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7-02-26 07:05:32李新启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致残率疗法脑梗死

李新启

民权县中医院,河南民权 4768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是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好发于老年人,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残率均逐年上升,尤其是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2]。研究[3]表明,除却临床治疗外,早期康复治疗也尤为重要,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特对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改进,对部分患者实施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33±2.39)岁,病程6 h~30 d,平均病程(22.36±2.22) d。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4.04±2.47)岁,病程7 h~31 d,平均病程(21.83±2.66) d。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脑梗死,排除存在意识障碍、心肌梗死、内脏器官严重疾病者。患者或其家属均对本治疗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2组均予以抗凝、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早期康复治疗,包括:①确保患者的四肢摆放正确,在病床上完成四肢关节的训练;②护理人员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进行各项平衡训练;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上下楼梯、穿衣服、单独上洗手间等方面的训练。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综合康复疗法,主要措施如下:①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辨证分型,肝阳上亢型予方药甘草6 g,川芎、赤芍各10 g,天麻、牛膝、钩藤各12 g,白芍、麦冬各15 g;风痰阻络型予方药胆南星、竹茹、甘草各6 g,川芎、茯苓、法半夏各10 g,天麻12 g;气虚血瘀型予方药当归、红花、地龙、鸡血藤各10 g,黄芪30 g,赤芍12 g;肝肾亏虚型予方药甘草6 g,当归、川芎各10 g,麦冬、熟地黄及牛膝各15 g,党参30 g。上药均以水煎服,每日1剂。②针灸治疗,以平补平泻法对患者的人中、内关、曲池和百会等穴位进针,留针30 min。③为患者进行推拿,取穴手、足三阳经俞穴,每日1次。2组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行走功能评分(F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情绪状态4个方面。

参照文献[4]制订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基本恢复正常,病残程度0级;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残程度1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病残程度2~3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5例,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3.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49,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后各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MA、MBI、FCA、NIHSS评分及AROM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各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情绪状态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49,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梗死治疗水平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死率,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降低致残率,但治疗效果仍有较大上升空间[5-6]。中医学对脑梗死有足够的治疗经验,因而,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针灸以及推拿等中医治疗方式,疗效明显提高。

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和中医综合疗法(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显效35例,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83.67%,且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FCA评分、NIHSS评分及AROM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是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方法,采用中药内服、针灸和推拿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脑损伤后功能重塑具有积极作用[7];还可以对神经营养功能产生刺激,加快血液循环,因此治疗效果更好。此外,观察组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情绪状态等方面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可预防感染、瘫痪等并发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1] 俞乔美.脑梗塞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39-41.

[2] 王海龙.脑梗塞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4,29(12):2604-2605.

[3] 黄建华,苏平.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49例[J].陕西中医,2014,35(3):305.

[4] 杨晓萍,裘亚龙.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J].新中医,2015,47(12):268-270.

[5] 孙宇炜.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6):27-28.

[6] 李新启.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108-109.

[7] 王林林.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处方药,2015,13(1):32-33.

猜你喜欢
致残率疗法脑梗死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祝您健康(2023年5期)2023-05-08 03:33:53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