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探析《宠儿》中丹芙的自我认同及成长历程
姜 姗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以心理学中自我认同的理论和成长小说的重要因素相结合,系统分析丹芙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及心理上的转变。重点论述丹芙如何从消极、封闭的生存到参与并融入社会以及丹芙自我认同感确立的过程。揭示美国黑人应克服孤独及自我封闭状态,以群体力量应对生存危机。
丹芙;顿悟;成长小说;自我认同;黑人群体
《宠儿》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呕心沥血之作,经历了十年酝酿和三年写作才得以问世,发表之后震动了美国文学界,不久获得1988年度的普利策奖。《宠儿》的主要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寻踪追至,为了使儿女免于奴隶生活的悲惨遭际,她拿起斧子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而这个女黑奴的故事揭示了六千万甚至更多黑奴所承受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对于痛苦的过去,黑人们是选择遗忘还是沉溺于回忆?对于未来,饱经摧残的黑人们又该如何去把握和创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文学作品的心理学解读往往能使读者深入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作者的叙述心理,从心灵的高度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1]。成长小说的重要因素包括在寻找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过程中所发生的幻灭和顿悟等。因此从心理学中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论以及成长小说的因素分析丹芙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孤立走向团结的转变过程,便可以回答以上问题。
《宠儿》描述了丹芙自我认同的漫长历程。究竟怎样确定自我?怎样才能做到自我认同?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的思考和选择。自我认同的确立就意味着个体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了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2]。丹芙并非最初就达到了自我认同,她是在成长的历程中逐步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最后不再依赖或消极听从别人的意见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最终完成自我认同。
随着个体的成长,自我意识渐渐浮现,它是从自身的个人构建,从对重要他人的反应中成长起来的[3]。在儿童期,儿童是从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存在的。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是稳定的、笼统的[4]19。母亲塞丝曾讲述过一个叫爱弥的白人女孩如何帮助她在逃跑的路上产下丹芙。塔法罗蒂等心理学家提出两个记忆选择性理论:一是心境一致性模型,一是相关性模型。根据心境一致性模型,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对正向信息的回忆,同时抑制对负向信息的回忆[5]。对于母亲讲述的关于过去的一些故事中,丹芙唯独最爱听这个,因为这个故事讲的全是她自己,因此这是丹芙自我认知的起源,并且她对最初的自我有着积极的情感。
在丹芙快满月的时候,塞丝被迫杀死丹芙的姐姐以避免女儿沦为奴隶,年幼的丹芙对此事并没有记忆。尽管丹芙从小就知道家里闹鬼,但由于七岁的丹芙每天都去老师琼丝家学习,在那里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友谊,所以家里小鬼魂的胡闹对丹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儿童期丹芙的自我意识是稳定的,但直到一天有个男同学问起了关于她妈妈的事。此刻的丹芙才意识到原来同学们早已得知母亲曾经的行为,故平时同学都是在找各种理由有意的避开她。心理学研究表明,被同伴拒绝会导致不良自我意识的发展[4]142。年幼的丹芙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也无法向同学解释,此后就拒绝上学。
一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往往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契机,这就是昔日童真的幻灭—从单纯的快乐堕入对人生的迷惘[6]286。自我已遭到严重破坏的丹芙此刻从天真坠入迷惘,从单纯的儿童生活坠入复杂的成人世界,她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爱与恨、血腥和暴力并且害怕母亲的行为会再次爆发。对母亲不适当的认同导致丹芙听不见母亲的回答,并且之后的两年时间一直处于失聪状态。这种离奇的、长时间的失聪可以理解为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后发生的生理上的转变,也是社会性退缩的表现。许多人文研究的观点证明,个体的身份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现存的空间[7]。十八年来塞丝和丹芙一直将自己封闭在蓝石路124号里,这样长期的隔离状态显然无法为丹芙的身份构建提供有利的空间,因此会直接和间接地导致她的身份迷失及自我迷失。
人是社会人,人人都需要伙伴。成长小说中对一个或几个伙伴人物的描述可以丰富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丹芙虽然还有两个哥哥、祖母和母亲为伴,但是两个哥哥无法忍受小鬼魂的骚扰,几年之后便离家出走了;年迈的祖母贝比则一直卧床研究色彩,多年后撒手人寰了;母亲白天要去餐馆工作。同学不再和丹芙来往、黑人群体不再和塞丝交往,家里十几年没有访客使得丹芙长年处于孤立状态。
丹芙十八岁的那年,生活开始发生改变。塞丝和丹芙居住的蓝石路124号迎来了多年来第一位客人,他就是从“甜蜜之家”逃跑的奴隶保罗·D,他和塞丝共同回忆并倾听对方的痛苦经历,保罗·D鼓励塞丝找到生活的答案并带来了希望。起初丹芙对于客人的到来有些反感,因为她认为保罗·D抢走了她唯一的伙伴(妈妈)。当丹芙因为对保罗·D冷言冷语而受到母亲责备时,丹芙九年来第一次哭了,“我不知道去哪儿、干什么,可我不能在这儿住了。没有人跟我们说话。没有人来。男孩子不喜欢我。女孩子也不喜欢我。”[8]17。此时的丹芙将心中的痛苦、愤怒以及对母亲的怨恨全部宣泄出来,这种宣泄可以减轻丹芙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其心理成长。母亲塞丝执意将保罗·D留下并为了庆祝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决定去镇上过狂欢节时,丹芙决定一同前往。在狂欢节上,丹芙发现其他黑人目光和蔼,有几个人甚至冲他们点头和微笑,这让丹芙感到诧异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欢乐。这意味着丹芙不再固步自封,而是开始尝试接触他人。
回来的路上,一个二十来岁的黑人姑娘瘫坐在塞丝家门口的路上,善良的塞丝收留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姑娘。宠儿的到来让丹芙欣喜若狂,因为十几年的孤寂终于要结束了。丹芙渴望去爱别人,可她内心满满的爱无法给让自己害怕的母亲,也无法给没见过面的父亲,于是她不分日夜、废寝忘食地照料着从未谋面的宠儿,甚至当保罗·D想要驱赶宠儿的时候,她不惜要赶走母亲爱着的保罗·D。由于宠儿的到来,丹芙变得会照顾人,有耐心和同情心了。宠儿有时会凝视丹芙,丹芙则很享受宠儿的凝视,因为她感觉自己的皮肤在宠儿的凝视下溶解,感觉自己的躯体似乎漂游起来。早期青少年对自我的认识尚不完整,对自我的认识是来自于他人的定见。根据拉康的凝视理论,主体在初始阶段通过凝视来构建理想自我[9]。处于镜像阶段的丹芙,开始在无意识中否定真实的自我,去追寻“镜像之像”:理想自我。饱受孤独的丹芙太希望自己有个伙伴,可以分担成长道路上的困惑与痛苦。因此在宠儿的凝视下,丹芙什么事情都顺着宠儿,尽量让宠儿满意以获得她更多的关爱。有一次丹芙以为宠儿消失了,绝望的丹芙满眼泪水,因为她感觉到自己在变稀、变薄、消融殆尽[8]144。此时的丹芙仍然处于自我迷失状态,因为她的自我是依赖于宠儿的,是会随着宠儿的消失而消失的。由于宠儿爱听任何关于塞丝的故事,丹芙将自己出生的故事讲给她听,“丹芙不仅听见,也开始看见自己正在讲述的一切:……此刻丹芙看到了,也感受到了—借助宠儿。感受到她妈妈当时的真实感受。看到当时的真实景象。”[8]91如果说丹芙之前爱听塞丝讲自己出生的故事是自我认知的开始,那么此时由自己来讲述这个故事,那就是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意味着拥有身份和权力。通过自己的讲述体会到母亲塞丝的感受,也为丹芙日后理解母亲曾经的弑婴打下了基础。尽管此时丹芙的自我是依赖于宠儿的,但丹芙在照顾宠儿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具有责任心,因此宠儿的陪伴间接地加速丹芙自我认同的步伐。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一些人的影响,这些人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6]288。尽管丹芙对于宠儿的依恋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建心理安全,但由于宠儿本身也受到奴隶制压迫,无法在成长的路上给予丹芙指引性的帮助,故丹芙个性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女孩所形成的清晰的自我感是与其对人际关系中的关怀和反应相联系的[10]56。因此作为丹芙成长领路人的父母亲和祖母从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丹芙的人生观和自我认同。
父母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需要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的价值,以此从自我迷茫和自我认同拖延的状态中走出来。尽管丹芙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父亲黑尔,但从祖母贝比的追忆和述说中,丹芙得知父亲主动学习,能写会算,最后将自己五年的安息日换取母亲贝比晚年的自由与尊严。在丹芙心里,父亲很能干,于是丹芙也像父亲一样热爱学习,在七岁时能主动的学习;在丹芙眼里,父亲深爱着祖母贝比。对父亲的认同为她进入成年角色做好了准备,因此当母亲塞丝和宠儿互相折磨时,尽管丹芙仍然害怕母亲会像保护姐姐那样保护自己,却没有袖手旁观,而是想办法解救母亲。
和父亲黑尔不一样,一直陪伴着丹芙的母亲塞丝对丹芙人生观的影响更加深远。首先,塞丝对自己的孩子有着浓浓的爱。当塞丝在婆婆贝比·萨格丝家体会了二十八天的爱和自由后,当“学校老师”带着警察来抓她和孩子时,不想女儿重复她被奴役的命运的塞丝毫不犹豫地弑婴,替女儿选择了死亡。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的塞丝更加紧紧地保护着小女儿丹芙不再受到任何伤害。当保罗·D认为丹芙已经成熟并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塞丝争辩道,“我活着的时候保护她,我不活的时候还保护她。”[8]53正是这种深深的母爱才使得丹芙具有爱他人的能力。其次,塞丝性格坚韧,勇于反抗。塞丝身怀六甲,在没有黑尔的帮助下,不顾路上被抓的危险、生产的痛苦,独自从“甜蜜之家”逃跑,一路的艰辛和痛楚都没有让塞丝放弃,正是这种敢于反抗、从不屈服的精神鼓励着丹芙日后独自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任。最后,当宠儿来到塞丝家后,塞丝不断地向宠儿解释自己当初的行为(即弑婴)。在莫里森的另一部小说《恩惠》中,女主人公悯哈妹出于保护女儿的目的让女儿离开自己,但由于缺乏沟通,女儿弗洛伦斯误解了母亲的行为和动机,最后产生被抛弃的创伤感,严重损伤了她的自我价值观[11]。如果没有塞丝的诉说,丹芙很有可能像弗洛伦斯一样一直无法理解母亲对姐姐的行为。塞丝这种澄清性的诉说对于青少年推理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丹芙才明白母亲是在为那把手锯补过,而宠儿是在逼塞丝偿还;丹芙才逐渐理解母亲过去的做法是发自真挚和浓烈的母爱。对自我和其他女性经验、感情和智慧的认同,构成黑人女性自我身份的重要内容[12]。对母亲弑婴的逐渐理解意味着丹芙从开始对母亲不适当的认同转变成适当的认同,这有利于丹芙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往事对于个体的意义不在于人们做过什么,而在于对自己的警示以及在现实时空中如何自我定位,母亲弑婴的往事给丹芙以警醒,即个人不能脱离群体。
丹芙作为黑人,在自我认同的道路上还面临着种族自我认同的问题。心理学家Phinney,J.认为种族自我认同是指自我的一种持久的、基本的方面,包括认可自己是某一种族团体的成员,以及相应的态度和感情[10]55。幸运的是,祖母贝比曾经是黑人群体的精神领袖,她经常带领大家在“林间空地”里布道并号召大家热爱自己的身体,直面自己的灵魂来对抗白人对他们肉体和灵魂的摧残。正是有了这样的指引,丹芙才会热爱自己的种族和肤色,才能完成种族自我认同,而不会像莫里森的另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孩佩克拉盲目追求白色皮肤和蓝色眼睛,最后形成了虚幻的自我意识,无法形成种族自我认同。塞丝因为杀害女儿被关进牢房,被释放后却仍幻想每个地方都会有善良的白人,塞丝曾经对贝比说:“他们(塞丝认为是一些像加纳夫妇这样的白人)把我从牢里弄出来了。”[8]282贝比反驳她说,“也是他们把你弄进去的[8]282”。当丹芙发现母亲被宠儿折磨的虚弱不堪时,丹芙回忆起这段对话,理解了祖母说的黑人与白人的斗争不是战斗,而是溃败。已经认同了自己种族成员和文化的丹芙听从祖母的忠告,记住过去并放下一切,走出院子,归属黑人群体。没有祖母的这些认知,丹芙很可能会和母亲及宠儿一起继续纠缠于往事,最后饿死在124号,因此祖母的指引有利于促进丹芙在思想上、行为上发生转变;有利于丹芙顺利完成种族自我认同。
在成长领路人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下,丹芙逐渐成长并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责任感。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当某个时间触发了以前不曾获得的认识时,顿悟感就会油然而生。成长小说中顿悟主要的方式之一是生活中震撼性事件的发生[6]143。塞丝收留宠儿后,宠儿对塞丝多次的伤害激发了丹芙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次顿悟。
起初,丹芙保护着宠儿不受到母亲或者保罗·D的伤害,但好景不长,有一次塞丝、丹芙和宠儿来到“林间空地”,塞丝希望逝去的婆婆贝比能像以往一样帮她揉脖子,以暂时忘却心中的痛苦,但是却被一双手指扼得喘不过气来。丹芙及时阻止并事后质问宠儿,提醒她不要伤害母亲。这是丹芙成长过程中的首次顿悟,虽然丹芙多年来一直害怕母亲会再以保护姐姐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但当丹芙发现宠儿对母亲构成威胁时,丹芙逐渐减轻了对母亲多年的恐惧,转而开始提防宠儿。
后来宠儿不断地向塞丝索爱,最终塞丝失去工作,整天在家向宠儿解释她当初的行为。没有收入的塞丝饥肠辘辘,有一天“塞丝吐出来一些她没吃过的东西,这仿佛一声枪响震动了丹芙。”[8]281面对这种情形,心如刀绞的丹芙感觉到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即赡养母亲),于是她不得不在十二年之后第一次走出124号。这次震撼性的顿悟使得丹芙不得不在母亲塞丝和宠儿之间做出选择,使得她回想起祖母贝比的嘱托并促使她做出了决定性的行为,即摆脱宠儿—蓄奴制的伤害并走出封闭的过去,走向黑人群体寻求帮助。这是丹芙摆脱对宠儿的依赖而形成稳定自我的开端。
丹芙鼓足勇气走出院子,试着和碰到的人点头打招呼,向曾经的老师琼丝寻求帮助。老师的温暖对学生的社会交往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有利于减少与退缩行为相联系的消极自我知觉[10]158。正是琼丝热情温暖的招待鼓励着丹芙至少每个星期都去看望她,并不断地学习;正是在琼丝的号召下,黑人社区的其他人也给丹芙提供了粮食。在黑人群体的热心帮助下,塞丝和宠儿免受饥饿之苦。但丹芙不满足于依赖他人的救济,而是主动找到了工作以支撑家庭。Laliberte-Rudman认为职业和身份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个体可以通过职业行为的方式来实现动态的身份构建。职业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个体获得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从而维护其自尊和帮助其身份认同的构建[7]。因此丹芙的工作使得她对自我能够形成积极的、正面的自我评价及自我肯定。正是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丹芙意识到自己有能力照顾家人;有能力创造未来,从而实现自我的认同。这次的自我不再会随着宠儿的消失而消失,因为这时的自我是个可以去期待、崭新的自我。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友情是自我认同构建的基础。为了拯救陷入困境的母亲,丹芙联合起周围所有的力量,包括保罗·D,鲍德温一家及社区的女性们。在鲍德温家找到了工作后,当爱德华·鲍德温驾着马车来接她去工作的时候,塞丝误认为他是来抓她和她的家人,便冲上去准备刺杀他,已经理解母亲过去做法的丹芙和其他女性黑人一起扑倒了塞丝。正是在这过程中,前来索爱的鬼魂宠儿才彻底消失。第二天,越来越像父亲的丹芙遇到了保罗·D,她主动向保罗·D微笑并打招呼,“她的微笑不再是他记忆中的讥笑了,而是含着善意,再加上塞丝嘴角的坚毅。”[8]309这时的丹芙已经有主见,她对保罗·D不再有以前的排斥,而是提醒他去看望母亲时不要再刺激她。在一定程度上,丹芙不仅拯救了母亲的生命而且帮助母亲回归黑人群体。通过对母亲的帮助,丹芙在正常的人际关系中进一步完成自我认同,至此,她的成长已经开启新篇章,因为丹芙在思想上已经理解母亲当初弑婴的缘由;当母亲被宠儿折磨时,她勇敢地采取行动,即走出院子向黑人群体寻求帮助并找到了工作;在心理上丹芙不再由宠儿来定义自我,她热爱自己的身体并融入黑人群体,顺利完成自我认同。
本文将心理学中关于自我认同的理论与成长小说的重要因素相结合,分析丹芙在经历童真的幻灭和顿悟,最后走向真正成熟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思想、行为及心理上的转变。通过对丹芙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孤立走向团结的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刻理解小说的内涵。莫里森曾强调,任何一个民族或种族,只一味地认同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社会,就意味着隔绝和死亡,毫无未来可言[13]。美国黑人的家必须是与特定的黑人社区共存并与之互动的,离开黑人群体的家必定走向危机[14]。由于黑人群体当初无法理解和接受塞丝弑婴的行为,十八年来一直封闭在蓝石路124号里的塞丝和丹芙,长年受到鬼魂的困扰。丹芙—这个作者赋予了希望的角色在经历了失聪之后,在成长领路人的影响下发生了顿悟,逐渐地认同母亲的行为;当塞丝几乎被宠儿的索爱折磨致死时,丹芙勇敢地走出院子去寻求黑人群体的帮助。正是在黑人群体的物质庇护和精神养育的呵护下,塞丝才能放下痛苦的过去,重新归属黑人群体;丹芙才能找到工作,承担照顾家人的重任,顺利完成自我认同。丹芙的社会变化正是莫里森对新一代黑人同胞的希望[1],黑人群体只有团结在一起,牢记过去,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由此读者可以理解莫里森在本部小说和其他小说里高度重视黑人群体的缘由。
[1]金艳丽.托尼·莫里森《宠儿》中黑人民族对自我的追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4):241-244.
[2]Erikson E H.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78-79.
[3]瓦尔·西蒙诺维兹,彼得·皮尔丝.人格的发展[M].唐蕴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7-68.
[4]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朱梅.拒绝删除的记忆幽灵——从托尼·莫里森的《宣叙》谈起[J].外国文学评论,2008(2):87-94.
[6]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7]王卉.《孤独的伦敦人》中的身份迷失[J].外语研究,2016(4):104-109.
[8]托尼·莫里森.宠儿[M].潘岳,雷格,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
[9]荆兴梅.凝视与反凝视:莫里森小说《爱》的意识形态批判[J].外语研究,2014(6):68-69.
[10]雷雳,张雷.青少年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王丽丽.走出创伤的阴霾——托尼·莫里森小说的黑人女性创伤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4:48.
[12]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49.
[13]屈婉玲.黑人女性的凝聚力——对《宠儿》中塞丝的女性主义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5):57-58.
[14]赵宏维.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9.
On Self-identity and Growing Process of Denver in Beloved
JIANG Shan
(SchoolofInformationEngineering,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During the growing process, Denver had experienced some changes in mind, behavior and psychology, which will b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and self-identity theory in psychology in the paper. After experiencing her isolated childhood, she gradually walked away from the house and integrated herself into the black community. It lies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Denver’s changes from her passive and secluded living to her actively integration into the society and the process of confirmation of self-identity. Therefore it shows that the key for overcoming the living crisis lies in that the American black people should be united as a community so as to avoid the detached condition.
Denver; sudden enlightenment; initiation story; self-identity; the black community
10.13954/j.cnki.hduss.2017.03.009
2016-08-25
姜姗(1984-),女,江西鄱阳人,讲师,英美文学.
I106.4
B
1001-9146(2017)03-0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