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华 刘其国
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管道安全管理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护士管道安全管理意识增强,专科知识和操作能力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管道安全管理能力,显著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ICU管道;安全管理
ICU是急危重症患者加强监护的场所,为了维持患者生命的需要,各类管道众多,用途不一;患者危重程度不同,意识状态各异;医护人员对安全管理的意识、依从性参差不齐。各种原因导致管道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如何加强管道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我院ICU在2016年3月~5月针对该问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有24名执业护士,年龄在22~47岁;其中本科9名,专科15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护师5名,护士15名。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1.2.1.1首先在护士长的指导下,通过讲座,发放学习资料,现场模拟等形式,对全科人员进行培训,逐步使护士掌握品管圈知识和实施方法以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到品管圈活动中来。
1.2.1.2以自愿自发方式组成QCC小组,自愿报名,产生8名圈员,圈长由自荐、辅导员与全体圈员讨论后集体推荐产生;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确立圈名为"呵护圈";设计的圈徽图案是一个绿色的圆圈中,被一只手托起的三个红、黄、绿色交织的圆环。其中的绿色代表生命,温柔纤细的手意喻护士承载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呵护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交织的圆环,代表着护理工作中高、中、低危管道(红色、绿色、黄色管道);外周的圆圈,意喻护理工作360°,无缝隙。
1.2.2选定主题 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1],列举出日常工作的常见问题,选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提高管道安全管理。选题的理由:对院方而言:避免管道管理不善引起的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形象;对患者而言:保障就医安全;对护士而言:降低安全隐患、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优质服务能力。
1.2.3现状调查与要因分析 圈员收集我科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因素,运用鱼骨图从人(护士、医生、患者)、物(设施、用物)、法(方法、管理)、则(制度、原则)四个方面讨论、分析得出要因:护士方面:管路风险程度评估不足,观察不到位,约束固定不当,管路固定方法不妥,与患者沟通无效、未能满足其舒适的需要;操作疏忽,移动不当。医生方面:镇静、镇痛不到位,计划性拔管评估不足。患者方面:意识障碍、躁动,紧张、害怕、不舒适、不能有效沟通,不配合。物:约束带增补不及时,床栏杆损坏后维修不及时。法:管道固定方法单一,缺乏各管道统一有效的固定策略,缺乏管道固定的实战培训。则:工作量大,病情交接不仔细。通过因果关联分析图进行真因验证,根据"二八定律"确定影响管道安全管理的主要要因为:管道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管路固定方法单一,健康教育、护患沟通不到位。
1.2.3设定目标值 依据我科现状和圈员能力,预期改进后科室医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意外拔管率下降。
1.2.4对策拟定和实施
1.2.4.1加强专科知识培训 护士和医生同时培训。护士培训的内容:管道管理案例分析、相关文献,强调安全管理的意义;各管道置管的意义、护理流程与管理规范,强调风险评估的内涵与交接、观察重点;培养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提高管道安全管理的依从性,以及专科知识水平。医生培训:镇静、镇痛的标准与规范操作,计划性拔管的把握与策略;提高医生镇静、镇痛、计划性拔管的有效性。形式:多媒体;地点:科办公室;时间:护士:每周4晚18:00~19:00;医生:每周三上午10:30~11:00;培训次数:均为4次。每周培训前先对上周培训内容进行现场提问,督导学习效果。
1.2.4.2实战演练 演练各项操作对管道的影响以及操作规范,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不同情况下约束带的正确使用,以及各项操作时固定管道的技巧,強调规范操作的流程与意义,进一步提高护士管道管理的责任心和操作能力。
1.2.4.2.1翻身技巧:为患者翻身前后首先放置好管道,翻身时一只手将管道在置管周围加以固定后再翻转患者;对于上呼吸机患者,首先松开呼吸机管道支撑,然后一手置入Y型管处固定,再予以翻身,以防止管道牵拉脱出。
1.2.4.2.2固定技巧,各种管道强调采取双固定,如:导尿管可采取井字和高举平台固定法;引流管可用碟形固定;气管插管如果没有专用外固定器,可用胶布四点固定法(双下颌、双颧骨),如果患者烦躁,可用全棉扁带绕颈加固,随时保持气囊的压力在合适的范围;留置针四肢穿刺部位,可将透明丝袜趾端剪去,形成筒状,也可用弹力网帽剪去两端形成筒状,套在置管部位加固,可有效避免因躁动或汗液较多引起的针头脱出、渗漏。
1.2.4.2.3有效沟通、合理约束:ICU特殊的环境,身体的约束,会使患者身心疲惫,产生气愤、易怒情绪,致使其行为失去理智,增加烦躁程度[2],使非计划拔管事件上升。约束前一定要慎重评估风险程度,做好健康教育,适当有效的约束[3]。四肢约束带,球拍式、拳头式手部约束时松紧要适宜;胸腹部置管者,可用中单从腋下至膝关节部覆盖,双手放置在中单上,再将中单两边多余的部分塞到床垫下方,使患者双手与管道之间形成有效屏障,防止躁动患者意外拔管。每周演练,每月考核。
1.2.4.3 严格风险评估,强调标示使用 针对带管患者,各班严格评估患者的全身和局部情况,认真填写风险评估表及床边交接,针对风险级别进行预见性护理,及时巡视、观察;同时强调标示的使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标示Ⅰ、Ⅱ、Ⅲ级管道;根据不同的管道在管道进入处做标记,或每班测量外漏长度,以便了解放置位置和管道滑脱的情况。各种管道清理整齐,妥善固定,尽量把管道所接容器放在同一侧的床边,便于观察,准确记录,防范不安全事件发生。
1.2.4.4弹性排班 调整班次及各班职责,严格夜班双班制,即大、小夜互为主副班,进一步保障了夜间的工作质量。强化组长的質控职能,各班组长均亲自参与床边交接;护士长、质控组成员,随时巡视各班管理情况,现场督导,周会通报,月质量分析会上点评。以强化大家的管道安全管理意识,增强责任感,规范操作行为。
1.2.4.4规范病房管理,强调物品"五定" 增加病房固定物品放置空间,固定物品种类、数量和位置,每天专人增补、检查2次,保持固定。保持病房设施的完好性,发现设施、物品有损随时上报,申请维修;夜间非紧急情况可用便利贴记录,贴在黑板晨交班栏提醒,第二天晨会交班。以提高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保证病床设施、腕带的完好备用,方便了责任护士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病房管理。
1.2.5评价方法 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管道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管道管理规定(30分)、相关知识(40分)及操作技术(30分)的考核成绩。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圈员的潜能,自主参与,自主管理,使护士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充分调动了个人主观能动性,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分析寻找要因,积极制定措施,持续改进,提高了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提升了护士整体素质,培养了综合能力。在相互沟通、促进的过程中,团队精神、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2提高ICU护士管道安全管理意识和依从性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要提供好的工作环境,比如病房管理规范,物品"五定",使大家在操作时,随手可及、方便快捷,提高大家的依从性。要加强督导、弹性排班,加强差错、事故多发时段的力量,重点时段的质量督导频次,夯实各项规范的落实力度,为管道的规范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就是强化安全管理意识、规范操作。通过培训、演练和考核,不但提高了护士管道管理的专科知识和操作能力,而且让护士进一步明白了规范操作的意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了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管道安全管理的能力。
3.3品管圈的开展,使圈员能积极、主动参与管理,抓住管道护理重点,运用正确的护理措施加强管道安全护理,有效的降低了管道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优质服务的内涵,真正的为患者提供了满意服务,让患者、医护人员和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刘扬.通俗易懂的QCC头脑风暴法[J].中国质量,2005(2):59.
[2]杨亚平,商慧兰,周钰榕,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拔管的研究进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27):39.
[3]陈爱萍,蔡虻.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34.
编辑/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