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凤泰
浅谈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
文郑凤泰
区域游戏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实现“玩中学,做中学”。
区域游戏 指导策略 教师介入
区域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是,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是关键,需要教师用心去做,包括关注幼儿与游戏材料、与同伴的互动,激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等。
幼儿喜爱玩区域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动脑、大胆创新。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区域游戏的创设和区域游戏的开展,老师们花尽心思创设了各种区域,制作丰富的游戏材料,美化区域的游戏环境,但是在开展区域游戏时教师的指导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失去自主选择区域的权利
很多时候幼儿玩区域游戏都是教师进行分配,因为考虑到区域人数的搭配,或者由于教师应付检查专门培养幼儿某项技能,所以教师就剥夺幼儿自主选择区域的权利。活动前明明交代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但由于人数多材料少,教师就直接分配“某某到手工区”“某某到表演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根本享受不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二)教师对孩子参与区域游戏的指导停留在表面
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缺乏细致的观察,有时就问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如:“你在干什么?”“能不能这样做呢?”等等。或者对幼儿开展放手式的区域游戏,幼儿玩自己的,教师来回巡视看着幼儿只要不争抢游戏材料,不破坏游戏材料就行了。
(三)教师急于用自己的想法打断幼儿
有些教师为了达到游戏目的或效果,当幼儿的表现有些超出预设的目标时,教师就会打断幼儿,希望幼儿按他的思路进行。如:娃娃家内,一幼儿扮演妈妈,她很有兴趣地喂娃娃吃饭,喂了面条,又去喂饺子,然后又喂水果,教师看到了这一情况就说:“妈妈该给宝宝洗头了。”幼儿只好放下自己想做的事,去给宝宝洗头了,教师完全控制了幼儿的游戏,阻碍了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活动,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得不到的体现。
(四)教师的指导顾此失彼
教师指导区域时,看到一个区域的游戏进展不大,就以伙伴的身份参与进去,较长时间停留在这一区域,忽视其他区域的幼儿,导致教师的指导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五)教师对游戏评价太笼统
教师在评价时往往注重游戏材料摆放是否整齐,幼儿之间是否发生冲突,或者对幼儿的评价一律笼统地说“你真棒”“你真能干”,而不指出幼儿哪一方面进步了或出现了哪些问题,忽视幼儿参与活动时的需求和发展水平。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一)活动前的谈话
1.集体谈话
区域游戏前,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再一起商讨制定活动的规则,教师最后进行小结、补充,相信孩子参与玩法的讨论及规则的制定一定能顺利地进行活动并遵守活动规则。另外通过平时区域游戏开展时的观察,有些幼儿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比较强,可以在集体面前多表扬以增强他的自豪感,让他们去帮助其他幼儿,起到榜样学习的作用。
2.个别谈话
以“悄悄话”的形式跟幼儿进行个别谈话,提出一些建议,幼儿一定会欣然接受。平时有些幼儿游戏时无目的,喜欢换区,个别提醒他们游戏时要专注,增强幼儿活动的目的性;有的幼儿喜欢抢游戏材料,用悄悄话提醒他要学会谦让;还有的幼儿玩得兴奋时喜欢大声喧哗,提醒他这样会影响别人……
(二)活动中教师的观察
教师要耐心地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理解幼儿游戏的意图和思维方式,发现幼儿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介入指导。如果教师没有充分地观察幼儿的活动,怎么能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判断,怎么能进行有效的指导呢?教师观察要注意两点:
1.观察游戏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游戏材料是否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
2.重点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和认知水平等等。
(三)活动中教师的介入指导
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出适宜的反应,利用“故事大王”的美誉和贴星奖励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给他们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推动幼儿的游戏进一步深入开展。
(四)活动后游戏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幼儿自主评价,也可以是教师评价,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学着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
总之,区域游戏中的指导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尊重幼儿的自主权利,时刻观察幼儿,关注他们的需求,适时进行介入指导,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探索、发现,真正让区域游戏成为幼儿快乐学习的乐园。
(江苏省宝应县叶挺桥安宜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