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洁娜 江苏省江阴市花园中心幼儿园
观察 追随 深入
——以“石头区”为例谈低结构材料区中教师观察指导的三步曲
文/吴洁娜 江苏省江阴市花园中心幼儿园
低结构材料是指若干原始的、现成的材料,如纸箱、纸杯、夹子、瓶子等,它的投放更具开放性,能引发幼儿不断思考,挑战幼儿主动地探究与学习的能动性,也成为当下幼儿教育关于区域材料投放的热门话题。
石头千姿百态,材质多样,有粗糙的建筑碎石、光滑的鹅卵石、美丽的雨花石……它们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经济的一种玩具,当石头作为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材料时,如何看待孩子们的游戏行为,支持他们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何观察幼儿在低结构材料中的活动,并从中发现潜在的教育契机加以指导?我们在困惑中前行,从转变观念到转化行动,经历了“观察—追随—深入”三个阶段。
在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不仅仅是简单地“看一看”,它既有看的意味,更有研究的成分。在石头区中,我对活动的观察没有仅仅停留于“看”幼儿是否能按部就班地游戏,而是深入地去洞察他们的操作方式和兴趣点。
1.“观”其所式。
“石头”作为一种新材料的投入,在前期我最为关注的就是幼儿的操作方式,也就是孩子与石头的互动方式。我把所有大小、形状、种类的石头混合装在了一个大箩筐里,刚进入石头区的孩子们都倾向于先摸索研究石头:他们先拿起石头看一看石头的形状、花纹、长短、大小、透明度的不同;再摸一摸石头,分辨光滑度的不同;还喜欢敲一敲,探索石头发出的不同声响,掂一掂每块石头的不同重量,这个就是孩子最初的感知操作方式。
孩子们在初步感知后,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面对这个杂乱的石头筐,他们开始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相同种类的石头来进行分类游戏,可以根据石头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来分,产生不同的分类操作方式。
孩子们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开始探索石头的玩法,有的孩子会堆石头,用大石头围成一圈,里面填满了小石头,说是自己挖了一个洞,里面装满了宝石;有的孩子会用石头拼成不同的图案:拼人、拼房子、拼小鸟等;还有的孩子会有规律地将石头排列起来……不同的孩子对石头有着不同的想法和玩法,这种探索性的操作方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他们能自主地选择内容操作,任意选择石头种类自由结合,随意性比较大。
2.“观”其所乐。
在“石头区”,我从幼儿出发,观察他们能否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互动。兴趣是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我们只有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找出兴趣点,才能确定指导方式与时机。我在石头区定点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们玩石头的方法有很多:有玩石头叠叠高的,有左右手猜石头的,有石头比大小的……但是这些游戏玩得都不深入,玩了一两遍后就不断地开始换别的花样,唯独平铺、摆弄石头的玩法孩子们比较专注,从头到尾操作的持续性时间比较长。如天天在区域活动时,一直用石头在拼摆不同姿势的运动小人:有站立的,有跳跃的,有倒立的,就这样他用石头一直在平铺、摆弄,直到区域结束他都不愿离开。“定点观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找到了孩子的乐趣所在。
1.“追”其所见。
“追”其所见,我个人认为是在区域活动中要竭力探求所出现的问题。在石头区的初级阶段,我发现了孩子们在石头区探索活动单一、每个玩法无法深入进行等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开始“追”!
(1)“追”——材料的互动频率。
在第一阶段“观察”的基础上,我根据幼儿不同兴趣“点”的需要投放辅助材料,目的在于暗示幼儿自发地尝试运用某种辅助材料进行活动,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保持探索欲望,引发新的活动。我在石头区的旁边创设了“材料超市”,提供了丰富的辅助材料:有瓶子、罐子、纸杯、纸盒等废旧材料;有夹子、吸管等小实物;有树枝等自然物;有创意泥、天平秤、积木、即时贴等其他辅助材料。孩子们在石头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辅材,进行创意操作。
在“材料超市”,我给每个辅材都编上了材料代码,方便归还原位。旁边都配有一张材料取放清单,每个孩子取材料时都会将自己的学号记录在纸上,过一段时间后,我对幼儿与材料的互动频率进行统计,了解了超市里最畅销的材料种类是:台秤、电子秤、天平秤、创意泥等,同时撤换掉孩子们不常用的辅材,如纸牌、瓶子等。我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及时调整材料的位置, 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当然,我对辅材的摆放也做了一些尝试,将柜子底层的树枝、圆筒调整到柜子的最上面,调整后发现孩子们对上面最显眼的辅材进行了关注,开始有了新的互动、新的发现和探索,所以辅材摆放的位置与孩子对材料的关注也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2)“追”——材料的互动方式。
在石头区我不仅要了解幼儿与材料的互动频率,还了解了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发展轨迹。当孩子们拿到辅材——瓶子和水,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把石头放进瓶中,通过不断地加水,摇晃瓶子,得出石头是会沉的结论。孩子的好奇心很强,接着他们又把很多石头放进装有水的瓶子里,用填石头的方法,让水从瓶底溢上来,发现水位上升的秘密。
当孩子们拿到辅材——创意泥,他们会把一块大石头变成一张脸,用创意泥做五官、头发,把大石头表现得活灵活现,孩子们还会用石头当成山坡,在上面捏一些玩的器械等,说明孩子喜欢创造表现。
当孩子们拿到辅材——夹子,孩子们会尝试用被夹和食品夹来夹石头,最后他们发现夹石头的最佳工具是食品夹,接着孩子们就来了一场夹石头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比一比看谁夹的石头最多,说明他们在运用经验解决问题。
当孩子们拿到辅材——不同的秤,孩子们的本能反应就是用秤来称石头,尝试了台秤、电子秤、天平秤,在使用体重秤时,孩子们发现了问题,放一块石头在上面根本就没有反应,于是开始了累加,借用了托盘,放了许许多多的石头,秤才开始有了显示,这个尝试让他们知道体重秤是专门称体重的,有最低重量的限制,说明他们在发展数方面的经验。
当孩子们拿到辅材——小方垫,他们就利用小方垫和石头进行了棋类游戏,可以是三子棋、四子棋、五子棋,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商量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我们还提供了骰子,孩子们可以抛骰子进行游戏,并在旁边做好相应的记录,满足他们对棋类活动的竞赛需要,说明他们有规则类游戏的经验和需求。
活动中孩子们还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我提供了百度提问箱、便签纸和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问题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展示在提问箱上,活动评价时通过幼儿提问,同伴回答的方式解决活动区中的疑难杂症。
2.“随”其所愿。
在“石头区”有了辅材的介入,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例:在孩子们玩“比石头”的游戏中,最初只能看石头感知一个大概,也会有疑惑,现在有了秤,他们比得就更有依据了。孩子们先在密封的瓶里摸石头,再猜一猜、做一做、说一说,他们在“比石头”的活动中,有始有终地积极投入,不但比出了结果,也学会了观看台秤、电子秤的刻度,这就是“随”其所愿,解决了难题,又学到了不同的知识,凸显了辅材的隐性作用。
1.“深”其所能。
在区域活动中“深”其所能,我认为就是要充分挖掘孩子在活动中的潜能。在一次“石头区”的操作中,轩轩开始有了拼字的想法,刚开始拼了一横一竖,在旁的瑶瑶就建议他在竖的右边加一横就是“上”了,在两人的思维碰撞中就开始了石头拼字游戏。从活动的表现来看,他们对汉字有了一定的兴趣,于是我就顺水推舟,推动“小船”向前进,顺应孩子的发展。捕捉到孩子们共同聚焦的热点——拼摆,以此作为下一阶段活动深入的出发点,不断地予以扩大、辐射、深化。这个拼摆活动我从三个层面开始“深”挖:
(1)“深”——前书写经验。
孩子们通过拼字感知汉字的笔顺、笔画、间架结构。于是,我开始预设目标,预设活动内容——“石头秀名字”,将幼儿的姓罗列在环境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拼摆,由易到难地选择。我还将幼儿的名字制作成台历,照片和名字结合,让不认字的孩子通过照片知道名字。在拼摆的过程中,幼儿往往都是一边仔细观察,一边选择大小或种类相同的石头,开始琢磨、拼摆字的结构,用对称、间隔、双线条的方式进行拼摆,积累了前书写经验。
名字是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每天孩子们都会接触到同伴的名字,在石头区让神秘的名字变为常见,让奥妙的名字变为浅显,大大地激发了幼儿对文字的探究欲望。
(2)深——创意表达。
前一阶段是我预设的目标,借助名字的拼摆积累幼儿的前书写经验,这一阶段是挖掘孩子们创意表达能力。孩子们用组合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想象,变出了一个个新的物体,用石头拼摆出鸟、小朋友、房子等,还有的孩子会运用“材料超市”的树枝结合石头拼摆成树杆、树叶,用彩色的小石头在大石头周围有规律或是无规律地排列,变成彩色的小花,注意了结构的建构。
这样的创意拼摆一方面发展了孩子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他们对色彩的艺术表现力。
(3)深——科学探究。
石头垒高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起初他们在“大石头”上面叠“中石头”,再叠“小石头”,但是这样的垒高最终的结果就是高度不高,容易倒塌。那如何解决?
孩子们在反复的探索中摆脱了传统的垒高方式,开始研究石头错层的垒高,配合着辅助材料——标有刻度的纸筒,在垒高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底部选取较平的石头构建会更稳。在尝试阶段,孩子们发现错层垒高的高度会高于传统垒高的高度,但是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又比较容易倒塌。面对“石头放不稳”的问题,我引导孩子们看了西藏“玛尼堆”的图片。在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玛尼堆的底盘比较大,大石头中间的空隙都用小石头填满了,在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后,他们开始两两合作,一人错层放大石头,一人用小石头填空隙,把小小的“玛尼堆”堆得严严实实的。
他们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经历了“失败—成功—再失败—成功了”这一过程,对于幼儿来说这是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的过程,是他们不断获取经验、 认识事物的过程。活动中的困难、问题——“易倒塌、石头不够用、垒不高”都成了他们的探索、尝试的元素,任何点滴的发现都激励他们更执著地研究。活动中一个个问题组成的链接推动着孩子们的学习探索行为向纵深发展,帮助他们获取了更多的经验,同时逐步建立了物体的空间形象。
2.“入”其所道。
在石头区中我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关注幼儿的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内容,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持续投入。
(1)“入”——学习状态。
“拼拼摆摆”是孩子们在石头区最热衷的一个操作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始终都是高度专注,做到安静思考、耐心操作、反复尝试。在拼摆探究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表现为对材料的不断尝试,有的表现为动脑筋思考,有的则关注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并模仿……幼儿对此活动表现出的是一定的自发性并能自控的良好状态。不仅专注于一次活动,而且会长时间关注与之相关的内容。
(2)“入”——学习动机。
石头是大自然的原始材料,对孩子们来说有着一种“野趣”,为了能让孩子们在自然的情境中尽情地玩,充分地玩。我在石头区周围铺设了一圈石头,里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顶上有丛林,墙上有原始人的图腾,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里,玩得更加快乐,更有野趣。周围的石头小路一方面方便他们取放石头,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大小石头的镶嵌,摆弄石头就是孩子们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在真实的生活中通过探究、学习,充分体验了野趣、童趣,满足了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观察、追随、深入”这就是我在本阶段石头区的研究路线,在低结构材料研究的道路上,需要我们拥有“破釜沉舟”般的决心,在引导、协助、支持中持续推进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