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霞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儿选择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具有疗效佳,疗程短等优点。
關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Combination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Intreating
Henoch-Sch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又称享诺-许兰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及其他器官毛细血管炎性反应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尤以学龄期儿童好发。紫癜样皮疹为本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伴见腹痛、肾脏损害、关节疼痛等症状。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以2015年3月~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5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1.2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1]:①皮肤紫癜:分批出现的可触性紫癜,或下肢明显的瘀点,无血小板减少。②腹痛:急性弥漫性腹痛,可出现肠套叠及胃肠道出血。③组织学检查:以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或IgA沉积为主的增殖性肾小球肾炎。④关节炎或关节痛:关节炎:急性关节肿胀或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关节痛:急性关节疼痛不伴有关节肿胀或活动受限。⑤肾脏受累:蛋白尿>0.3g/24h或晨尿样本白蛋白肌酐比>30 mmol/mg;血尿,红细胞管型:每高倍视野红细胞>5个,或尿潜血>2+,或尿沉渣见红细胞管型。其中①为必要条件,加上②~⑤中至少一条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3~16岁;③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 ①伴有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者。②明确对药物过敏者。③正在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④不能配合治疗者。
1.5依从性、剔除及脱落标准
1.5.1以药片计数法[2]评价依从性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具体计算公式为:依从性=(受试者实际用药量/医嘱药量)×100%,依从性处于70%~120%范围内视为依从性良好。
1.5.2剔除病例标准 已入组病例但符合以下之一者,应予剔除:①误诊者;②由于使用某种禁用的药物,以致无法评价药效者。
1.5.3脱落病例标准 因以下原因未完成临床方案的入组病例应视为脱落:①自行退出试验者(如对疗效不满等);②治疗过程中失访者;③研究者令其退出者(如依从性差、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1.6方法
1.6.1一般治疗 仔细询问病史,注意寻找和避免接触过敏原。安抚患儿情绪,嘱其减少运动、注意休息,饮食清淡。有消化道出血者,如腹痛不重,仅大便潜血阳性者,可用流食。
1.6.2西医治疗 常规予口服维生素C、芦丁片及潘生丁,静脉予西咪替丁20~40 mg/kg/d,有明显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疗。有腹痛、关节痛、肾功能损害者,予氢化考的松5~10 mg/kg/d,并在病情缓解逐渐减量至停用。对于严重病例可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2~3 d。
1.6.3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本病多属血热,常兼表邪及气虚,自拟方如下:浮萍10 g,连翘10 g,赤小豆20 g,赤芍10 g,紫草10 g,白茅根20 g,生地黄15 g,茯苓10 g,阿胶10 g,大枣10 g,甘草6 g。腹痛甚者加元胡10 g,白芍6 g;脾气虚甚者加党参、白术各15 g;血尿者加大小蓟各6 g;关节疼痛者加桑枝、牛膝各10 g。治疗2 w观察疗效。
1.7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③无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取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一般资料情况 56例患儿均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3~13岁(平均6.7±2.3),其中单纯皮肤紫癜型21例,合并腹痛4例,合并关节痛3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3~15岁(平均6.9±2.7),其中单纯皮肤紫癜型19例,合并腹痛5例,合并关节痛2例,合并肾损害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方面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比,紫癜消失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腹痛及关节痛的消失时间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
2.4依从性、剔除及脱落情况经药片计数法评价后,患者依从性均处于70%~120%,提示患者依从性良好。未出现病例剔除及脱落。
3 讨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较为常见的小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迄今为止,该病的病因未完全阐明,可能涉及感染、遗传、药物、疫苗及某些食物诱发等因素。细菌中以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在HSP的最为常见,且其在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从上世纪90 年代,即有大量文献对链球菌与HSP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3-4]。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HSP,特别是HSP腹型患儿发病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证实Hp感染与腹型HSP具有相关性。此外,与HSP有关的细菌还有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等。常见病毒如柯萨奇病毒、 EB 病毒、微小病毒等可诱导HSP的发生。某些寄生虫的代谢产物以及其他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均与HSP发病有一定相关性[5]。某些食物及药物也可诱发本病,遗传因素 HSP 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6]。而免疫机制异常则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免疫功能直接影响本病的转归[7]。用药方面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仅表现为紫癜且病情较轻者,可应用维生素C、芦丁、潘生丁、西咪替丁等对症处理,感染症状明显者可应用抗生素,出现腹痛、关节疼痛、肾脏损害、便血等症状且病情较重应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此外,还可以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进行脱敏治疗。治疗时应注意小儿时期特点,避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
过敏性紫癜在祖国传统医学中隶属于“血证”、“发斑”、“肌衄”、“葡萄疫”,《外科正宗》中有详细记载:“葡萄疫,其患多生于小儿,……,結成大小青紫斑点,色如葡萄。”小儿脏腑娇嫩,稚阴稚阳,形体未充,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又因小儿纯阳之体,外邪入里易从阳化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渗于皮下,发为紫斑。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疾病迁延日久,易耗气伤阴,故治疗时除清热解毒凉血外,还需注重益气养阴。方中浮萍、连翘透热达表,清热解毒;赤芍、紫草凉血活血,解毒消斑;白茅根、生地清热凉血,补肾养阴;茯苓、阿胶、大枣、甘草益气养阴,固其根本。诸药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紫草对炎症急性渗出期的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及增殖期炎症均有拮抗作用[8];赤芍所含的芍药甙可调节机体凝血功能,缩短凝血时间,从而治疗过敏性紫癜[9]。生地黄、白茅根具有缩短出、凝血时间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
综上所述,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初步治疗效果令人满意。中药与西药联合可起到协同治疗效果,并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提高疗效但是实验设计及样本量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尚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江载芳,申昆玲,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74.
[2]UrquhartD J.Role of Patient ComplianceinClinicalPharmacokinetics[J].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1994, 27(3):202-215.
[3]Punnoose AR,Lynm C,Golub RM. JAMA patient page. Henoch-Schon-lein purpura[J].JAMA,2012,307(7):742.
[4]Weiss PF,Klink AJ,Luan X,et al.Temporal association of streptococ-cus,staphylococcus,and parainfluenza pediatric hospitalizations and hos-pitalized cases of Henoch - Schonlein purpura[J].J Rheumatol,2010, 37( 12):2587-2594.
[5]Lim CS,Lim SL.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associat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J].Cutis,2011,87(6):273-276.
[6]Watanabe T.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following influenza vaccina-tions during the pandemic of influenza A(H1N1)[J].Pediatr Neph-rol,2011,26(5):795-798.
[7]孙晓春.过敏性紫癜与免疫[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1998(5):242.
[8]翁维良,房书亭.临床中药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9]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8-605.
编辑/罗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