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胡英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
王胡英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采取问卷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调查高校的辅导员、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和大学生等四类群体呈现了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比较分析了不同群体对该活动的关注度、认可度及影响度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改进角色形象塑造的途径与方式: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需要由“传统形象”向“现代形象”转变,需要从“感动的空间”向“认同的力量”转变,需将典型的“榜样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社会效果
从2008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以下简称“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来,我国树立了一批批高校优秀辅导员典型,塑造了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角色形象,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果。那么,到目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到底产生了多大的社会效果?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高校师生对该活动的关注度怎么样?对“年度人物”角色形象的认知度如何?第二,“年度人物”是否感动了他们?他们对“年度人物”的相关行为事迹的评价如何?第三,在行为层面高校辅导员是否受到“年度人物”的影响?影响程度怎么样?等等。
(一)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1.调查目标群体。本研究选取调查的目标群体为辅导员群体、大学生群体、高校行政人员群体以及高校专业教师群体。
2.设计初始问卷。在前期对60个“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的文本分析形成的《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及其特征》[1]一文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定量研究文献和方法[2],设计出三个不同版本的初始问卷,包括辅导员版本、大学生版本、行政人员/专业教师三个版本。
3.征求修改意见。将初始问卷发送给数位社会学、统计学的教授、博士,听取他们对问卷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4.问卷试调查。将修改后的三个不同版本的问卷分别进行了小范围的试调查,做了多次的修订,并对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完善问卷。
5.形成调查问卷定稿。最后形成了《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社会效果研究调查问卷》辅导员版、学生版以及行政人员/专业教师三个版本的问卷定稿。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1.发放的范围与抽样。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以浙江省高校为例,在浙江省内进行了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抽样,确定了18所学校,并对每个学校不同目标群体进行了定量抽样。
2.问卷发放的形式。问卷的发放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3.问卷的回收。正式调查从2015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发放辅导员版问卷500份,行政人员和专业教师版问卷500份,大学生版问卷1 30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420份、408份(其中行政人员有效问卷232份,专任教师176份)、116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7%。
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高校的辅导员、大学生、高校行政人员、专业教师四类群体的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四类群体对该活动及“年度人物”的关注度、认可度以及认为对辅导员的影响程度等的调查结果,主要分析如下:
(一)关注度
从调查的结果看,辅导员群体对“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的关注度情况:“非常关注”占7.4%,“比较关注”占25.2%,“一般关注”占38.1%,“听说过但没有去了解”占21.9%,“没听说过”占7.4%;比较四个不同群体对该活动“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辅导员、行政人员、学生和专业老师,分别占32.6%、29.6%、11.4%、3.4%。“没听说过”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学生、专业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占比分别为48.4%、27.3%、21.6%、7.4%;由此可见,在四类群体中该活动在辅导员群体里关注度最高;从师生的关注度比较发现,总体上高校老师群体对该活动的关注度要高于学生群体,学生中还有近一半的同学没听说过;从高校老师群体内进行比较,辅导员与行政人员的关注度相当,其中辅导员的关注度略高;但专业教师对该活动的关注度低很多,虽然有72.7%的听说过该活动,但绝大部分没去了解相关内容;不难看出,辅导员虽然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双重身份,但在高校里,专业教师对其关注度要远低于学校行政人员对其的关注度,显然从调查看,在高校里辅导员的角色形象更接近管理干部的身份。
调查也发现,有辅导工作经历的行政人员和专业教师比没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人要更多地关注“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与辅导员工作联系紧密的相关部门的行政人员会关注该活动。
(二)认可度
通过对“您觉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与您心目中高校优秀辅导员典型形象的符合情况”的调查,根据关注度为“非常关注”“比较关注”和“一般关注”的群体,调查结果显示,辅导员群体认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8.2%、64.3%;大学生群体认为“非常符合”“比较符合”占11.7%、64.1%,行政人员认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10.4%”和“60%”,专业教师认为“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7.1%和42.9%。由此可见,高校的师生群体大部分认可他们的典型性,几乎没有人认为“都不太符合”或“都非常不符合”,而且学生群体的认可度比辅导员和其它老师的认可度都高,说明年度人物“以生为本”的事迹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但还有近1/4的学生、近1/3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以及1/2的专业教师认为,“年度人物”与他们心目中优秀辅导员的形象还存在“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这也说明典型作为真实人物的客观性、多样性和时代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这也正好说明从现实生活中树立的典型没有被神话。正如“人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一样”,不同的人对优秀辅导员优秀的期待有所不同,现实难免与理想存在差异。
(三)影响度
一是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通过对辅导员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明显增强”的占12.5%,“有一定增强”的占54.5%,“说不清”的占22.2%,“不受影响”的占10.1%,“减弱”的占0.95%;可以看出通过该活动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辅导员认为职业认同感明显增强或一定增强;通过院校类型的交叉分析显示,该活动对重点大学的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高职院校,普通本科院校的增强感略微低一些。
通过比较分析调查结果,不管是高校辅导员自身、行政人员还是专业教师,该活动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有“明显加强”和“有一定增强”的比例几乎差不多,三个群体的这两个选项比例之和分别是:67%、65.9%、67%,可见高校老师大部分人都认可该活动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正面积极影响。
二是对辅导员行为的影响程度。调查“通过‘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您觉得辅导员行为受到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影响非常大”占7%,“影响比较大”占35.4%,“一般”占41.6,“影响比较小”占9.3%,“不受影响”占6.6%。该活动对辅导员行为“影响比较小”和“不受影响”之和仅占15.9%。该活动的举办以及“年度人物”事迹的宣传对辅导员群体的行为起到了一定引导、激励作用。
比较分析四个群体的调查结果,在参与该选项的调查人员中认为“影响非常大”和“影响比较大”的两项选项之和的排序分别是:专业教师(67.7%)、行政人员(57.4%)、辅导员(42.4%);可见,关注该活动的专业老师却认为该活动对辅导员的行为影响大的占比相对高;而辅导员自身的认为对辅导员行为的影响大的占比相对低。
从调查结果分析,该活动的举办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的增强要比对辅导员行为的影响要大。根据马克思的意识能动性可知,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产生力量,同时也受制于客观物质世界。因此,该活动对辅导员队伍的文化建设和凝心聚力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与引领作用,但使辅导员从“想做到”到“能做到”再到“做到”,还需要加大辅导员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
“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经过连续几届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辅导员的良好社会角色形象的树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挥了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激励功能,并成为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但通过调查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关注度、认可度、影响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笔者认为除了对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传播范围、途径、形式等进行改进外,更要关注角色形象塑造的理念和策略。现对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提升策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建议。
(一)从“传统形象”转向“现代形象”
通过调查显示,人们对该“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的关注度还不够高,原因主要有:一是人们对辅导员职业的角色形象还停留在较为刻板的“传统形象”。高校辅导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个职业,虽然历经了60多年的发展,如今,辅导员的身份既是管理干部又具教师身份,2014年也出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但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社会上对辅导员的认知还停留在“保姆”“救火队员”“婆婆嘴豆腐心”等形象,人们深入对辅导员工作和辅导员职业的了解还不够。二是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近几年国家和政府出台提升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如辅导员可以参加各类各级培训、考察、攻读博士学位、访学等,但这些活动涉及的辅导员占比仍旧很小。在现实中,高校辅导员仍然工作边界模糊、工作范围过广,过多的精力陷入繁琐的日常事务中,总体上,现阶段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辅导员的不可替代性还远不够,辅导员专业化的“现代形象”还未建立起来。三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中央和教育部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但高校层面的重视程度和配套的制度跟进参差不齐,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定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到辅导员层面,一些辅导员还是把该工作作为一个过渡性工作,没上升到职业化的认识;辅导员也普遍觉得精力有限,在专业化提升上缺少精力,许多政策上面轰轰烈烈,到普通辅导员的身上热度就不是很高。当然随着队伍建设的不断推进也涌现了一批辅导员专业化的示范者。
因此,高校优秀辅导员的角色形象塑造需要从“传统形象”(奉献型)转向“现代形象”(专业型)。
(二)从“感动的空间”向“认同的力量”转变
从调查显示,人们对“年度人物”事迹材料相关的实际行为的认可度高低不同,对“年度人物”与心目中的优秀辅导员存在“有的符合有的不符合”等问题。“年度人物”的事迹有许多让人感动,但看了却让很多人觉得沉重,需要把受众的感动转化成认同的力量,从而影响行为的转变,这是“年度人物”评选和宣传要关注的传播效果。比如事迹中许多涉及“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状态,这在政治伦理上有其合理性,本来也无可厚非,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高大全”的典型人物形象变得难以触发人们学习的动力。将典型人物的行为和道德底线设计过高,描绘成了圣人、完人、大师的形象,让人觉得离自己很远。因此,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需要创新正面人物报道的理念,改进正面人物报道的方式和方法,更需关注其传播效果,弘扬辅导员的职业精神、营造辅导员的职业文化,使评选出的“年度人物”成为可亲、可敬、可学的优秀辅导员的代表。报道先进人物不应避讳其个人利益和缺点、弱点,要写出典型人物的精神[3]。从本研究六届“年度人物”的评选结果看,高校辅导员榜样形象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从奉献牺牲型为主到更多的专业发展型转变。因此,在辅导员职业文化建设中,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塑造需要从“感动的空间”向“认同的力量”转变。
(三)将“榜样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年度人物”是辅导员群体的典型代表,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起到了即时的榜样作用,引起广大普通辅导员的学习与效仿,而且他们属于“年纪轻、可塑性”强的群体,有很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从2008-2013年度的60位辅导员看,他们绝大部分属于“年轻人”,年龄小、职称、职务低等特点,从年龄看,85%在1970年以后出生,在荣获年度人物时90%处在45周岁以下,66.7%在35周岁以下,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34.9岁;从他们所获得的职称职务看,该群体的职称为讲师及以下的占91.7%,从职务看,院系副书记9人,占15%,副处级辅导员3人,占5%;其他基本为科级及以下。由此可见,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4],绝大部份“年度人物”还处在职业生涯的建立期(25~44岁),处于“个体在某个职业领域内安定下来,巩固职业地位,并力求晋升”的阶段,因此,在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中更要注重这个群体的发展性问题,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所谓的典型与优秀,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如何,这也是能否真正更有效地发挥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的重要方面,要发挥榜样的持续“功效”。改革开放明确肯定了个人利益的价值,承认逐利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理性[5]。荣誉与实惠、付出与收获共同考虑的时代,各级在优秀辅导员培养过程中要抛弃功利思想,注重辅导员的成长性,确立“培养与使用并重”的理念,以榜样的“发展性”来进一步激励广大辅导员,营造良好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氛围。正面典型的力量不仅来源于精神的引领,还来源于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因此,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需要将“榜样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年度人物”及其评选活动经过连续几届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为高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发挥了较大的激励功能,并成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动力,但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关注度较低、认可度有待提升、影响力需进一步扩大等等。为此,需要进一步提升高校优秀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策略,不仅需要注重相关活动与事迹的传播范围、传播途径和传播形式的改进,更要注重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的“专业型”形象、优秀事迹中的“认同的力量”以及高校优秀辅导员榜样的发展性问题。
[1]周谷平,王胡英.高校优秀辅导员基本角色形象及其特征——基于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的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1):65-70,83.
[2]诺曼·布拉德伯恩,希摩·萨德曼,布莱恩·万辛克.问卷设计手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李良荣.李良荣自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43-255.
[4]塞缪尔·奥西普,路易丝·菲茨杰拉德.生涯发展理论[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0:115-116.
[5]薛国林.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29.
On Social Effects of Excellent College Counselors’ Images-building
WANG Hu-ying
(SchoolofMarxism,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poll of the “Person of the Year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China”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age-building of excellent college counselors. By resorting to questionnaire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four different groups, namely, college counselors,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the undergraduates about the social effects of the image-building of excellent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nd then analyzing the attention, acceptance a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roups towards it, with whic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image-building of excellent college counselors, i.e. transform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images” to the “modern images”, from the “moved space” to the “identified force” as well as integrating the quality of “models” and “development” with each other.
excellent college counselors; image;social effect
10.13954/j.cnki.hduss.2017.03.006
2016-07-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SZ3020)
王胡英(1980-),女,浙江永康人,副教授,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D648.1
B
1001-9146(2017)03-00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