类课程23学分,占总学分的17%,主要课程包括护理学导论、人际沟通与礼仪、护理教育与管理等,其中人际沟通与礼仪开设了18学时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1.2,主要内容为护患沟通技巧与护士形象设计等。安徽医科大学开设护患沟通课程,着重讲解护患沟通理论基础、护患沟通的方法技巧、护患沟通和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等,共21学时。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安排了36学时的护患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各占18学时,探讨沟通技巧、如何有效沟通等内容等。随着社会各界对护患沟通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大部分院校重新调整了护患沟通课程的教学计划,增加了护患沟通课程的教学时数,并针对护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增设了护患沟通实践课。同时增加了临床见习内容,充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整合。
随着护患沟通课程的不断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也衍生出很多教学方法,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模拟、小组讨论教学、反思性学习、案例分析等。如Carol等[5]在情境模拟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对护生进行了急危重症人群及沟通障碍人群的模拟仿真训练,从而提髙学生应对各种困难情境的技能。Nayereh等[6]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互动和服务水平。国外还以临床沟通为主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如Julia等[7]通过随机对照实验证明运用网络视频的信息反馈、后续问题反馈及问题提示表等干预措施对沟通技能训练施加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与老年癌症病人的沟通技能。Lori等[8]指出:对于孕产妇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其健康素养及集中产前保健的方法来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Barbara[9]指出沟通课程的教学如果不能与临床实践有效的结合,护生毕业后将很难适应灵活多变的临床工作。Zavertnik等[10]指出当前在护理教育中虽然人际沟通的教育框架已经日渐完善,但对于沟通实践技能的培训仍有待完善。国内张丽华等通过对急诊科实习护生实施卡尔加里-剑桥指南进行培训与指导后,护生和病人的沟通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11];卞荆晶[12]提出将印象管理策略应用到护患沟通中;梁红玉[13]主张采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来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郭忠蓉[14]提出通过多模式教学方式进行沟通的课程设计,多渠道、多途径激发护生对学习的兴趣。随着护患沟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思维导图及交互式合作学习理论也逐渐被应用到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中[15]。
4.1 调查评价法 通过访谈和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参与调查的对象包括护理人员、病人及其家属、临床医务工作者。
4.2 观察评价法 评价者通过观察护理人员平时与病人接触时的表现来评价其护患沟通能力。该法真实地观察到护理人员与病人接触时的行为和态度,但评价者的主观性对结果影响较大。
4.3 考试评价法 包括传统的笔试法、标准化病人考试法及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法。标准化病人是Barrows于1968年最早提出并使用,此后Stillman在1990年对实施标准化病人考核的北美医学院校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此使标准化病人的考核方式在医学生能力培养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增加沟通技能评价的多样性,1979年开发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根据医学专业的特点,为了测试受试者的各项临床技能,在考试的整个过程中设置了多个考站,并且要求受试者在所设置的考站中进行轮转,该评价较调查评价法而言更注重客观性。
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互动的过程。就护理人员而言,造成护患沟通不畅与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沟通技巧、相关专业知识及业务不熟练、伦理知识、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等有关;就病人而言,沟通不畅与疾病、疼痛、角色改变、健康素养、文化程度及对护理的认识密切相关。Anoosheh等[16]相关研究表明:护士及病人的性别、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宗教信仰、职务、学历、信息交流与反馈、人格特征、病人住院时间、治疗过程中病人参与的程度、疾病的类型如传染性疾病等是护患沟通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黄丽丹等[17]通过访谈研究发现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主要概括为3点:第一,病人和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病人及其家属对临床实习护生的不信任,对护生技能水平持怀疑态度,从而使护生的积极性遭到挫伤;第二,带教教师方面,主要表现为教师示教时更注重操作的准确性而忽视了有效的沟通,示教时用的是模拟人缺乏互动性;第三,护生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对护理专业缺乏应有的热情,对护士这一职业还缺乏深刻了解,同时,专业知识不扎实、缺乏信心及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等也是造成护生缺乏沟通意识的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总是不可避免地犯一些妨碍有效沟通的错误,妨碍沟通的行为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方面,语言方面主要表现为:首先,不直接回答病人问题,而是转介给其他医务人员;其次,改变谈话主题,而不是沿着病人想要交谈的话题方向交谈;最后,通过保持沉默而忽略或不理睬病人的问题。非语言方面阻碍沟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与病人沟通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四处张望、对病人的话题不感兴趣及淡漠、对病人的问题没有反应或反应过于强烈等。
加强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临床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开展的沟通培训课程虽然具备了实用性和针对性但缺乏系统性;沟通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以课堂理论讲授及单纯的操作方法展示为主,缺乏对护生独立思维能力、有效获取信息能力及敏锐洞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局面下如何有效培养护生护患沟通能力,使护生适应灵活多变的临床环境已经成为国内外护理界及教育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6.1 在校期间
6.1.1 开展多元化的护生沟通教育 通过多元化的护生沟通教育,提高护生多元文化的文化素养,在面对不同群体时,使护生学会主动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差异对病人的影响,使护生可以站在多元文化的角度为病人提供适当的护理服务,从而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使病人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增设相关人文课程,帮助护生奠定人文底蕴,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这也是当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18]。
6.1.2 培养护生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 ①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语言在护患交往过程中是维系护理人员与病人良好关系的纽带,在与病人沟通时双方之间要坦诚相待,沟通语言要做到准确、易懂,重点突出,把握主题,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根据病人的理解力及文化背景采取合理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解答。②非语言沟通能力培养:非语言沟通是语言沟通的有效补充,非语言沟通涵盖了副语言及表情符号两大类,同一句话加上不同的副言语及表情符号,其含义则不尽相同。张桂兰[19]指出手拉手安抚行为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名传播学家曾提出:在双方互动过程中信息得以有效表达需要肢体语言、声音以及语调等的相互配合。因此,在对护生进行沟通能力培养时,要引导护生对肢体语言、声音及语调的应用,从而提高沟通效果[20]。
6.1.3 理论教学与临床相结合 据调查发现:临床护士应对突发或危机事件的沟通技巧缺乏,因此应加强护生应对突发危机事件沟通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单玉香等[21]在研究中运用情境课堂对护生进行沟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以及临床情境的体验,使护生从初步模仿到部分实践再到实际应用来循序渐进地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
6.1.4 实施多样化、客观的沟通能力评价方法 为使护理教育过程开展的教学内容能符合当前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使学校与医院相连接,可实施无差别式教学,教学活动中引入思维导图,训练护生的发散性思维,使护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及处事风格。
6.2 临床实践阶段
6.2.1 针对性培训带教老师,改进临床带教模式 制定科室实习生带教计划,定期举办人际沟通能力技能及相关心理调适技能讲座。对带教老师而言需要针对本科室特点及临床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周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及考核方法等。同时,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带教模式,使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总结经验,为建立新的带教模式奠定基础。张玮[22]指出在护患沟通教学中通过鼓励护士运用“他者”意识使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6.2.2 实行导师制 对临床实习护生实行导师制,导师在护生的实习期间不仅要对护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进行指导,还要培养护生的科研能力、人文素养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对于护生实习期间遇到的相关问题要给予适当引导,从而提高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23]。
6.2.3 集中开展沟通能力的培训 在护生实习期间不仅要关注护生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提升,还要对护生的沟通技能给予相应的重视,培养护生不同情境下的沟通应对方式,尤其面对沟通困境时。因此,应建立系统化及规范化的针对临床实习护生培训模型,使护生在不同的沟通情境下可以应付自如。如袁晓玲等[24]指出采用Calgary-Cambridge 指南为理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能培训能够提高护患沟通技能。
在医护人员与病人沟通交流工作中,护患沟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沟通效果与否直接影响病人的满意度,也是影响医疗纠纷及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沟通是与病人满意度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直接相关的关键因素之一,护生是未来医疗事业的主力军,加强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及病人满意度,是“十二五”护理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
[1] Dickson DA,Hargin ODW,Morrow NC.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 an instructor’s handbook[J].London: Chapman and Hall,1989:1.
[2]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3] 张艳霞,吴开凤,张冬梅.护士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1.
[4] Sara T.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M].USA:Wads Worth Publishing Company,2000:4.
[5] Carol A,Ashley K,Tracy LJ.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in Australian schools of nursing:a cross-section survey[J].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2011,7(6):e219-e227.
[6] Nayereh B,Hamid RK,Koresh R.A comparison of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in theory classes on nurs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 with patients at clinical setting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1,31(3):877-882.
[7] Julia CM,van Weert,Jesse Jansen,etal.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and a question prompt sheet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with older cancer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2010,31(2):801.
[8] Lori JR,Munro ML,Chuey MR.Use of a facilitated discussion model for antenatal care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5,3:18.
[9] Barbara E.Enhanc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ESL students within a community college setting[J].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2008,3(3):100-104.
[10] Zavertnik JE,Huff TA,Munro CL.Innov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nursing student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0,49(2):65-72.
[11] 范文静,龚勤慧,周洁.护生早期临床沟通实践反思日记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09-211.
[12] 卞荆晶.印象管理策略及其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23):81-83.
[13] 梁红玉.应用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提高新护士护患沟通能力[J].护理学杂志,2013,28(21):1-3.
[14] 郭忠蓉.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课程设计的探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1):116.
[15] 苟秋凤,熊梅,张丽梅,等.预实习对护理本科生学习影响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14):1489-1491.
[16] Anoosheh M,Zarkhah S,Faghihzadeh S.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barriers in Iranian nursing[J].Int Nurs Rev,2009,56(2):243-249.
[17] 黄丽丹,胡慧.在护理临床实训中加强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4,28(12B):4479-4480.
[18] 谢建飞.护生实习期沟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1.
[19] 张桂兰.护患双方对护患沟通及拉手安抚行为的认知与需求[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6):22-25.
[20] 朱瑞杰,朱会珍,甘自立,等.治疗性沟通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28(7C):2575-2576.
[21] 单玉香,王松韬,唐凤平,等.护患沟通情景教学在《人际沟通》实践教学中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10A):3496-3499.
[22] 张玮.“他者”意识在儿科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1):46-48.
[23] 崔渺.重庆市“三甲”医院住院医师医患沟通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1.
[24] 袁晓玲,赵爱平,杨艳,等.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33-636.
(本文编辑李亚琴)
Research progress on cultivation of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
Zhao Rongyan,Meng Qinghui,Xie Yuanyuan
(The Salvation Management Station of Linyi City,Shanxi 276000 China)
2015年度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5M204。
赵荣艳,硕士研究生,单位:276000,临沂市救助管理站;孟庆慧(通讯作者)、解源源单位:261042,潍坊医学院。
信息 赵荣艳,孟庆慧,解源源.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25):3097-3099.
R47-05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5.006
1009-6493(2017)25-3097-03
2016-09-21;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