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趣味数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7-02-26 04:07:48
好家长 2017年11期
关键词:点数小班数字

文 陆 滢

小班趣味数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文 陆 滢

数学问题其实时时发生在孩子的周围,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开启智慧,巧妙点击生活的“加、减、乘、除”,那么,和孩子共同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也并非难事。

趣味数学;一日活动;幼儿园小班

数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3周岁的小班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对“数”这一抽象概念不容易理解、掌握,也在情理之中。但环顾生活,我们也不难发现,数学问题其实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随处可见。

一、生活+思考=关注数学

浙江省特级教师朱静怡老师说过:“数学并不是单一的数学课,是需要集体教学的,它可以渗透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关键是老师怎样去发现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学习数学。”孩子的幼儿园生活是社会活动的缩影与翻版,因此,一日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数学问题:在晨间检查挂牌上,找找今天有几个宝宝不卫生,今天有几个宝宝要喂药;午餐的时候,同桌的孩子可以相互数数今天组里有几个孩子在吃饭,需要几只碗……这样的细节,充满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分钟、每一秒中,当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去学习后,我们发现,孩子慢慢学会点数了,慢慢可以手口一致了,点数能力增强了,也不会漏掉数字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公主小皇帝学会自己动手做事了,学会帮助老师和同伴了,更会主动关心身边的人了……

二、集体教学-重点领域=感受数学

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每天都有一段时间会组织孩子进行集体教学活动。除了专门的数学活动可以与孩子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外,在很多其他教学领域,其实也能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例如,健康活动可让孩子感受提供的材料和孩子人数的一一对应关系;科学活动可让孩子了解标记的作用,学习按某一标准分类寻找异同;音乐活动可利用音高变化让孩子感受高低、大小等比较概念……其实,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从教材、课程中找出许多数学元素,并且在不经意间和孩子习得或理解某一概念。而且,这样的学习,很多时候收到的效果,远甚于一次数学教学活动的效果。例如,开展语言活动“五只小白鹅”,可以和孩子进行点数活动,初步学会诗歌后,我们运用伸出手指的多少变化,和孩子进行了仿编,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小白鹅、手指与数的对应关系,更在诗歌游戏中,练习了手口一致点数、顺数与倒数,还初步接触了累加、累减的相关知识,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数学学习都是极其有益的。

三、游戏×游戏=运用数学

在幼儿园,游戏占据了孩子一日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那么,能不能在游戏中贯穿数学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运用呢?这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能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主动学习与探索。

小班孩子玩角色游戏一段时间后,就关注到了“取钱”的问题。因为,生活中,爸爸妈妈去理发、去超市买东西可都是要用钱的,于是“银行”就这样“开张”了。根据小班孩子的认知特点,我们只为孩子提供了1~5元面值的自制钱币,一面写上数字,一面画上相应的圆点,并分别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纸进行区别。在这个游戏中,涉及数学问题有:认识数字、数量对应、按需领取、按价消费等。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效果,还能因人而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任意领取1~5元面值的钱币,甚至一段时间后,能进行数字的简单加减,进而领取超过5元面值的钱币;能力弱的孩子,则在一次次游戏中,有机会根据颜色、圆点、数字的提示,不断学习、巩固,慢慢增加对数字的认识,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

实践证明,在游戏中学习,孩子会更主动、更积极;在学习中运用,孩子对数学概念的把握也会更容易,更深刻。游戏,仿佛是有魔力的乘法,使孩子的数学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探索÷操作=巩固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动作对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的作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发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规律等知识,使幼儿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涉及大小比较问题。孩子们知道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物体可以进行比较,并且对“比一比”活动持续了相当长的热情。因此,我及时在数学区中投放了纸牌,开设了玩牌游戏。首先,我帮助孩子学会看牌,认识牌面上的数字、图案;其次,通过比较,让孩子明白牌面上图案是有大小之分的,小的图案只是代表牌面的不同花型,而大的才对应牌面上的数量;再次,要求孩子在和对手玩牌时,必须建立数字、数量的大小概念,通过比较,使玩牌游戏顺利进行。

及时发现身边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并适时提供、投放到区域中,那么,孩子在操作中的收获将是无穷的。

著名作家王蒙说过:“最高的数学和最高的诗一样,都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章法,充满了和谐,也充满了挑战。”一日活动皆教育,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怎么理解、把握与实施。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河路幼儿园)

猜你喜欢
点数小班数字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答数字
看不到的总点数
画点数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破解“心灵感应”
多核并行的大点数FFT、IFFT设计
成双成对
分成三等份
变成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