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波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翻译
袁春波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运用生态翻译学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可以分析电视剧《甄嬛传》字幕翻译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分析结果表明译者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需要保持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
生态翻译学;影视字幕翻译;美版《甄嬛传》
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甄嬛传》讲述了甄嬛从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历经沉浮磨难,最终成为善于谋权的皇太后的故事。《甄嬛传》得以持续热播,剧中优雅复古的台词功不可没。伴随该剧走出国门,剧中台词的翻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5年,由美方专业人员翻译而成的美版《甄嬛传》在美国Netflix网站热播(配有中英文字幕的美版《甄嬛传》随后在中国乐视网热播),实现了预期的播出效果,这与其成功的字幕翻译密不可分。影视字幕翻译在影视作品对外传播中不可或缺,生态翻译学理论能够用来合理地分析和阐释美版《甄嬛传》字幕翻译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影视字幕是指影视屏幕上呈现的旨在帮助观众理解影视作品的文字,具有聆听性、无注性、瞬时性、通俗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瞬时性要求影视字幕含义明确、言简意赅,通俗性要求影视字幕通俗易懂、简洁流畅,综合性要求影视字幕与影片的声音、图像等其他要素相辅相成。[1]61-65
影视字幕翻译是将原语译成目的语并置于屏幕下方,[2]163-164是影视信息传递在视觉上的解释性补充说明。[3]93-97影视字幕翻译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显著,[4]38-40其根本任务在于服务观众,帮助观众理解影视作品。[5]152-153影视字幕翻译在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中不可或缺,其翻译质量的优劣影响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影响影视作品对外传播的效果。
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生态学的翻译观,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6]1-5翻译方法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7]5-9+95翻译生态环境则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8]生态翻译学以译者为中心,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6]译者根据翻译生态环境选择翻译方法,既要尽量保持并转换原语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又要尽量使转换过来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能够在译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长存,从而保持原文和译文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8]
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由精通英汉双语的美方专业人员翻译而成,以译者为中心和主导。结合影视字幕和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译者兼顾英汉双语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了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寻求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总体而言,美版《甄嬛传》字幕翻译的成功或精妙之处比比皆是,同时其不足或值得商榷之处同样客观存在,现结合配有中英文字幕的美版《甄嬛传》中的部分翻译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6]影视字幕翻译既要立足原语的语言生态,准确地呈现原语的语言信息;又要适应译语的语言生态,服务观众的语言理解需求;还要兼顾影视字幕的瞬时性特点,做到含义明确、言简意赅、正确地表达影视作品的语言信息;从而保持原语语言生态和译语语言生态的协调平衡。
例1:只是不知你是否担得起这个名字 (1-00:13:25,表示该字幕信息出现在该影视作品第1集的第00时13分25秒的位置,下同,网址http://www.le.com/tv/10008646.html?ch=baiduald_ffds)
I only wonder if you are a match for such an auspicious name.
例2:皇上知道我性子冷淡 不爱走动 (4-00:34:40)
His Majesty knows well my cold character and my distaste for social activities.
例3:我若不与你联手只能为人鱼肉 (6-00:05:05)
If I had not been allied with you, we would have faced cruel oppression everywhere.
例4:但是宫里面有的是医术高明的太医 (4-00:40:27)
But the imperial doctors are knowledge.
例1-例3实现了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表现在原语语法结构、词汇含义、修辞风格等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的翻译正确地表达出影视作品的语言信息,保持了原语和译语语言生态的协调平衡。影视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把握原语和译语语言生态的差异,翻译时既要正确表达原语的准确含义,又要顾及译语观众的理解需求。首先,汉英在词性和语法结构上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例1时做了词性和语法结构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分别将汉语动词“担得起”转换成英语名词a match,将汉语动宾结构“担得起这个名字”转换成英语的系表结构“be a match for such an auspicious name”,这样能够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符合英语的语言生态,观众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汉英语言一词多义现象普遍。例2中的汉语“走动”有两个含义“行走而使身体活动”和“亲戚朋友之间彼此往来”,译者注意到汉英两种语言生态的区别与联系,做了适应性选择转换,取其第二个含义,准确地将其译为“social activities”,保持了汉英双语语言生态的协调平衡。再次,汉英语言在修辞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别。例3是汉语语言生态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为人鱼肉”改编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处于被宰割的地位。然而英语语言生态中缺乏类似的喻体形象,为了平衡原语语言生态和译语语言生态,译者做了修辞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舍弃汉语的比喻形象,直接翻译出原语的比喻义“faced cruel oppression everywhere”,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语的真实含义,从而使其能够在译语的语言生态中能够更好地生存。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应该立足原语的语言生态、正确表达原语的语言信息。译者在进行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时尚且存在个别不当之处。例4中的“医术高明”在汉语中主要侧重“术”(即技术、技能等)而非“知识”,而英语中的knowledge(意思是knowing a lot)侧重知识;而且汉语中的“某处有”译为英语时常用there be 结构。可见例4中的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存在不当之处。为了在译语语言生态里做好平衡协调,建构译语生存的语言生态环境,可以将例4改译为“But in the palace there are many imperial doctors with superb medical skills. ”这样能够更符合译语的语言生态,也能够兼顾影视字幕翻译的瞬时性要求,在时间和空间允许的范围之内,更加准确和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原语的信息。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语。[6]影视字幕翻译既要立足原语的文化生态,准确地反映原语的文化内涵;又要适应译语所处的文化生态,服务观众的文化接受需求;还要兼顾影视字幕的通俗性要求,做到通俗易懂、简洁流畅、正确地传递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从而保持原语和译语文化生态的协调平衡。
例5: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朕的这张龙椅 (6-00:11:42)
Heaven knows how many people have their eyes fixed on this throne
例6: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3-01:17:12)
When the shepherds quarrel, the wolf has a winning hand.
例7:好端端的怎么会走水呢 (3-00:59:21)
How could a fire start so suddenly?
例8:此处说话不方便 我们借一步说话 (4-00:13:18)
There’s no place for conversation. I would like a word with you.
例5-例7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表现在原语文化负载词、成语、方言等方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的翻译正确地传递出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保持了原语和译语文化生态的协调平衡。影视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把握原语和译语的文化生态的差异,翻译时既要传递原语的文化内涵,又要顾及译语观众已有的文化知识。首先,中美文化生态中都含有反映本国特定文化内涵的文化负载词。例5中的“龙”在中国文化生态中是吉祥的神兽,是封建社会帝王的象征,“龙椅”是指帝王专用的座椅,可以代指皇位。而在美国文化生态中dragon是凶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中恶魔撒旦被称作“the great dragon”。为了平衡原语文化生态与译语文化生态,译者将“龙椅”译为英语文化生态中表示王位或御座的词throne,避免了观众从译语文化生态出发曲解原语,很好地实现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次,中美文化生态中都含有本国人所熟悉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等表达方式。例6是中国文化生态中家喻户晓的成语,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道黄雀在后面正想吃它,比喻只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然而中国文化生态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螳螂和蝉以及黄雀的故事,多数美国观众却不甚了解,美国观众所熟悉的是shepherds和wolf的故事。为了平衡原语文化生态与译语文化生态,译者做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创造性地将例6译为“When the shepherds quarrel, the wolf has a winning hand”,既表达了原语的文化内涵,又激发了译语观众类似的文化联想,保持了英汉文化生态的协调,不失为很好的翻译。再次,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包含特定文化内涵的方言用语,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译语观众的理解障碍。例7中的“走水”是汉语文化中的方言,指失火(含避讳意),如果翻译其字面含义就会背离影片剧情和原语的文化内涵,造成译语观众的理解障碍,译者关注到原语和译语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进行了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将其译为“How could a fire start”,准确地传递出了汉语方言的文化内涵。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应该立足原语的文化生态、准确传递原语的文化内涵。译者在进行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时仍然存在个别疏漏之处。例8中的“借一步说话”在汉语文化生态中含有“私下里说些不便公开的话”的内涵,译者将其译为“I would like a word with you”,没能传递出该词包含的“私下里”和“不公开”的文化内涵。因此可以使用英文短语“have a word in sb’s ear”(意思是to speak to sb privately about sth.)将例8改译为“I would like to have a word in your ear. ”这样能够更适应译语的文化生态,也能够兼顾字幕翻译的通俗性要求,更加准确和通俗易懂地传递出原语的文化内涵。
3.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者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语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中得以体现。[6]影视字幕翻译既要立足原语的交际生态,准确地表明原语的交际意图;又要兼顾译语的交际生态,服务观众的交际沟通需求;还要兼顾影视字幕的综合性要求,做到译文与其所处的声音图像等其他生态要素相辅相成,正确地体现影视作品的交际意图,从而保持原语和译语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
例9:方才是方才 现在是现在 (4-01:21:38)
But now it is different. Only the two of us are here.
例10:萤烛之辉怎能与纯元皇后的明月之光相交 (2-00:37:16)
My insignificant skill cannot compare to the performance of Chunyuan
例11:这太阳打哪儿出来了 (4-01:18:05)
All pigs may well fly!
例12:今日汉军旗大选 (1-00:09:07)
They now audition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例9-例11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表现在原语交际语境,交际方法,交际效果等方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上,译者的翻译正确地体现出影视作品的真实交际意图,保持了原语和译语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在影视字幕翻译中,译者需要把握原语和译语交际生态环境的差异,既要准确体现原语交际意图,又要符合译语观众的交际习惯。首先,原语交际语境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影视作品借助剧情和画面等信息传递影片的交际意图、呈现原语的交际生态。例9中的“刚才”是指有皇帝和其他人在场的语境,“现在”是指只有说话人双方在场的语境,译者注意到中美交际生态的差异,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做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将其翻译成“But now it is different. Only the two of us are here. ”准确地体现了原语的交际意图,保持了原语和译语交际生态的平衡,实现了影片剧情的衔接和连贯,使译语观众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最清晰的信息。其次,原语交际方法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例10是汉语交际生态中典型的“甄嬛体”,采用了转弯抹角的交际方法表达剧中角色的真实交际意图,用“萤烛之辉”和“明月之光”作对比,说明自己的表演和纯元皇后的表演不能相提并论,以示对纯元皇后的尊敬和避讳。为了平衡原语交际生态与译语交际生态,译者化繁为简,舍弃汉语拐弯抹角的交际方法,将其译为“My insignificant skill cannot compare to the performance of Chunyuan”,避免译文拖沓冗长甚至引起误解,这样更加符合译语观众的交际习惯,恰当地体现了原语的真实交际含义,提供了相关性最强的信息,从而使该翻译能够在译语交际生态中生存。再次,原语交际效果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例11是汉语生态中的俗语,表示非常反常或出乎意料,结合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剧中人物惊讶的表情和动作,译者不拘泥于文字形式,创造性地借用译语观众所熟悉的惯用语“pigs might fly”(意思是you do not believe sth will ever happen),恰当地传递出原语的交际意图,在译语交际生态里建构了译语生存的交际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与原语类似的交际效果,使译语观众能够产生与原语观众类似的情感体验。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应该立足原语的交际生态环境,不能造成交际障碍。译者在进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时同样存在个别不足之处。根据影视作品的剧情和画面,例12是指来自汉军旗的秀女进行大选。译者将其译为“They now audition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 ”容易使观众误以为今天是汉军旗里的军队选拔而非秀女选拔(将会与影视剧情和画面严重不符),容易给译语观众造成困惑和不解。为了在译语生态里做“平衡”工作,建构使译语生存的交际生态环境,可以将其改译为“They now audition girls from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这样能够使得字幕翻译与其所处的图像、场景等其他交际生态要素相辅相成,更加适应译语的交际生态,同时 兼顾影视字幕的综合性要求,正确地体现影视作品的交际意图。
结语
综上所述,影视字幕翻译影响观众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在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中不可或缺。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在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需要兼顾原语和译语所处的生态环境。既要服务观众所处的生态环境,帮助他们跨越语言、文化和交际障碍,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又要立足原版影视作品所处的生态环境,正确地表达其语言信息、传递其文化内涵、体现其交际意图;从而保持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和交际生态的协调平衡,更好地实现影视作品的预期传播效果。本文的分析仅仅涉及美版《甄嬛传》字幕翻译中的一小部分,剧中还包含大量的诗词、成语、俗语等汉英翻译实例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关注。
[1]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2]陆香.简析中国电影文化词汇的翻译原则[J].现代传播,2012(10).
[3]杨洋.电影字幕翻译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
[5]陈晓丽.影视字幕翻译的缩减策略探讨[J].电影文学,2013(24).
[6]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7]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2).
[8]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Class No.:H315.9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Subtitling Translation of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An Eco-Translatology Perspective
Yuan Chunb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Jiangsu 223003,China)
Subtitling transl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Through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in Eco-Translatolog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uccesse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subtitling translation of Empresses in the Pala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in subtitling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need to keep a in languag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ecology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Eco-Translatology;subtitling translation;Empresses in the Palace
袁春波,硕士,讲师,淮阴工学院。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认知语言学。
淮安市社科联项目“淮安地方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研究”(编号:B-16-44)。
1672-6758(2017)05-0103-5
H315.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