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陈斌斌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及其探究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陈斌斌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对教育进行了改革,我国教育当前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如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已经在我国各地区实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对其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它的开展在我国高中教学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发现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本身还不够完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创建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让其在高中教育中可以发挥最大的教育功能。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我国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 2004 年正式启动以来已经有十几年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对传统考试制度进行了突破,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重点内容。在当前社会情况下,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在传统教学背景下只注重应试教育,学生不能得到全面发展,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当前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教育事业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实行的,在实行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时间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进行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1.政府行政手段成为推动评价改革的主要力量
我国当前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大部分都是在辖区政府推动下进行的,辖区政府将相关方案下发至辖区中的学校,让学校对其进行执行。我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实施方案。一部分地区只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进行传达,没有详细计划实施方案;而一部分地区还给出了指定的评价方法,要求学校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维度出现一致化形式
我国各地区虽然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的力度不大相同,但是整体的评价内容还是基本一致的,因为各地区都是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为参考标准制定的评价内容,所有地区都是本着让学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而制定的评价内容,内容基本都包括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运动健康和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的评测,所以,各地区在评价内容的维度上还是保持基本一致的。
3.评价过程体现多元主体参与
为了保证学生的评价结果是全面的,而不仅是学习能力上的,许多地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只是参考老师的意见,还让学生对其评价,甚至让家长和社区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避免评价结果不全面。有些学校还专门为了能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有意义的评价结果,组建了专门的评价机构,以增加结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1)对于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对于已经给定的关系式,可以询问学生如果不添加附加条件,则其是否为二次函数?(2)对于数学习题,引导学生对于某个问题通过增减条件的方式来转换为新的问题。例如:“如果那么吗?”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编成下题:“如果那么 吗?”随后由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1.理论研究欠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综合素质体现的方面非常广,不仅仅限于当前各地区规定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和审美表现这六个方面。我国当前各地区的评价内容基本上都包括了这六个方面,所有地区需要评价的内容都基本相同,但是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什么,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导致各学校的评价方法都不一样,各自用各自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2.相关培训不足,实施者缺乏必要的评价知识与技能
我国为了能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在各个地区进行有效的实施,我国各地区对一部分人员进行了培训,这个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该政策和传统教学政策的优势,与此同时,将此项工作的大致流程传达下去。但是,因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第一次实行,所有的老师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而各地区对老师们此方面的培训却非常少,导致老师们缺乏必要的评价知识和技能,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时候,评价结果难以达到评价规范,最终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让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3.诚信问题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出现虚假结果
评价结果要想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非常重要。准确的评价结果可以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但当前许多地区将评价结果和“考学”挂钩,好的评价结果能够对学生升学提供很大帮助,因此,许多学校会为了避免本校学生因为评价结果达不到要求,无法报考一些好的学校而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造假。如今,这样的不诚信现象在综合测评过程中经常出现,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1.探究综合素质的内涵,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当前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各地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各地区并没有对如何对其进行测评做出科学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会导致测评结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不足,无法对学生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所以,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非常重要,在建立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方面:首先,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的评价,要考虑学生自身,不能指定超出学生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要适合学生;其次,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每个学校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必要完全相同,应结合自身学校情况合理制定;最后,不必将考试学科可以测出的内容加入测评之中,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有效的专业培训,提高参与人员的评价素养
我国当前没有对参与人员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参与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将评价政策的作用最大化。
例如,在进行《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一节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每一位学生拿出块纸板、两枚图钉、一段无弹性的细绳,然后固定细绳的两端,拉紧细绳,缓慢移动笔尖,观看最终得到的轨迹是什么。这样一来,有的学生会提出疑问:“椭圆的定义是什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尝试着给出椭圆的定义,相互进行评价,随后教师就可以对其给予详细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椭圆概念的产生过程有直观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参与人员的评价素养。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我们不能为了学校的升学率而对学生的测评结果造假,要实事求是,对测评过程进行监督。全面的、准确的测评结果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前还只是属于研究探索的阶段,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完善评价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罗万忠 .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几点思考 [J].黑河教育,2014(1):17-17.
[2]杜文平 .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解读 [J].中小学校长,2013(4):4-6.
[3]刘雨琦 .浅谈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 [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1):736.
【本文系苏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路径及监控方式的研究(编号:16121060,主持人:徐建东)》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