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 胡浏浏
情境建构:破除数学与儿童之“隔”
江苏省启东市新安小学 胡浏浏
情境是沟通儿童与数学的桥梁、纽带,能够破解儿童与数学之“隔”。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建构暴露儿童的问题、打通经验的通道、实现范式的转移。情境建构在资源、内在需要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儿童数学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
情境建构;暴露问题;经验通道;范式转移
儿童数学是一门生活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儿童数学教学应当是充满生活趣味的、生机勃勃的。长期以来,数学以其特有的理性特质与“感性的王子”——儿童之间产生了一些“隔”,如“生活之隔”、“感性之隔”、“经验之隔”等。如何打通儿童与数学之间的通道,让儿童的数学学习变得通透起来?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策略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建构”。情境建构是破解儿童与数学之“隔”的密钥。
“问题”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儿童对于周围的世界总是会自觉地发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然而,当孩子们来到了学校,经过多年的教学后,“问号”逐渐蜕化成“句号”,儿童的问题意识逐渐隐没、消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唤醒儿童的问题意识,引导儿童积极问学,因为儿童的思维往往是经“问题”发展的,创造性潜能往往在儿童的释疑解难中被激发出来。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哈尔莫斯所说:“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教学的“起搏器”,能够盘活数学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溢生命之活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几个温度计,让学生看着温度计读数,随着36℃、37℃等温度的相继读出,笔者相机复习了整数、自然数等数的概念。接着出示了一个特殊的温度计,在这个温度计上温度既不是36℃,也不是37℃,而是介于36℃到37℃之间。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这里的数不再是整数,不再是自然数,原有的数已经不够用了,少数学生依据已有生活经验说出了37.5℃。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旧知的局限性,感受到引入新数的必要性,因此学生学习小数的心理油然而生。他们自然地生发出一系列问题:小数怎么读、怎么写?小数有什么作用?小数表示什么?小数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由此,问题情境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体验到新知的生长过程。
“生活世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根基,是先于数学世界、科学世界而存在的,是预先的、被给予的世界。教学中教师要找寻生活与数学的契合点,打通儿童经验的通道,促进儿童在情境中的双向迁移。因此,情境是沟通儿童与数学的桥梁,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沟通联系儿童与生活的纽带。正是在情境中,儿童将抽象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转化为可感的形象或者生动的形式。在情境中,儿童的思维获得启发,智慧获得启迪,生命得到浸润。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平行线的画法》时,我首先赋予学生自主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于是有学生采用“量”的方法,即分别从已知直线上取两个点,作等长度的垂直线段,然后过垂直线段的端点画一条直线;有学生采用“描”的方法,即让直尺的一边和直线重合,沿着直尺的另一条边画直线;有学生采用“移”的方法,即让直尺的一条边和直线重合,然后移动直尺,沿着直尺的另一条边画出直线。接着我让学生讨论,怎样的方法可操作?在交流中,学生认为,“量”的方法太烦,“描”的方法受限制,还是“移”的方法好。很快就有学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移”的方法虽然简单快捷,但是只要手一动、一抖,直线就会画偏,不平行了。基于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移动窗户”和“华容道游戏”的经验性情境,学生发现,窗户在移动中始终不会偏,木块在移动中也不会偏。为什么呢?孩子们明白了,原来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固定移动方向、角度的“轨道”。既然如此,画平行线也应该给直尺造一个轨道。生活情境中的经验元素唤醒了学生的数学认知和问题解决策略,他们从这些情境中感悟到画平行线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即必须给移动的尺子造一个“轨道”,如此才能保证直尺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转。
儿童对数学的认知是积极主动的。有时,当儿童的认知范式与情境不一致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转换范式,库恩称之为“范式转移”。儿童数学的“范式转移”以儿童的数学深度理解为根基,是儿童对数学世界的主动跟进。在范式转移中,儿童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探寻对数学知识的通透性理解。正如瑞士著名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儿童不仅是受动的主体,更是积极的主体。儿童不是被动地被外界环境型塑,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认知框架和概念进行主动阐释、建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引导学生的范式转移。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笔者出示了班上一位同学的计算:“1/3+1/2=2/5”,让学生展开分析。有学生针对计算的结果提出了质疑:为什么和反而小于加数?有同学针对计算的过程提出了质疑: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怎么可以直接合并呢?在矛盾冲突中,出错的学生也认识到自己计算存在着问题,形成了范式转换的内驱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路,形成了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再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时,笔者让学生“做”圆柱,在“做”中,学生自然生发问题,如“侧面用什么形状的纸?”当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后,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如“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长多少厘米”等等。正是在不断的探究中,儿童自觉地实现范式转移,从沿着高剪、斜着剪到圆柱的底面周长是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底,孩子的认知得到了步步提升。在不断卷成圆柱、不断将圆柱侧面展开的过程中,儿童体验到“化曲为直”的思想。可以看出,“做数学”融儿童思维、儿童操作于一体,让儿童展开具体认知,学生由此获得深刻的数学体验、感悟。
课堂是儿童数学学习的场域,更是儿童生活的场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建构情境,唤醒、激活、弘扬儿童自我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经验基础和认识方式。情境建构在资源、内在需要和学习能力方面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情境,不断激活儿童数学学习的源动力,不断引发学生的反思力。如此,情境真正成为儿童数学学习的助推器。
[1]徐文彬,侯正海.“情境教学法”解析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11).
[2]顾娟.情境数学和它的通透性[J].小学教学,2013(4).
[3]孟芸.情境数学互动快乐[J].小学教学研究,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