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陈利利
提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
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陈利利
有效的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本文主要从合理设计问题、有效实施提问、利用课堂反馈等角度阐述小学数学提问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提问;有效
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以“启发式”开启了提问教学的先河,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以“产婆式”提问而闻名于世。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论哪种课型,新授、复习、习题讲解,都离不开课堂提问;无论哪个环节,导入、知识讲解、求解数学问题,也都离不开提问。因而部分教师往往将提问的频度作为考查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衡量标准,错误地认为提的问题越多越好,于是课堂的提问以记忆性问题居多,强调提问的覆盖面、知识的覆盖面,而较少有创造性问题的出现。在指答学生时,学生遇到障碍时,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扫清阻碍,而是打断学生的回答,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有误区,在课堂提问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要深入探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提问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诱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应答,从而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的提问要促进学生的思考、探索,不能提出过于浅显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让学生经过简单判断,异口同声地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表面上看学生能对答如流,课堂气氛也热闹异常,实质上内容空洞,无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还易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不爱思考的不良习惯。但如果题目过于深奥,学生往往不知所云,思路难以跟上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苏教版四下《搭配的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拿出实物图片,动手摆一摆,一件上衣配一条裙子,看看能摆出几种不同的穿法?你是怎么搭配的?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学生在搭配中学会有序,掌握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好的提问如同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也非高不可攀,而是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得到,因而教师要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控制好问题的难度。
问题的提问要指向明确,帮助学生明晰思考的方向,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如果问题没有指向性,就会让学生产生歧义。如在《加减混合》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在黑板上出示三道算术题,想让学生知道加、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向右的,于是出示了三道算式题:3+2+3、6-3+2、4+3-1,让学生说出这三道算式有何相同之处。结果学生是这样回答的:“都有3。”这显然并非教者想要的,于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歧义,将这个问题改为:“这三道算式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结果学生很容易就能答出来。
封闭式问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深入思考,在探索、发现、归纳中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要注重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要设计一些开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丰富他们的想象能力。如在《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中,教者出示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试着用手中的4个小正方形拼一拼,问题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出了各种奇妙的轴对称图形。
教师以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所要问的问题。教师发问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能让学生听明白,要使用数学语言,不能用生活语言替代数学语言,不能出现如“什么物体是正方形”这类不严谨的表述。教师要把握发问的时机,如果学生未深入思考就提问,学生的思路就会跟不上而感到突兀;如果问得过晚,就如同“马后炮”一样,起不了任何作用。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的提问要在学生“深入思考而未得、想表达而说不出”时提问,促进他们产生顿悟。如在《分数的大小比较》一课的教学中,教者以“猪八戒分西瓜,分给他1/4时嫌少,偏要1/5,惹得悟空大笑”的故事,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采用“慢教育”的方式,在提出一个问题后,不要马上指定学生回答,而是等待足够的时间,再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才去评价学生或再提问题。如果教师只给学生极短的思考时间,学生未深入思考即匆匆作答,导致回答得不全面、不深入,教师再让其他学生回答,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达不到思维发展的目的。教学是“等待”的艺术,学生如果没有充足探索、交流的时间,就不会有创新的回答。
教师随机叫答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有回答的可能性,让他们都“时刻准备着”,都会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提问只面向几个学生,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质量,导致教育的不公平。
反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重复学生答案;可以指出其中不足,追问要点;可以是纠正错答;可以是恰当评价,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可以融入新的见解,展开新的问题。当学生自信回答且正确时,教师要认可这个答案;当学生自信回答,但答案有误时,教师要以提问帮助他获得正确的答案;当学生回答正确而有些犹豫时,教师要以问题让他们确信回答是正确的,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当学生回答不正确却又粗心时,教师要及时纠正错误答案。
教师通过激励对学生的回答予以强化,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深入思考。激励的语言要恰如其分,教师以追问来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教师在教材疑难处、学生表述不够精确时追问,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新旧知识结合处追问,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联系;在无疑处追问,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总之,提问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树立生本理念,给予恰当的提问,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宋广文,胡凡刚.课堂提问的心理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0.
[2]李春艳.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