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成长

2017-02-24 22:07李伟娟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引导

李伟娟

【摘要】教学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本文论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发展的几点举措: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多角度引导、拓宽研究空间。

【关键词】和谐课堂 引导 研究空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17-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了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以往的教学我们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解题结果,片面追求形式化的解题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使其在探究中不断寻求突破,打破常规的学习思维,还要重视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平等自由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多说、多做、多思,进而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

例如,在《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中,笔者曾出过这样一道训练题:1.01+2.03+3.05+4.07+5.09+6.11+7.13+……+49.97+50.99。题目一出,学生便议论纷纷,认为老师故意刁难他们。面对学生的议论,教师通过“感觉有困难,在小组交流,集中小组成员的智慧,会看出更多的内容”这么一句话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题目的特征,寻找隐含在题目中的特殊规律。

在良好的合作氛围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最大的张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讨论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个体的感知,弥补了学生思维的不足,而且有助于学生打开新的思维之窗,让数学充满竞争,也充满智慧。

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探究空间,让学生找出隐藏在题目中的数学规律,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习的突破,使数学学习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

二、多角度引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引导,多角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角的分类》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记忆中的角,说出自己的理解;其次,利用三角板再认识直角,并讨论“其他的两个角是什么角”,以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思考和研究,发现锐角的特征,通过这样的积累为引入锐角提供最直接的感知;第三,利用“看看手中的圆片,它有直角吗”“你能用它创造出直角吗”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的热情。

多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保持积极的探究热情。在积极投入到创造直角的活动中,学生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实验成功的那份快乐。由此可见,教师引导得当,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建构,更能凸显学生的聪明才智,彰显他们的个性。

三、拓宽研究空间

数學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中林林总总的现象都可以理解为数学的影子,如班级中学生的人数就是自然数,学生的学号可以分成奇数、偶数等。只要教师稍作引导,就能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更加自信地去探索、研究。因此,给予孩子们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应该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认真思考的话题。笔者认为,拓宽研究空间的最好做法就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以教学《旅游中学问》这一课为例,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布置一道调查研究题:如果你和爸爸、妈妈计划用1000元去某地旅游,你能拿出最省钱、最实惠的旅游计划吗?讨论结果表明,学生为了完成这一研究内容,有的亲自到旅行社了解有关的旅游信息,并进行了对比,比较了相关的优惠方案;有的向家长详细了解火车票的价格、汽车票的价格等,再了解旅游项目的信息,进行综合测算……

这些学生原本很少关心的事务,在这道题的引领下成为了学生谈论的重点,也成为学生与家长、社会交流的突破口。通过这类习题的布置,学生明白了学好数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倡导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新知,促进自身更好地成长。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引导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