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粟幼嵩,黄佳,王勇,胡莺燕,曹岚,吴志国,姚培芬,宋立升,王祖承,陈俊,方贻儒
·论著·
2009~2010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模式调查
刘瑞,粟幼嵩,黄佳,王勇,胡莺燕,曹岚,吴志国,姚培芬,宋立升,王祖承,陈俊,方贻儒
目的:分析2009~2010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的处方情况。 方法:采用1日法对2009年12月1日及2010年12月1日本中心所有住院患者抗抑郁药处方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2009年(2 011例)及2010年(1 434例)住院患者精神疾病分布无明显变化,由高到低为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心境障碍;抗抑郁药处方应用频率最多的精神疾病依次为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处方频率最高的抗抑郁药种类依次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他机制抗抑郁药(文拉法辛、米氮平、曲唑酮)及三环类抗抑郁药;且抗抑郁药的处方剂量与限用日剂量比值均接近1;抗抑郁药处方方式以单一种抗抑郁药最常见;抗抑郁药联合治疗中最常见的其他精神药物依次为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和心境稳定剂;合并1种药物的处方为多。 结论:2009~2010年SSRIs均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新一代其他机制的抗抑郁药处方明显增加;抗抑郁药处方剂量均在合理范围。
抗抑郁药处方; 住院患者; 时点调查
近年来抗抑郁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项澳大利亚精神药物配药的纵向趋势分析研究[1]显示,2011年精神药物配药较2000年增加了58.2%,其中抗抑郁药增加了95.3%。抗抑郁药占所有精神药物的比例由2000年的54.2%增加至2011年的66.9%。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最常用的抗抑郁药,其配药增加了100%。本团队2005~2008年4年抗抑郁药物处方调查[2]发现,SSRIs已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无论国内国外在临床工作中难免存在抗抑郁药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国外已有抗抑郁处方药物过量的研究[3]。本研究对抗抑郁药处方现况进行调查,旨在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抑郁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 对象
为2009年12月1日当日及2010年12月1日当日本院全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共3 445例,其中男2 030例(58.9%),女1415例(41.1%);年龄5~108岁,平均(54.04±16.39)岁。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入组者的诊断分类情况如下: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为2 598例(75.4%),器质性精神障碍为335例(9.7%),心境障碍为254例(7.4%),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为69例(2.0%),神经症为37例(1.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为8例(0.9%),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为3例(0.1%)。两年来疾病种类前3位的构成无明显变化,居于首位的住院患者始终是精神分裂症(2009年为76.3%,2010年为77.7%),器质性精神障碍和心境障碍则分别列第2、3位。
1.2 方法
1.2.1 处方情况调查方法 采用一日法[4],将常用抗抑郁药处方数和平均处方剂量,按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SSRIs以及其他机制的抗抑郁药3大类别进行统计,对两组抗抑郁药处方情况、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疾病诊断构成、抗抑郁药处方频率、处方剂量(PDD)、联合用药和合并用药进行统计;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计算PDD与DDD的比值,评估药物处方剂量的合理性。
1.2.2 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根据数据资料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年的抗抑郁药处方的疾病种类构成比较
两年应用抗抑郁药处方的精神疾病种类前3位排列未改变,依次为心境障碍(2009年为40.1%,2010年为43.9%)、器质性精神障碍(2009年为8.2%,2010年为15.8%)及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009年为9.0%,2010年为10.2%)。
2.2 两年间抗抑郁药处方频率和剂量比较
两年间抗抑郁药处方频率SSRIs均占首位,频率最高的依次是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其他机制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米氮平、曲唑酮处方频率2010年较2009年有所增加;TCAs处方频率较低,最常用的是氯丙咪嗪。与2009年比较,2010年SSRIs类处方频率明显减少,其他机制抗抑郁药处方频率明显增加(P均<0.05)。见表1。
2009年组及2010年组PDD/DDD均较接近1,未出现超剂量使用的情况;两组氟西汀、舍曲林及文拉法辛的处方剂量2010年相比2009年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年抗抑郁药物处方频率比较(例数,%)
表2 2009年及2010年本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平均处方剂量及PDD/DDD值比较±s)
2.3 两年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情况比较
将抗抑郁药处方按照单一种抗抑郁药和≥2种抗抑郁药合用的方式分类统计显示,单一抗抑郁药处方2009年组为93.62%(220张),2010年组为83.49%(182张);≥2种抗抑郁药处方2009年组为6.38%(15张),2010年组为16.51%(36张);2010年组比2009年组明显增加( χ2=11.62,P<0.01)。
2.4 两年的抗抑郁药合并其他精神药物频率比较
抗抑郁药处方中最常见合并处方的精神药物依次是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和心境稳定剂。合并抗精神病药及合并镇静催眠药的处方2010年组比2009年组明显增加(P均<0.01)。见表3。
表3 两年抗抑郁药合并其他精神药物频率比较(例数,%)
抗抑郁药合并处方抗精神病药方面,合并1种抗精神病药的处方方式最为常见;合并处方情绪稳定剂方面,几乎所有的处方方式都只是合并1种情绪稳定剂;合并处方镇静催眠药方面,合并1种镇静催眠药最为常见,合并处方≥2种较少,但2010年相对于2009年合并处方≥2种镇静催眠药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研究结果表明,本中心2009年及2010年在收治精神疾病患者的种类上是基本一致的,精神分裂症始终是最为常见的住院精神疾病,其次是器质性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及心境障碍。使用抗抑郁药的最常见疾病是心境障碍,其次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焦玉梅等[5]发现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抑郁发生率为30.7%;张敬悬等[6]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0.35%。提示临床实践中抗抑郁药也常被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的抑郁症状。这与本研究小组既往的研究[2]结果相似,由此可见目前抗抑郁药的使用不仅局限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也应用在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型抗抑郁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两年间SSRIs是处方频率最高的药物,虽然2010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TCAs处方频率一直处于最低的水平,两年处方频率均不足5%。与之相反的是,文拉法辛、米氮平和曲唑酮为代表的其他递质机制抗抑郁药的处方频率2010年较2009年有显著增加。这表明本中心对新型抗抑郁药使用越来越广泛。这可能与新型抗抑郁药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关,心血管系统不良作用少、对老年患者耐受性好和服用方便等因素有关[7];与何小林等[8]研究结果一致。在抗抑郁药处方剂量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常用抗抑郁药的PPD/DDD值均接近1,平均处方剂量都在推荐的安全范围之内,并且两年内无显著性变化,这就说明临床上对抗抑郁药使用是比较注重安全性的。
本研究显示,在抗抑郁药的联合使用方面,单用一种抗抑郁药的处方方式在临床上占绝大多数,合并使用两种抗抑郁药非常少见。在抗抑郁药合并处方其他精神药物方面,抗抑郁药最常见的合并处方药物是抗精神病药。在合并其他精神药物的数量方面,无论是合并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还是镇静催眠药,都显示出合并一种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合并两种其他精神药物的情况只占少数。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与临床上习惯将抗精神病药作为抗抑郁治疗的增效剂有关。
本研究以随机日期选取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处方模式的时点调查;并不能完全反映处方习惯变化的细节,且易受其他因素影响,但此日期收集的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表明,新型抗抑郁药已经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SSRIs仍为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但以文拉法辛、米氮平、曲唑酮为代表的新一代其他机制的抗抑郁药处方增加明显,且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已逐渐成为临床使用抗抑郁药的主流,但合并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关注;目前本中心在抗抑郁药处方方式方面是比较合理和安全的。
[1]Stephenson CP,Karanges E,McGregor IS.Trends in the utilisation of psychotropic medications in Australia from 2000 to 2011[J].Aust N Z J Psychiatry,2013,47(1):74-87.
[2]陈俊,王祖承,王勇,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抑郁药物处方习惯演变4年随访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10):1205-1209.
[3]Wong A,Taylor DM,Ashby K,et al.Changing epidemiology of intentional antidepressant drug overdose in Victoria,Australia[J].Aust N Z J Psychiatry,2010,44(8):759-764.
[4]张学军,王祖承,方贻儒,等.956例住院病人一日使用精神药物的临床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5,4(1):33-35.
[5]焦玉梅,王立伟.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及其临床特征[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5):270-273.
[6]张敬悬,翁正,刘桂花.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抑郁症状及有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6):253-254.
[7]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5-261.
[8]何小林,郑洪波,于金龙,等.精神科医生选择抗抑郁药物时最先考虑的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6-7.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cription pattern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in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in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from 2009 to 2010
LIURui,SUYou-song,HUANGJia,WANGYong,HUYing-yan,CAOLan,WUZhi-guo,YAOPei-fen,SONGLi-sheng,WANGZu-cheng,CHENJun,FANGYi-ru.
Shanghai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3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scriptions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 of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from 2009 to 2010. Method:Use one day time point survey to investigate the antidepressant prescriptions of all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hanghai Mental Health Center on each December 1st in 2009 and 2010. Results:In 2009 (2 011 cases) and 2010 (1 434 case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iseases,which were schizophrenia,organic mental disorder and mood disorder from high to low.The psychiatric disorders that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ntidepressants were mood disorders,organic mental disorders,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iatric disorders.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antidepressant drugs in turn were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and other antidepressant drugs (represented by venlafaxine,mirtazapine and trazodone) and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he ratio of the prescribed dose and the defined daily dose was close to 1.Single antidepressant prescription(monotherapy) was the most common form in the prescription of antidepressant.The most common prescription of combination use of antidepressants and psychotropic drugs was antipsychotic drugs,sedatives hypnotics and mood stabilizers,and combination use of antidepressants with one psychotropics was common. Conclusion:From 2009 to 2010,SSRIs is the first line of antidepressants,and the prescription of the newer generation with other mechanisms of antidepressant prescription drug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prescription dose of antidepressants are in the reasonable range.
antidepressant prescription; inpatients; time point survey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10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232719);;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人才培养项目(XYQ2011014);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项目(中医)(12401906200);上海市精神疾病临床医学中心(201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卫生部医政司2011-87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2012BAI01B04)
20003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刘瑞,粟幼嵩,黄佳,王勇,胡莺燕,曹岚,吴志国,姚培芬,陈俊,方贻儒);上海市精神卫生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宋立升,王祖承)
陈俊,doctorcj2010@gmail.com;方贻儒,yirufang@aliyun.com
R749
A
1005-3220(2017)01-0012-03
2016-06-13
20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