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攀
(湖南理工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张 攀
(湖南理工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
道德信仰、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构成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蕴涵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从根本上塑造华夏儿女的民族性格与内在精神。道德信仰铸就我们民族之灵魂,人文情怀坚守华夏儿女之神韵,民族精神更是挺起中华民族之脊梁。发掘与传承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对当下语文科"人文性"的理解与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语文教育;人文内涵;当代价值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下语文实践教育中广泛存在的“重工具,轻人文”现象,避免了语文学科课程性质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
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下开展与落实。加强课程与教学的人文——文化教育色彩,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整体改革的一大特色[2]。但课程标准对语文科的人文性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是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语文科人文性的集中体现。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几千年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去寻找与丰富。
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一般是指清末以前的语文教育体系,文、史、哲及伦理道德等不分科且混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这些教育活动的基础又是以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为主的语文教育,致使中国古代教育史实质上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传统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指的正是在华夏民族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文化基础上,在传统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坚守。蕴涵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旨在塑造人之道德自觉,落实人之价值归属,是传统思想精髓的最高表达,也是当代语文所倡导的“人文性”的渊源所在。我们期待探索其丰富内涵,找寻其穿透历史、照耀未来的人文光芒。
传统道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灵魂,在维系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秩序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道德迷惘、信仰缺失的今天,追寻传统道德信仰,发掘传统的力量显得尤为迫切。
德化思想的系统化与全面普及,则应追溯至先秦诸子时期私学的兴起及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孔子把春秋视为礼崩乐坏的混乱时期,提出复兴周礼,以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礼教与社会秩序。复兴周礼,但不完全因袭周礼。孔子为复兴周礼,对其进行了传承和发展,把“仁学思想”当作礼的补充。“克己复礼为仁”,它强调自觉、主动的自我约束,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与准则。他对仁学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更是我国千百年传统德化教育及民族信仰的精髓,更为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谓“仁”?孔子在《论语》中对“仁”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就统治者而言,孔子要求统治者要施行仁政,“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就个人而言,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教导我们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传统的圣人君子教育讲求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是道德信仰的最高标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中庸之道,讲求不偏不倚、以不变应万变,它强调方法的灵活与心态的平和。
中庸讲求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开篇就指出人们在自我修养之时,要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约束。同时,《中庸》传承并发扬《大学》的絜矩之道和孔子的忠恕之道,继而提出要“以人治人”。教诲人们推己及人,用真诚宽容去感染他人、影响他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主张只有始终秉持至诚的原则,才能充分发掘人的善良天性,才能感召万物,达到至善至仁的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在《大学章句》中,朱熹对《大学》这一开篇之词进行了详细阐述:“止者,必至于是而不牵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由此可见,止于至善,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大真、大爱、大智、大诚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由自我到超我的升华。
“大学”为修身之学,是传统德行教育的最高追求。《大学》中核心的“三纲八目”则是实现“至善”的具体标准。“三纲”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则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先贤告诫世人,止于至善当坚持以修身为本,以三纲八目为标准,做到时时自律、自省。
道德信仰是古代教育的核心,也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无论是国学还是乡学,语文教育所蕴涵的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启蒙教育的教材《三字经》《幼学琼林》,到文学教育中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教,乃至科举制度下的经学教育,所有这些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无不蕴涵丰富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富有、更聪明、更高尚,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为了人的潜能的充分开发,为了人更完美[3]。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当代语文教育要坚守传统道德教育之灵魂,使传统道德教育之精华在今天的语文教育育人功能中得到最充分的彰显。
孔子的“仁者寿”(《论语·雍也》)告诫我们要常怀仁爱之心。爱人,必先自爱。“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法言·君子》)可见,自爱是爱人的前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自爱,然后爱亲友,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爱人”的最高境界则是能推己及人,爱所有人,体现出对生命的悲悯与博爱。“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主张“泛爱众”,爱一切人。这种至善的生命意识和人文思想颇具人间大爱的气度与情怀,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是我国古代先贤庄子最核心的思想。
第一,强调顺应自然,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人类应回归自然,敬畏自然,追求超然的境界。第二,讲求与世无争,讲求“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自然、宽容的处世态度。第三,追求清静无为,领会“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天人合一”所倡导的和谐生态观念,与我国当下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对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敬畏之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下大同”是天道精神的体现,是传统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近代康有为《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构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之景更是满足了世人对“天下大同”的美好想象。而从“天下大同”的思想格局来看,它的提出无疑是先贤开阔视野、博大胸怀的最高体现。
从小国寡民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从闭关锁国到深化合作、休戚与共。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和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空前密切,世界各国、各民族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浸润在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中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则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宝贵的价值观,理应得到我们的重新解读与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浸润在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中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则展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
古代诗词散文无疑是人文情怀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最常见的载体。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诗词中人文情怀的感知与领悟时常被忽略。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在语文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寻求平衡,让蕴涵在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情怀指引学生的未来,无疑是当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培养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一直是我们教育中的主流思想。传统语文教育蕴涵了非常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春秋》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被视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起源和集中体现。《孟子·滕文公下》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可见,《春秋》是国家统一之良策,蕴涵其中的“尊王攘夷”之民族大义对华夏民族影响深远。当齐国进犯鲁国之时,孔子教育学生:“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教导学生当为国家安危挺身而出,告诫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语,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掷地有声,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舍身取义的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而近年来,民族分裂主义此消彼涨,国人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行层出不穷,爱国主义教育也在众多煽动性的不良言论中受到冲击。凝聚在民族血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急需被唤醒,语文教育应当借助传承于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家国情怀,主动承担起这一份责任。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古代语文教育所蕴涵的重要人文价值。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仅有的历史、文化延绵不断的国家。这和流淌在国人血液中的强烈民族认同感是密不可分的。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大一统的思想越发巩固。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华夏儿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深刻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才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赞歌。历史证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中华儿女当树立信念、团结进取。
中华文化向来以“和”为贵,追求“亲仁善邻”,中华民族更是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古代圣贤教育学生和世人要与人和善,“和”是世间一切事物有序运转的基本前提,天时、地利二者皆不如人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中庸》也对“和”进行了诠释。而“兼爱、非攻”的和谐思想更是墨家思想的精髓。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谐、和平无疑是国际秩序得以有序运转的首要前提。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文明古国,“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孔子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做到仁、知、勇,将“勇”作为君子必备的精神品德之一,教育学生真正地勇者无所畏惧。
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动力就在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古老的哲学典籍教会我们要艰苦奋斗、持之以恒,切忌半途而废、轻易言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告诫后人要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意识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刚毅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民族精神的坚守与传承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保证,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目的。因而,当下的语文教育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更应该注重发掘语文科的人文内涵,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用传统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厚实的人文底蕴。
人生来就在传统之中。过去的历史传统决定着当下的社会现状,对过去历史传统的发掘、感悟与传承更将指引民族的未来。从先秦至今,语文教育源远流长,贯穿历史,闪烁璀璨光芒,传递人文情怀。从先秦语文教育的滥觞到明清古代语文教学的终结;从“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的道德自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无限悲悯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博爱。岁月流转、朝代更迭,但贯穿传统语文教育的文化精髓、人文坚守是共通的。道德信仰铸就了我们民族之灵魂,人文情怀坚守住华夏儿女之神韵,民族精神更是挺起了中华民族之脊梁。我们期待传统语文教育中闪耀的智慧之光能照亮当下迷茫浮躁的社会,指引当下的语文教育早日拨开迷雾,柳暗花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2]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7.
[3]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7.
HumanisticConnotationandItsContemporaryValueofTraditionalChineseLanguageEducation
ZHANGPan
(School of Chines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Yueyang 414006, China)
Moral beliefs, humanistic feelings and national spirit constitute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fundamentally shapes th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inner spirit of Chinese people. Moral beliefs cast the soul of our nation; humanistic feelings hold fast to the virtue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backbone of Chinese n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and inherit the humanistic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humanity"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at present.
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humanistic connotation; contemporary value
2017-06-13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回归本原的语文教育研究"( CX2017B770)
张攀(1993—),女,湖南常德人,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
H193
A
1673-0712(2017)05-0097-04
(责任编校:彭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