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四重特性

2017-02-23 13:34费君清王海稳
关键词:网络安全信息化

费君清,朱 雪,王海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论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四重特性

费君清,朱 雪,王海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进行适应性变革所产生的新论断。这些论断既站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又扎根人民的根本利益;既兼顾国际国内实际,又确保治理的科学性,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的特色,是政治性、人民性、现实性和科学性四重特性的有机统一。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深入理解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理论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特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工作重心都紧跟时代潮流。尤其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网络发展和网络安全,敏锐洞察到信息化对党和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加强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事业作了很多重要论述,涉及网络主权、国家利益、民生福祉等各个方面,形成了鲜明而极具特色的网络安全观。习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兼具政治性、人民性、现实性和科学性。信息化时代,深入理解和研究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四重特性,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既有助于增强人民关心网络安全与发展的自觉性,也有利于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发展之路的坚定性。

一、把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任务

鲜明的政治性是习近平网络安全观的首要特性,揭示了网络安全与政治的特定关系,即网络安全关系到政权稳定和政治安全。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关系信息化时代的国家安全。

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具有内容上的特殊性,代表了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另一方面具有形式上的普遍性,把阶级利益或集团利益标榜成共同利益[1]。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增量”[2]。马克思认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意识形态的地位提升到新高度。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和考验,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任务乃大势所趋。人往哪儿聚,哪儿就是我们的主战场。第39次中国互联网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普通民众新闻和信息的获取80%是通过新媒体。信息化时代,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已由传统媒体转移至互联网。一方面,互联网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上的各种话题随时随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同层次的网络主播、网络“大V”的影响也无处不在。导致了各种思想舆论在网上相互叠加和激荡,加大了对舆论控制的难度。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强烈冲击了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舆论环境本身具有极高的复杂性,而新媒体迅速发展导致的舆论形成和扩散机理使得国家对舆论的控制脱离了传统模式。

习总书记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任务,主要体现在十分关心网上舆论工作。首先,习近平深刻指出网上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阵地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形势,“两个巩固”的提出是一种必然选择。习总书记还指出网上宣传工作的具体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其次,习近平指出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功能,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6]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传播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利器。为防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恶意唱衰和污蔑攻击,必须明确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必须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这就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媒体,要把党的主张和意志贯彻到舆论报道之中,要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要体现爱党、护党、为党的正确态度,要有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传递给人民群众以及把人民群众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给党的使命感。最后,习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6]因此,网络宣传工作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二、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网络安全的立足点和归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长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农民)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7]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能够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而不是相反地把人民群众视作自己的工具[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这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目标,也反映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定位。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的活动空间扩展到网络虚拟空间,人民主体地位的精神实质虽始终如一,然而内涵却变得更加丰富,那就是让互联网的发展红利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利用互联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对网络安全的重要阐述没有忘记人民,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维护网络安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价值信念,并将这种价值信念时刻贯穿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

维护网络安全为了人民。一方面,习总书记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网络信息安全与财产安全。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定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特别是要防范新型网络犯罪[10]。网络犯罪尤其是网络诈骗在败坏社会风气的同时,使人民群众遭受重大的财产损失,极大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由网络武器“永恒之蓝”篡改而来的网络蠕虫病毒于2017年5月开始爆发,该病毒通过锁定文档,向数万台电脑发出勒索信,致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和财产遭受损失。另一方面,习总书记十分注重利用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以联系广大人民群众。习近平指出,群众在哪,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去。因为网民来自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地方,就是民意聚集的地方[11]。网络时代要走网上群众路线,习总书记倡导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经常上网看看,提示他们要善于运用网络倾听民意、了解民忧、关注民生。如果网络空间是一片受污染的是非之地,则不可能有真实的民意,也不能顺畅地传达民意。用网络这一新的工具联系人民、贴近人民的前提是网络安全,而保障网络安全的目的之一也在于顺畅民意的表达渠道。

维护网络安全依靠人民。针对英雄史观的错误和偏见,马克思、恩格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答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定位”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生产发展史,人民群众就是历史的缔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属于中国的亿万人民,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习总书记指出,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网络安全防线的构筑不仅是政府的使命,也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共同参与[1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自2014年以来,拥有极高的参与人数与信息覆盖率。社会成员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美好愿景,有赖于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安全技能的进步与提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2]在多种风险交织的信息化时代,只有树立全民网络安全观,深化全民共识,凝聚人民力量,才能够切实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不断减少和修复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缺口。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维护网络安全,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三、把国际国内实际作为网络安全工作的基点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3],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在革命斗争的岁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始终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在关于网络安全的论述中,习总书记强调,“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5]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而认清“国际国内大势”是布局蓝图、谋划发展必须遵循的最大的前提和最大的实际。

一方面,网络强国主张把握了现阶段人们物质生活无法脱离的现实性。“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4]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的“实际”归根结底就是人类物质生活实践的现实性。人们要衣食住行,就必须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在网络时代,互联网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依托和动力。“一切技术都具有点金术的作用,都倾向于创造一个新的人类环境。”[15]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就是“点金术”,是十分重要的生产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凡是能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互联网时代都可以充分涌流,互联网让不同的生产要素在网络平台上迸发出新活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经典论述。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过程中,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依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最根本最紧迫也是最现实的任务。基于现实需要和时代发展需要,习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主张。

另一方面,网络强国主张既能够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又能够满足实践的需要。习总书记的网络强国主张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涵,即网络安全与发展。这是基于当前我国的网络发展现实而做出的重要部署,同时也将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分解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个方面。网络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领域,主要侧重于信息安全,即保障国家、机构、个人的信息空间、信息载体和信息资源不受外来的威胁所侵害和误导的外在状态和内在感受[17]。网络的发展指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过程,是指依靠开发和培育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发展新的生产力,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升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5]要以战略眼光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安全和发展同步推进、协调推进的良性互动。国家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任何领域的不安全都有可能威胁国家整体安全,比如来自网络的不安全极有可能向政治、经济、国防等领域蔓延和渗透。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有组织的高强度网络攻击威胁日益加剧,网络安全风险逐渐凸显。就国内自身情况来看,虽然网络应用飞速发展、网络产业持续扩张,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优化,网络安全防控和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5]因此,要以发展网络信息核心技术作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同时,要将管理能力的提升放在与技术进步同等的地位,积极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威胁反映机制,塑造全天候感知网络安全势态的能力。我们必须始终铭记,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与发展不仅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四、把依法治网管网作为网络安全的治理方式

维护网络安全,要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要遵循科学的方式方法。法治就是网络空间治理科学性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安全观,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抓住了治理网络的关键点,即依法治网、科学管网,通过法治在互联网治理领域以不变应万变,通过法治有效协调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利益冲突,通过法治构建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推进,需要系统的法律支撑;法治也是现代国家治理走向科学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违法犯罪行为的滋生留下空间,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活动不同程度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公共利益。“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8]新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法律回应,网络安全与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呼之欲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而互联网这一领域同样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要想使网络空间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家园,必须拥有一个健康清朗、生态良好的网络环境,必须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必须保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19]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网络空间、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尤其是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触及网络主权、个人信息保护等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层面,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化进程的实质性展开。《网络安全法》与《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刑法》《保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共同组成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确保我国在互联网领域有法可依,为我国的网络空间发展和网络生态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关于网络安全的论述在价值追求上,既重视国家安全,又保障人民利益;在方法选择上,既坚持实事求是,又讲究科学治理;在思想特色和理论品质上,则是政治性、人民性、现实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信息化时代,中国共产党需要在互联网领域加强治理,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出必要的适应性变革。“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0]习近平网络安全观是对现实问题的及时回应,是对时代发展的准确判断,是信息化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循。

[1] 陈锡喜.论意识形态的本质、功能、总体性及领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5-11.

[2] 刘志飞,祝黄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路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102-109.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70.

[4] 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5] 习近平.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EB/OL].[2014-02-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7/c_119538788.htm.

[6]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2016-02-2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5:13.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8.

[9] 人民日报评论员.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七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EB/OL].[2013-11-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1/c_118242701.htm.

[10] 习近平.严密防范新型网络犯罪[EB/OL].[2016-10-10].http://news.163.com/16/1010/00/C2VOU4LU00014AED.html.

[11]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4-26].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6-04/26/c_135312437_2.htm.

[1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5:1031.

[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7.

[1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15] 埃里克·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363.

[1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3.

[17] 王世伟.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2):72-84.

[1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19] 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EB/OL].[2015-12-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16/c_1117480771.htm.

[2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OnQuadrupleCharacteristicsofXiJinping’sNetworkSecurityConcept

FEI Jun-qing, ZHU Xue, WANG Hai-wen

(SchoolofMarxism,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world affairs,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and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party as well. Xi Jinping’s concept of network security is a new thesis of the party’s adaptive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Xi Jinping has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theses on the issue of network security, which not only takes the national ideology security into account,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His theses give considera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the domestic realities, a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governance is also guaranteed, which has a rich spiritual connotation and a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Xi Jinping’s network security concept integrates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s, the people, the reality and the scientificity with each other. It is significant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i Jinping’s network security concept in the course of promoting the informatization.

Xi Jinping; network security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D601

:B

:1001-9146(2017)04-0027-05

2017-05-16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MKSZ01ZD-2YB)

费君清(1955-),男,浙江宁波人,文学博士,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教育.

10.13954/j.cnki.hduss.2017.04.005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