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017-02-24 20:30魏自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应用型马克思主义

魏自涛,明 智

(湖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魏自涛,明 智

(湖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创新驱动是我国的国家战略,应用型高校要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需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重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要创新教学,服务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现在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历经30多年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步回稳,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动力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由增量扩能为主向存量调整、增量做优并举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大力集聚创新人才。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学校要完成自身担负的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适时做出战略性的调整,超前谋划,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应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寻求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空间。作为高校中的地方高校更应该审视自身的办学定位,主动去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加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以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运用

创新的本质在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能通过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成创新能力的一系列基本要素中,思想要素最为重要,它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

创新意识是创新主体在面对未知或面临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欲望。它是创新的始发地、创新的前提,是创新主体内在追寻未知、解答自身困惑的一种自我心理驱动,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主体通过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发现新问题,并针对新问题提出新看法、新理论的思维能力。

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关键。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实践表明,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其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灵魂工程,这就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精神动力。无数人才的创新实践表明,创新活动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创新需要克服历史的、现实的、书本的、他人乃至自我经验和权威等多方面的局限,改造现有的条件和环境,去实现对现实和自我的超越;创新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可能要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创新活动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去激发创新的热情,鼓舞创新的勇气,从而推动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单纯的才智水平,缺乏崇高的信念、坚定的意志、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不畏艰辛和失败的品质,是难以取得创新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大学生实现理想的奋斗品格。它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导向,能够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起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把个人创新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同担当社会责任联系起来,激发创新的精神动力,勇攀科学高峰,以创新为已任,敢于开拓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思想保障。创新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自觉的知行转化是培养创新主体的创新自觉性的前提,它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正确运用需要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能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还能为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有效的思想保障,确保人才的创新活动保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创新活动难免会受到各种私利的冲击和诱惑。例如,有的人才搞创新时对个人名利看得很重,因而不愿与人合作,这就不利于实现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开展协同创新的要求,最终难以做出大的创新成果;有的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把创新成果用于牟取私利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结果堕入深渊。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就要注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拚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确保创新人才具备优秀的品格,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黑格尔曾经指出:世界是方法的世界,找到了方法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要取得创新成功,除了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思想品格,还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具有的重要内涵,也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内容。古往今来,凡是杰出的创新人才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他们都坚决反对迷信、敢于质疑权威、崇尚实事求是、提倡辩证分析问题,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效实现创造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构成创新人才思想道德素质最核心、最深层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新思维的产物,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促进大学生质疑性、求异性、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发展,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使他们在思维深处激发崇尚创新、追求创新、敢于创新的思想意识,积蓄开展创新活动的正能量。

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担负起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大使命,必须创新思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1.深挖教材资源

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是创新。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继承、补充、修正,不断创新的历史。作为马克思主义缔造者之一的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P460)20世纪初期的伟大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指出:“我们决不能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2](P20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告诉我们:“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3](P1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邓小平也写道:“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4](P29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是创新的倡导者,更是创新的实践家。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形势,将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并缔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率领中国人民告别屈辱和黑暗,走向独立和光明。邓小平根据20世纪70年代的新形势,开创了一条使中国人民摆脱贫穷与饥饿,奔向小康和富裕的康庄大道。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将那些蕴藏在教材中经典作家的创新案例用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2.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阵地,就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优化。一是重构“学生观”,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育。创新是人的主体性最高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缺乏主体意识,不能发挥主体潜能,他就不可能有所创新。教学应该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获得与张扬为终极目标。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定要把大学生的主体性培育作为重要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改革教学方法,用教师的教法创新去点燃大学生的创新激情。课堂上教师要为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机会,通过“分组讨论”、“相互提问”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观察问题,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三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借助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3.强化实践活动

实践不仅能出真知,而且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重大的创新成果大多数来源于实践。实践活动可以综合检验大学生对所学的各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缺限和不足,主动调整知识结构,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在实践中增强情感,磨练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还可以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关注社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通过亲自扮演和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索那些引起他们思想困惑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伴随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其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出现了一些有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比如,随着实践教学内容和课时的增加,学生不仅在实践教学基地和企业实习实训的时间大大增多,而且各专业甚至每个班级的时间安排也不尽统一。因此,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一统的做法(统一的组织形式——大班上课,统一的教学过程——按年级安排课程内容),就难以适应。必须根据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产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性和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进行创新。在横向上,实施分类组织教学,即根据不同类别,将学生分类组织成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班,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未来职业特征和就业趋势来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功能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素质结合起来,以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学业实际相脱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纵向上,实施分层组织教学,即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学业阶段)精心设计、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中央、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与不同层次学生的专业发展阶段相对接。分层教学的本质要求是不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单纯的政治理论知识讲授,而是要求在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困惑进行教育引导和解答,这样既确保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定教学内容的落实,又满足了学生学业发展的需求,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都能体会到成才成功的喜悦。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熊 瑛

2095-4654(2017)02-0150-03

2017-01-02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第一批) (14zd052); 湖北科技学院( 2014) 创新团队项目;湖北科技学院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项目(2016‐17Xdj04);湖北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5-XB-026)

G641

A

猜你喜欢
理论课应用型马克思主义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