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作家个案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收获
——评鲁茜《李维桢研究》

2017-02-24 08:38王友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诗文诗学文献

王友胜

(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 湘潭 411201)

明代作家个案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收获——评鲁茜《李维桢研究》

王友胜

(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湖南 湘潭 411201)

李维桢,作为晚明诗坛重要作家之一,其诗学思想开放圆满,文学交游范围广泛。目前,学术界对其关注度不高。鲁茜博士的专著《李维桢研究》,结合李维桢的文学创作与诗学思想,从学术史的角度分析、挖掘其在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不乏独到见解。

李维桢;明代作家;新思路

明代文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重小说、戏曲研究而轻诗文,诗文研究中又重诗文理论与诗文流派探讨,而轻作家、作品基本文献史料的疏理,这一失衡的研究格局已经成为明代文学研究领域一个不争的事实。青年学者鲁茜博士的新作《李维桢研究》(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16年9月)就是为改变这一失衡研究格局所做出的一些努力。该书洋洋洒洒,凡45万余字,对明代晚期诗坛位列“末五子”之首,又与七子派李梦阳、李攀龙、王世贞、汪道昆并列“五宗”之一的李维桢(1547—1626)的生平、著述、文学交游、诗文创作及诗学思想等方面作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此为基础,还进一步探讨了李维桢与明代后期文学演进和发展的关系,是明代文学研究中颇有特色的一部新作。

首先,该书格局宏大、视域广阔,举凡李维桢的生平、思想、著述、文学与非文学作品、诗学批评等均纳入自己的研讨范围,可谓一网打尽,这一通观的方法应该说是一个很有学术眼光的选择。该书除绪论综述海内外李维桢研究现状,阐释研究意义与方法外,主体部分凡6章,其中第一章“李维桢的生平”,作者避免了面面俱到,青少年时期重点论述其父李淑的性行对李维桢所产生的影响;京城时期则侧重勾勒在翰林院与李春芳、赵贞吉、殷士儋三位老师的友情及与同榜进士圈、七子派、同乡同郢友人等三拨人的交游;万历三年(1575年)外放时期,主要描述诗人“三仕三出”的坎坷从政经历及由此形成的思想心态。第二章“李维桢的著述考述”,以经、史、子、集为类,全面稽考李维桢著述的内容、体例、价值、版本、馆藏、存佚等情况,其辑录的46首诗、15篇文、1套散曲尤有史料价值。第三章“李维桢的应用文创作”,注重研讨李维桢的传记文、集序题草、题记游记及启牍与赋等文体。第四章“李维桢的诗歌创作”,论述李维桢诗歌的题材类型、思想心态、艺术特征及风格类型等。第五、六两章,以较大篇幅研究李维桢的诗歌史观与诗歌创作观,探讨其与公安派、竟陵派及后七子派诗学思想的关联。李维桢在晚明文名颇盛,尤其是在王世贞、吴国伦去世后,独操天下文柄。但对于这样一位著名作家,清代以来一直评价不高,受到冷遇,一般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著作偶有提及,点到为止。进入21世纪后,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度有所提高,然也只聚焦于他的诗学思想,如台湾谢旻琪的《李维桢文学思想研究》(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年)、徐利英的《李维桢诗学研究》(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及散见各报刊的几篇诗学研究论文,而对他的生平、著述及诗文作品,则论者寥寥。《李维桢研究》一书面面俱到,虽有略显简易、缺乏深度,落入传统教科书体例之嫌,但纵横开弓,左右着笔,引发他人进一步研讨,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之功值得肯定。

其次,文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得心应手。近年来,明代文学研究出现了文学与文献结合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如邓骏捷的《明清文学与文献考论》、杜桂萍主编的《明清文学与文献》丛刊、陆林的《知非集——元明清文学与文献论稿》、郑志良的《明清戏曲文学与文献探考》等,均体现着学界对这一研究方法的认同与共识。鲁茜所著的《李维桢研究》,书名虽无“文献”两字,实则文学与文献并重,考论结合,在叙录存世旧史料、开掘新文献的基础上重估李维桢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史料价值。作者在“李维桢的著述考述”一章中,能普查《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善本书提要》及日本、美国所藏中文书目提要等,全面疏理李维桢撰著、评点、注释、编刻的存世四部典籍凡31部,叙录其编撰缘起、内容、体例、价值、局限、馆藏等,其对李维桢文集《新刻楚郢大泌山人四游集》(22卷)的叙录尤其细致周密。作者次第论述是集的史料价值、校勘价值与文体价值,辨析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藏本的差异,探讨是集编纂的性质与特点、前后期编纂思想的变化与原因、结集与勘刻的时间等问题,原原本本,逻辑清晰,结论可信,可视作专书的研究。更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作者还注重挖掘新的文献资料,能从李维桢及他人散见序跋中稽考出《小草三集》《李本宁四六启》《左氏内外传同异》《春秋四传童习》《南北史小识》《庚申纪事》《孝经二家章句》等7部已佚著作,又从李维桢撰著校勘著作、明人序跋目录、明人总集选本、方志《艺文》、地方诗文总集选本及相关名胜诗文集中,辑录诗、文及散曲凡62首(篇),足见作者对李维桢的作品十分熟悉,且读书心细如发,无蹈空之弊,有求实之功。基于目前学界尚无有关李维桢著述的专门研究,故此部分内容堪称该书创新、超越前人的一个学术亮点。

再次,作者注重文本细读,能结合李维桢的文学创作与诗学思想,从学术史的角度分析、挖掘其在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全书第三、四两章,是为文学研究。作者重点探讨了李维桢应用文与诗歌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征,分析其文体特色,皆点面结合,论从史出,剖析鞭辟入里,如谓“李维桢的文,受史学思想,尤其是《左传》以直书史事重叙事影响”[1]237,将其诗划分为“雄浑壮阔”“沧桑悲凉”“清丽淡然”“戏谑随性”四种风格,指出他的诗有史传性、纪实性、叙事性及一题多作的艺术特征[1]319等,都是经过深入分析后得出的可靠结论。目前学界于明代诗文批评,甚至贬斥的声音不绝于耳,其研究远不如唐宋、先唐诗文研究的广泛、深入,甚至比对清代诗文研究的成果也要少。本书作者在充分稽考李维桢文学文献的基础上,扎实、细致地研讨其文学创作成就,凸现其文学地位与影响,跳出凡俗,不落窠臼,值得称赞。第五、六两章,是为诗学思想研究。作者从纵横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既阐释李维桢崇经、声音之道与政通的诗歌史观,又勾勒其由复古到主性情,力抓学、识、法、师古四结合的诗歌创作观,复辨析其与同时公安派、竟陵派及后七子派诗学理论的异同得失。作者不同意将李维桢的诗学批评归结为“缘机触变,各适其宜”,一味强调其与公安派、竟陵派及后七子派诗学理论的趋同性,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就曾接续清初邹漪,赞其本于七子,于性灵、格调并取[2]386-390。作者指出李维桢既坚守复古阵营,从亲历者、观察者、领导者的不同身份对后七子诗派及明后期诗坛发生影响,又对三派诗学末流寄予批评,其理论有所创新,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所谓格调论、性灵论诗学思想,应该在明末文学批评史上占一席之地。

本书属作者的学术处女作,表现了一个青年学者不畏困难、敢于攻坚的学术锐气与勇力,新见善举时现篇中,然也不时出现一些稚气与不太成熟的地方,如第三章将李维桢的赋及一些文学性较强的传记、游记等,视作应用文加以研究,这一提法就值得商榷;原文引录冗长,有时多达数页,徒增篇幅;错字时有出现,如将王世贞误写成“王世桢”、着重误写成“著重”、疏理误写成“梳理”等,都是应该值得改进的地方。

总之,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晚明作家李维桢的学术专著,文献功底比较扎实,用力深细,不乏独到之见,是明代作家个案研究的新收获。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除《李维桢研究》一书外,还将继续研究、撰写《李维桢年谱长编》《李维桢文学交游与晚明诗歌演进》,整理《李维桢全集》,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学术研究计划,非心无旁骛、潜心研讨、持之以恒者无以达到此目的。

[1]鲁茜.李维桢研究[M].台北: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16.

[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NewThinkingandNewAchievementsonCaseStudyofWritersintheMingDynasty——A Review on Research of Li Weizhen by Lu Xi

WANGYou-sheng

(Research Bas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al Cultur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As an important writer and poe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Li Weizhen is open-minded and complete in poetics, and wide-collected in the circle of writers.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him. Dr. Lu Xi’s monograph Research of Li Weizhen, combining Li Weizhen’s literary creation and poetics thought, analyzes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Li Weizhe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re are a lot of original ideas in this book.

Li Weizhen; writers in the Ming Dynasty; new thinking

彭巍颐)

2017-02-23

王友胜(1963—),男,湖南常德人,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I206

A

1673-0712(2017)05-0105-03

猜你喜欢
诗文诗学文献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背诗学写话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