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汴京纪事二十首》

2017-02-22 08:24赵宇航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名作欣赏 2017年6期
关键词:奸臣纪事汴京

⊙ 赵宇航[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浅析《汴京纪事二十首》

⊙ 赵宇航[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汴京纪事二十首》作为宋代纪事诗的代表性作品,是著名学者刘子翚对于两宋之际的历史的真实记载。作者通过组诗对北宋覆灭前后的汴京城描绘,和对帝王官员的奢侈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覆灭的反思和总结。刘子翚的诗歌具有反思性、复杂性,本文将对这首组诗进行分析,从中一探两宋之际的真实历史。

汴京 纪事诗 北宋 历史

这首组诗可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分析,其一,通过描绘北宋统治阶级的昏庸、穷奢极欲和纵情享乐,将误国的原因加以揭示;其二,通过对北宋末朝廷内部奸臣当道、权宦横行进行批判,表达了国家覆亡的沉痛感慨和愤怒之情;其三,对历史的兴亡之感和对遗民的关心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在下文中将举例对这三点分别加以分析解释。

第一,通过描绘北宋统治阶级的昏庸、穷奢极欲和纵情享乐,将误国的原因加以揭示。如:

御路丹花映绿槐,瞳瞳日照五门开。五皇欲与民同乐,不惜千金筑露台。(其八)

万炬银花锦绣围,景龙门外软红飞。凄凉但有云头月,曾照当时步辇归。(其十二)

桥上游人度镜光,五花殿里奏笙簧。日曛未放龙舟泊,中使传宣趣郓王。(其十四)

第一首诗写自宣德楼起,直至南薰门御路两旁的御廊景物以及元宵灯节的盛况。御路自州桥以北起至宣德门止,两旁有沟,沟中有荷花,沟外植桃树、杏树等。御路中有杈子,用来别贵贱。每年元宵节时,宣德门前,高筑露台,悬挂匾额,上书“与民同乐”等字样。五皇也作“吾皇”,露台即露天台榭。诗中虽写元宵佳节灯会之盛足见汴京城曾经的繁华热闹,但北宋末年已现衰兆,统治者不昔大肆粉饰太平,穷奢极欲,对民间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暗指统治者的奢侈无道;第二首诗意指宋徽宗迷信道教,希望可得长生,因此将宫殿装饰成神殿,许多道士被徽宗重用,如林灵素等。所以朝堂之上有许多大臣穿羽服戴黄冠,作道士打扮。本是朝廷重地,本该是皇帝和大臣议论朝政的地方,统治者本应解决民生疾苦,励精图治,却把朝堂变成了神殿,可见其昏庸无为,国家覆灭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三首诗写的也是元宵节景龙门预赏的情形,诗中所称景龙门即酸枣门,为旧城北面东头第二门。“政和三年正月,诏放灯五日。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诏景龙门预为元夕之具。”宋徽宗在景龙门赐宴,并赏赐太师蔡京宅院,极尽奢华之能,仅此一事,便可窥其奢靡之无度。但此诗运用了今昔对比之手法,抒发了故国远去的兴亡之慨与黍离之思,令人叹息;第四首诗专咏东京每岁三月间,金明池龙舟争标及赐宴游乐诸事。作者将统治阶级的各种奢侈的娱乐活动进行记录,从中可见其奢靡无度,荒淫误国。

第二,通过对北宋末朝廷内部奸臣当道、权宦横行进行批判,表达了国家覆亡的沉痛感慨和愤怒之情。如:

内苑珍林蔚绛霄,围城不复禁刍荛。舳舻岁岁衔清汴,才足都人几炬烧。(其六)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其七)

云芝九干麦双歧,盖有嘉生瑞盛时。玉殿称觞闻好语,时教张补撰宫词。(其十三)

盘石曾闻受国封,承恩不与幸臣同。时危运作高城炮,犹解捐躯立战功。(其十六)

第一首诗写的是宋徽宗从江南广搜奇花异石,不惜劳民伤财,运送至汴京,修造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御用园林,取名“万岁山”,又叫“艮岳”,其间有一楼名绛霄。后来汴京被金兵围城,守城的军民凿下万岁山的石头用作炮石抵御金兵。也即第四首诗写的“时危运作高城炮,犹解捐躯立战功”。靖康元年十二月汴京陷落后,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城中百姓便砍掉万岁山的树木,拆掉楼阁烧火做饭、取暖,也没有人禁止。汴京陷落前每一年的花石纲都由大船经汴河运入都城,船首尾相接,塞满汴河,如今的艮岳树木还不足百姓烧几顿饭的。繁华不再,国破城陷,令人扼腕叹息,诗人通过写朝廷臣子不思保家卫国,却一味为取悦天子、谄媚主上、进贡花石纲,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最后城破。曾经的奸臣权宦无一人愿为国分忧,还不如山上的石头,能作为守城炮石,人不如石,足见其弄权有余忠诚不足;第二首诗专指蔡京、王黼祸国殃民,虚报国库丰充,兴起花石纲,筑万岁山,致徽宗于荒淫奢侈来巩固自己的得宠地位,并且大造宅第,广拓花园,沉迷声色以自娱,直到金兵南侵,国破家亡,昔日繁华均化为夜月池台、春风杨柳。权奸误国,奸臣虽死,百姓的骂声仍不绝于耳;第三首诗写北宋末年,诸臣阿谀奉承,假造祥瑞以邀宠固位;宋徽宗沈溺道教,笃信方士,以致被蔡京王黼等奸臣蛊惑,沉迷宫词,不思进取。大臣们尔虞我诈,各怀鬼胎,导致国家倾覆,社稷沉沦。

第三,对历史的兴亡之感和对遗民的关心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如:

帝城王气杂妖氛,胡虏何知屡易君。犹有太平遗老在,时时洒泪向南云。(其一)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其三)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其五)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其二十)

[1]杨国学.屏山集校注与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杨国学.刘子翠及其诗歌成就简论[J].莆田学院学报,2010(2).

作者:赵宇航,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魏思思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奸臣纪事汴京
杨塘纪事
大匠纪事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水浒传》中的汴京
奸臣是怎样炼成的
东坡梅
《庄家不识勾栏》创作年代与地点新考
《水浒传》中的宋代文官研究
皇帝喜欢奸臣的十大理由