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策略的探讨

2017-02-25 23:10江苏省徐州市大湖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分针负数导学

江苏省徐州市大湖小学 周 辉

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策略的探讨

江苏省徐州市大湖小学 周 辉

导学模式是与新课改理念完全吻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学模式的核心是“学”得有效,而学得有效的关键在于“导”得有效。如何“导学”、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探讨。

一、问题导学,以问引思

提问可以起到“以问引思”的效果。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问题的设计,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发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思考。

1.导入时巧问,以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课间打闹、玩耍、游戏等,上课铃声响起,课堂很难立刻安静下来,很难立刻进入学习状态。而教师趣味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回归课堂,也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究。

如教学《认识钟表》时,笔者将一个没有完成制作的钟表(缺少时针和分针)呈现给学生:你们看,老师想制作什么呀?再加上什么就行了?如果让你们亲自制作一个钟表,你会准备哪些材料?这样的问题导入,较之于教师直接用时钟直观教学“今天我们认识时钟,学会看时钟上的时间,能用具体的时间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日程安排和日常活动”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活课堂氛围。

2.教学中巧问,以问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根据教育心理学研究理论和长期的教学实践观察,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只有15分钟,基本到了15分钟左右,他们的注意力开始游离,出现分散状态。为了使学生始终集中于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时不时地发问,或者引导学生质疑,引发学生再次以问促思,牢牢抓住其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如《分数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折纸实践活动、看图说出分数等后,学生逐渐出现疲倦现象,既有视觉的疲劳,也有心理的疲劳,于是,教室里逐渐出现思想开小差的学生,此时如果教师再用更为枯燥的方式教学,例如呈现出几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先给学生讲比较的方法,再训练,这样的方法增加了课堂的乏味感。而如果教师在这个环节巧妙设计探究性任务,如比较下面每一组数的大小,在括号内填上>、<:

(1)-3○-7 (2)0○10 (3)-9○9 (4)2.8○0.89

(5)0○0.1 (6)-1○-0.1 (7)1○0.9 (8)8○-8

在学生比较这几组数字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的问题:怎样进行正负数比较的大小?以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负数和负数、整数和负数、负数和零的比较方法的探讨和归纳,引导学生全力投入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探究上,以提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回归课堂。

二、巧妙创设情境,以境激趣

数学思维严谨、逻辑性强,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运用涉及的范围又广,随着学段的增加、数学知识难度的加大,数学越来越不受孩子们的喜爱,兴趣逐渐降低,课堂氛围更加沉闷,这时,教师可以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以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负数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之初提出学习任务之后,以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你们知道对于负数的认识和应用最早的是哪个国家吗?然后简单给学生介绍: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了整数和负数的记载,他们记正负数的方法不是现在我们用的+、-,而是用“筹”来表示,红筹表正黑筹表负。对于正负数的认识和运用,中国比西方国家要早200多年……这个数学史实,不仅有故事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对新、奇事情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游戏也是活跃课堂、激发兴趣的催化剂,数学教学中巧妙、适当地开展游戏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高效地彰显教师的“导学”行为。如《分数的认识》的学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我反”的游戏:老师说一句话,学生说出与教师相反的句子,如教师说“向上5m”,学生说出“向下5m”,教师说出“取钱5000元”、“油价上涨10%”、“向东200km”、“比赛赢2局”、“温度上升5℃”、“班级多了3个人”、“运来苹果10箱”、“数学成绩提高5分”等等,让学生快速说出其反义的句子。这个游戏的开展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游戏,两人一组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课堂活力。

三、巧设互动活动,提高参与度

“导学”的内涵是教师“教”转变为“导”,注重引导、指导、诱导等的多重作用,加强对“学”的重视,“导”和“学”有机结合。教师有效的“导”也是加强师生间情感的纽带,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消除对教师远而敬之的心理,使学生主动“亲其师”、主动与人合作、共同进步,而不再是教师的单一讲解、单向“给予”。

如《负数的认识》时,笔者设计一个实践性的活动:每组6个人,以平均身高为基准,经过测量,分别记下每一个学生的身高(cm),平均身高为140cm,超过的记为正数,不到的记作负数,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个活动的开展,既促使孩子们动起来,也将知识的学习融于活动中,真正突出“做中学”、“学中做”。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调查家中父母近一个月的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将搜集到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这样的调查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拓展了课堂所学,拓宽学习渠道。

再如上文的导入环节的设疑时,提出了“教师的制作中少了什么”的问题后,引导、启发学生根据认知经验说出“缺少时针和分针”后,教师再假装自己怎么也不会在钟面上加上时针和分针,于是邀请学生:“哪位同学能帮老师一个忙,完善这个钟面的制作?再利用制作的钟面,通过拨动时针和分针,给大家展示你一天的起居生活,如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什么时间上学校……”于是,学生们会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师生合作既加强了师生的情感交流,也实现了课堂的互动,融知识的学习于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玩中学”、“做中乐”。

数学是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是以后数学学习和深造的基石。我们应力避灌输教学,将学生置于“中心” 的位置,切实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导思、激趣、促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乐思、善学、乐做,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分针负数导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钟面上的秘密
画分针
学好乘方四注意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