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超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交生活的习惯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生活成为大学生活的新途径,高校应当顺应这种新常态,积极探索“互联网+”下教学模式的创新。银行会计目前教学的主要模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文章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基于网中网财会实训教学平台,积极探索 “互联网+”下教学模式,主张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相互融合,尝试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不仅使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教师感受到教学相长的教学乐趣。
关键词:银行会计 “互联网+” 网中网 教学创新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金融产品和业务类型加速推陈出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银行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银行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快具有与时俱进综合能力素质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银行业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实践面前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性
“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近十年来,“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产生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潮的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内涵
2016年6月初,“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京举行,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延伸提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等相互融合,最终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最好的教育解决方案,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服务学生学习。本文探讨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也是基于将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理念,既翻越教室的围墙,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又结合我国面对面言传身教的教育特点,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进行评价标准约束,使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性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双向实时交互,是指不受任何时空或人物限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实时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互动;(2)生动丰富性,教师线上备课可以采用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并且资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3)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但学生学习的快慢、深度较难把控。(4)较强针对性,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成效与问题反馈,及时调整教案,在面对面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银行会计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课程,该课程专业技术性强,理论涉及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实务要求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对业务处理的精准度和熟练度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会计。正是由于课程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学生不容易掌握,传统教学模式施教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体现为:
一是若仅凭教师理论讲解,十分抽象,学生被动,课堂沉闷;若使用模拟情境教学,则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银行会计这门课程的授课量较大,章节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的知识量有限,教学效果不佳。
二是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相差较大,能力差的学生容易被忽略,后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整体的教学成效不佳。
三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中要求“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但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学生直接进入银行一线岗位实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理论知识无法学以致用,无法较好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一)网中网财会实训教学平台
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开发的财会教学平台中银行会计模块,符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工商企业会计的教学模式,从银行会计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不仅对银行会计核算,而且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有系统的了解,并且搭配100%仿真的业务单据填制及流转,让学生既懂理论又能临柜操作,实训操作中实行多岗位角色轮换,让学生对银行会计分工有更清晰的认识,这对学生操作技能及银行会计岗位胜任能力有很大帮助。实训结果可通过智能答案比对引擎,快速反馈操作错误的业务点,让学生迅速了解自己实务技能的薄弱之处,教师也可以因材施教,帮助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实务要领。
(二)科学地组织课程项目化活动
基于网中网实训平台,根据银行会计教学内容整合成如下九大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课堂教学,并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其中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与支付结算业务为重点实训项目,如表1所示。
(三)靈活多样化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地选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中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相互融合。“互联网+”教学模式主要形式为:
在线上教育方面,教师基于网中网实训平台完成线上备课、上传课件和视频、发布教学通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实训练习,在平台的“学习论坛”上,学生之间可以实时交流心得,讨论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互动反馈调整教案,按照教学需要重新组织章节,上传课件,增加学习扩展内容,让教学变得更具针对性。
根据学生使用手机频率多于电脑的特点,除了借助网中网实训平台之外,还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及QQ群为学生推送补充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现实案例,并进行实时探讨交流。
在线下教育和面对面教学过程中,根据查看并分析学生的实训成绩,在课堂上结合案例和图解式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的与学生互动探讨,当学生基本掌握知识要点后,再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填写和传递参照教材上和系统中的打印出的真实凭证,让学生对整个凭证传递流程有系统充分的了解,以得到夯实知识并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创新教学方法
1.互助教学法。为了解决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差距较大的问题,帮学生科学分组,先进带动后进,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提高整体学习效率,同时增加团队考核分,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以赛促教法。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较大的授课量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银行会计实务技能大赛,邀请银行一线员工当评委,积极鼓励学生参赛,不仅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加强学生在脑中系统地勾勒出整套业务操作流程的能力。
3.对比教学法。在银行会计学习前要求学生有相关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银行会计和工商企业会计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如根据银行会计与工商企业会计的核算主体不同,“银行存款”科目归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就要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银行会计课程成绩评定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能力为取向”的评价标准,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贡献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务操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最终考核成绩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改变以往“一考定分”方式,更注重过程考核,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详见表2。
四、创新探索取得的效果及发现的问题
(一)取得的效果
通过三个学期六个班次的银行会计课程实训教学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学生层面来说:首先,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活跃度明显提高,课堂更多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导师”形象出现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学生学习从被动的“满堂灌”变为线上线下主动的探讨交流,银行会计技能大赛的开展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再者,学生从课前线上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及公众号补充资料的拓展阅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来上课,学习更具针对性;最后,仿真实训平台的运用真正实现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训操作,用实训操作巩固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学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教学手段的更新让教师不断充实自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改变施教方式,因材施教。学生的积极反馈与互动交流,也让教学变得更加具有魅力和挑战性,真正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乐趣。
(二)发现的问题
1.部分学生课前学习自主性较差,未能及时完成实训平台的课前练习,导致课堂上实训操作困难,甚至在团队实训中拖后腿。并且高职生中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相差较大,有时会拖慢实训课进度。
2.目前的教学经费和实训条件有限,缺乏凭证专用打印机等辅助设备,银行会计凭证只能参照教材上和系统中的凭证样式打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实训的效果。
3.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电子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且银行与银行之间业务系统处理差异也越来越大,学生所学知识的针对性相对减弱,另外银行就业门槛较高,高职学生毕业后真正进入到银行一线工作的机会较少,某种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桑新民等.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2]汤筱娴.高职高专金融仿真实验室建设——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实训中心为例[J].职业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