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绍楚
【摘要】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突破点是改变过去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个体学习和接受学习”的状况。“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要求改变目前中学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颁布的政治课程标准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标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培养个性、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过程。实践证明,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设施,同样基础的学生,课堂教学结构不同,教学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关键词】 高中政治 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11-031-01
0
下面就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教学模式谈几点看法。
一、关注自主学习,是高效政治课堂的切入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技能,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的听课才能更有目的、更高效。学生只有在课前做了充分预习,建立起认知背景,才能实现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所以,指导学生高效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保证。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预习后,教师必须对预习进行检查和评价。否则,学生的预习过程就会有很大的随意性,就会影响本节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上课前可利用个别提问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框题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1.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用自学提纲指导学生预习教材
预习决不是亳无目的地阅读教材,学生的预习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好比司机没有了方向盘。因此,教师必须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教材。预习目标的设计在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展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与内在动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也就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与内在动力。
二、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是高效政治课堂的支撑点
合作学习是体现着教学课堂改革新理念的新学习方式,其操作形式与其内涵一样丰富多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三种合作探究形式:一是同伴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二是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质疑、解疑,共享信息、共同提高;三是全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可根据需要灵活取舍,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应该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生成是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预设与生成的对立统一。在合作探究活动中,生成与预设常产生矛盾,学生回答问题往往会偏离预设轨道。作为教师要正确对待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
3.课堂学习活动“静”与“动”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学习活动需要规则,但规则要有助于学生主動参与学习活动,而不能成为束缚学生的戒律。因此,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要处理好“静”与“动”的关系,该静则静,该动则动,做到动而不乱,活而不散。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效进行信息的传递、思维的碰撞、情感交流的场所。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自己生成的东西,同学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小组之间、个人之间形成知识的对抗。这个过程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教师精讲点拔,是高效政治课堂的关键点
新课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开放性”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它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此,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落实于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认知、质疑、思考和创新的过程。
四、课堂测试反馈阶段,是高效政治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了保证课堂训练的效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编制练习时应注意:(1)选编题目要注重目的性和高效性。要立足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理出新授知识中的重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选编试题的依据,是课堂训练的方向所在。教师在选编试题时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分析教材文本,理出重点,这样才能在选编试题时做到重点突出,以保证学生在课堂训练中练在“关键处”。(2)基础性和趣味性。不搞偏、难、深的练习,而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题目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趣味性。
当然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