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徐海军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课堂的预设,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预料之外的回答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因势利导,调整教学预设,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变得灵动,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生成性资源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资源,教师要以生成的眼光进行教学,对生成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实现学生从“学什么”到“怎么学”的飞跃。
“生成”,有自然形成之意,它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诸多要素整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学生进入课堂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各自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经过教师的引导,先前的经验与新的知识融合起来,产生新的经验,会对新知的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教学强调预设教学,课前预设的优势是使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更直接明了,但也有忽略学生个性发展的缺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没有预设生成就缺失了方向,生成是预设的延伸,没有生成学生就失去了天性,两者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还要考虑课堂互动中的生成性资源,要释放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让他们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很多教师仍受“注入式”教育的影响,他们对生成性教学资源的认识不足,在备课时未考虑到生成性资源,虽然绝大多数会根据教学进行一定的调整,但当课堂出现突发情况时,往往会处理不当,影响了教学成效。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能将错误视为“洪水猛兽”,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要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因势利导地转变错误。如在《数的整除》的教学中,教者引入生活实例:“小华家装修新房,客厅是长6米、宽4.8米的长方形,准备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客厅的地面,市场上有边长为30、40、60、80厘米等四种不同规格的地砖,小华家想选尺寸较大的地砖,该选哪一种尺寸呢?”学生经过思考后,有一位同学举手发言:“既然要想尺寸大的,当然选边长为80厘米的那一种。”此时,一位男生反驳他的观点:“我认为不会简单到只选最大的一种地砖,应选稍小的60厘米地砖。”在学生争论时,教者并未直接下结论,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果有一个过道宽1米,我们准备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客厅的地面,这时应选用最大边长为多少的正方形地砖(有10、20、30、40、50、60厘米)?”此时有学生说:“应用整数块地砖,如果只看地砖的大小可选用边长为60厘米的地砖,但不能正好铺满。”另一名学生说:“如果用边长为50厘米的地砖,正好能铺满,所以地砖的边长应该能被过道的宽整除,在此基础上,边长越长越好。”教师再将学生引入刚才的问题上:“既然这样,小华家的地砖应选用哪一块呢?”学生纷纷指出,应选边长为60厘米的地砖。学生对尺寸较大的地砖产生认知错误,认为地砖越大越好,殊不知忽视了实际意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利用生成性资源,让学生明白了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对同样的问题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想法,会产生意见的分歧。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分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以促进新概念的生成。如在《循环小数》的教学中,学生已学过循环小数和循环节,在循环节的辨析上产生了分歧。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循环小数,4.24242424……它的循环节是多少?”学生在分析循环节的时候,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学生说循环节是24,也有学生认为循环节是42,此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如何判定一个小数是循环小数,它的循环节是什么?通过对照定义,他改变了自己错误的说法,认为正确的循环节应该是24。
教师向学生呈现两种不同的解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哪种解法更有优越性。如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现在有一只桶装了半桶油,倒出油的后,还剩12千克油,这种桶能装油多少千克?”教者为学生提供了两种解法,一种是列方程解题,另一种是列算式解题。“这两种解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为什么?”此时有学生认为习惯用的算术方法就很好,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某校男生人数占等于女生的男生人数的比女生人数的少4人,求这个学校的学生人数。”同时让学生用列算式的方式解决,学生顿时抓耳挠腮,露出无奈的表情。他们通过对比发现,在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时,列方程解题有自己的优势。学生在解应用题时,根深蒂固的算术经验使他们不善于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师列出两种解题思路,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到未知数的优势,自然地接受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法。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题思路是比较重要的,有些同学只关注正确的答案,却忽视了解题的思路,还有一些学生不明确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解题方法。每一道题都有不同的解法,如何面对不同的题目运用解决问题的通解,需要学生去思考、分析。如计算:(1)
同样是计算题,题(1)利用乘法分配律较为简单,题(2)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较为简单。而按运算法则也能完成,为什么要运用这两种方法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在分配律与逆运算后出现了整数。解决数学问题,既有适用面广、推理明晰、易被大多数人掌握的“通法”,也有只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技巧性强的“特解”。通过两种解法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两者殊途同归的地方,能引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唯分数论”扼杀学生的求知天性,要树立生本理念,捕捉课堂的“意料之外”,智慧处理,并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
[1]林忠.“互动生成性”数学教学的行动策略[J].江苏教育,2006.
[2]李祎.生成性教学资源调查研究——以数学学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